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針眼搞定“天下第一痛”我市三叉神經痛治療引進新技術

一個小針眼搞定“天下第一痛”我市三叉神經痛治療引進新技術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說明牙痛真得超級難受。不過,除了牙痛,還有一種跟牙痛非常相似的病,痛起來更“要人命”!它被喻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10月28日上午11:00,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首次採用微球囊壓迫術(PBC)治療三叉神經痛,手術創面只開了“一個針眼”大小的洞,手術壓迫4分鐘患者疼痛消失,成功為一名77歲男性患者解除困擾多年的“天下第一痛”。目前該項技術全市領先,此舉標誌著該院神經外科醫療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據該科主任醫師戴榮權介紹,三叉神經痛是一種40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病,秋冬季冷風吹,正是三叉神經痛高發的季節,三叉神經痛發作時,面部有刀割、電擊、撕裂樣的疼痛,而且發作沒有固定時間,只要遇到一點刺激就會發作,因疼痛程度VAS評分高、患者極度痛苦,故被稱為“天下第一痛”。

由於疼痛發生在頭部,一般患者就診時,掛的是口腔科,當作牙痛來治療,或者去疼痛科,開一些鎮痛藥治療輔助治療。戴榮權介紹,口服藥物治療多數患者有效,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往往會出現鎮痛效果減弱、病人出現嚴重的藥物副反應等問題,隨著疼痛的加劇,用藥量會越來越大,傷害身體。

如何進行粗略判斷,區分三叉神經痛與一般的面部疼痛。戴榮權主任醫師給出了一個簡易的判斷標準:不敢張嘴、不敢說話、不敢刷牙、不敢洗臉、不敢吃飯,嚴重時咽口水都痛。這個時候,患者就得注意了,有可能患的是三叉神經痛。

據介紹,市人民醫院引進的微球囊壓迫術作為微創穿刺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重要手段,只需通過針眼大小的創口放入穿刺針,經口角外側用穿刺針穿刺經卵圓孔達半月節,在半月節位置導入球囊,擴張微球囊持續壓迫3-5分鐘即可阻斷三叉神經痛覺神經傳導,達到治療目的。另據介紹,市人民醫院的首例微球囊壓迫術,在鼓樓醫院專家指導下,由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戴榮權和副主任醫師黎明共同為其實施微創手術。術後患者疼痛隨即消失,效果明顯。術後第二天查房,患者對戴榮權說,“感謝醫生,讓我活得有‘面子’”。兩天後,患者即痊癒出院。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王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