黃天化和土行孫為什麼會上封神榜?

在姜子牙金臺拜將時,姜子牙曾問師傅元始天尊,“拜將東征,此行吉凶如何”

,元始天尊對其“功成名就”給予了肯定。玉虛眾門人見姜子牙問師尊前去吉凶,於是金吒、木吒、韋護、雷震子、楊戩、李靖也忙向各自的師傅問吉凶事宜如何,眾師傅皆對自己弟子的前程給予了肯定和稱讚。

黃天化和土行孫為什麼會上封神榜?

姜子牙和四不像

清虛道德真君一見黃天化命運不長,面帶絕色,低首不言,然而心中不忍,真是可憐。真君復向黃天化曰“徒弟,你問前程之事,我有一偈,你可時時在心,謹記依揭而行,庶幾無事。”揭曰:“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金雞頭上看,蜂擁便知機。正得功為首,千載姓名題。若不知時務,防身有難危。”清虛道德真君原要說出緣由,恐他不服;如果不說,又恐他誤遭陷害。真君沒辦法只得作偈,奈何黃天化年少英雄,並不放在心上。

懼留孫也知土行孫不好,他還進得關,死於張奎之手,也只得作一偈與土行孫存驗,偈曰:“地行道術既能通,莫為貪嗔錯用功。攛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獸帶衣紅。懼留孫作罷偈,土行孫謝過師傅。”

眾門人前程皆不可限量,為何只有黃天化和土行孫屈死封神呢?

要知道黃天化和土行孫的神通法力並不弱於別的弟子。在和魔家四將交戰中黃天化用攢心釘殺死了魔家四將,打敗了聞太師;在土行孫剛下山時更是用捆仙繩抓了哪吒和黃天化,就連後來的和孔宣交戰,土行孫依仗獨一無二的地行術竟然從孔宣的五色神光下逃走。由此可見黃天化和土行孫也是戰將中的實力派。下面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下二人的問題。

黃天化和土行孫為什麼會上封神榜?

黃天化乘玉麒麟

黃天化

黃天化三歲時跟隨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修行學藝,在破魔家四將時奉師命下山助周伐紂。臨行前,清虛道德真君送其神獸坐騎玉麒麟、傳其二柄錘、莫邪寶劍、攢心釘和收標花籃。並囑咐弟子,“徒弟,你不可忘本,必尊道德”。然而黃天化一到西岐,即改齋吃葷,隨挽雙抓髻,穿王服,帶束髮冠,金抹額,穿大紅服,貫金鎖甲,束玉帶,被姜子牙訓斥“忘本”後改回了絲絛。

由此看來,黃天化並未把師傅的囑咐放在心上,不守清規戒律,吃葷著裝富貴,忘記了恩德,違反了修真之人的本心。也為自己的後來不好下場種下了禍事的種子。

直到黃天化在金雞嶺和孔宣的先行官陳庚交戰前。姜子牙吩咐:“務要小心,”黃天化答曰:“不必囑咐。

”從這裡可以看出黃天化年少英雄,且性情孤傲輕狂,過於自信;完全沒有楊戩、金吒等人的低調,內斂,思慮周全和穩重;這在性格上是和楊戩、金吒等的差距,也是黃天化最大的致命弱點。在和敵方交戰時,黃天化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再者黃天化並未將其師傅所贈的偈語記在心上。直到周軍夜襲孔宣大營,黃天化遇到高繼能而未能做出戰術規避或者先發制人最終為自己的年少輕狂付出了代價。

其實在周軍夜襲孔宣大營之前,哪吒已經和高繼能大戰了一場,並且雙方互相通報了名號。如果黃天化記得師傅的偈語,“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再結合眼前的高繼能的人名完全可以參悟出偈語隱藏的含義。可惜了,這就是根行深淺和機緣造化決定了黃天化要上封神榜。

黃天化和土行孫為什麼會上封神榜?

先行官土行孫

土行孫

土行孫在夾龍山飛龍洞跟隨懼留孫修行學藝,從和申公豹對話中可以知道土行孫已經“學藝百載了。申公豹忽悠土行孫,“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個人間富貴,”於是推薦土行孫前往三山關鄧九公處建功立業,以後好披蟒腰玉,享受榮華富貴。土行孫這就起了貪嗔痴之心,臨行前還偷了師傅懼留孫的捆仙繩和丹藥。土行孫這一貪嗔痴行為也為自己後來的不好下場種下了禍事的種子。

直到在後來和西岐交戰中,土行孫依仗地行術的獨門絕技企圖行刺武王和姜子牙,一時間西岐眾軍人心惶惶。直到土行孫被師傅懼留孫制服,姜子牙要治其死罪,懼留孫為其求情姜子牙遂收土行孫於西岐軍中效力。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姜子牙對土行孫的本領還是很看中的,讓其和楊戩、鄭倫一道為西岐大軍督運糧草。

直到在汜水關和餘元交戰中,土行孫羨慕餘元的坐騎五雲駝速度之快,再次起了貪嗔痴之心,遂想盜來,騎著催糧。於是土行孫違背軍令私自出戰,前去偷盜餘元坐騎,若不是師傅懼留孫及時出手搭救,土行孫恐有性命之憂。在姜子牙知曉事情後,欲斬土行孫,殺一儆百。後被懼留孫勸阻,留下戴罪立功。土行孫的這一因貪心違背主帥軍令的行為也在無形中加深了自己的罪孽。

正是驗證了其師傅懼留孫的一句偈語,“地行道術既能通,莫為貪嗔錯用功”。

在澠池縣和張奎交戰中,土行孫發現張奎也會地行術,遂去夾龍山飛龍洞找師傅取剋制地行術之法。而此時土行孫和黃天化一樣並沒有把師傅的偈語囑咐記在心裡,在路過猛獸崖時中了張奎的埋伏,於猛獸崖殞命張奎之手。

黃天化和土行孫為什麼會上封神榜?

元始天尊

總結因果

在元始天尊眼裡似乎追求完美而揉不得沙子,他嘲笑截教門人,“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同樣對自己的門徒在修道上也是要求的盡善盡美。

闡教仙人因渡殺劫而殺戮,這在教主元始天尊看來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是修道之人必須經歷的劫難。但是元始天尊不接受門徒弟子的忘本,不遵守修道戒律,不尊道德和品行不端正的行為,如:黃天化身為修道之人改齋吃葷,著裝富貴,年少輕狂;土行孫則受申公豹唆使曾助紂為虐,以下犯上行刺武王和師叔姜子牙以及違背姜子牙軍令偷盜五雲駝。在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看來,這是修道之人犯的不可饒恕的戒律,而值封神的特殊時期,自然會優先安排上榜,這也是闡教門內的一次微微的清洗篩選。

而清虛道德真君和懼留孫算出來了徒弟的不好結局,又因天機不可洩露,只能以偈語的方式告誡提醒徒弟。但因黃天化和土行孫的根行差異和業力造化,並未將師傅的話放在心上也沒有用心的參悟偈語的含義,而錯過了求生的機會,無法避免的上了封神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