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警方运用“加减乘除法”高效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向纵深开展

惠城警方运用“加减乘除法”高效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向纵深开展

惠城区公安分局扎实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提升。 (资料图片)

市公安局党委部署开展“一村(居)一警”工作以来,惠城区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总体要求,按照“立足本职,做实做专、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整体工作思路,聚焦基层基础建设,把深化“一村(居)一警”品牌工程建设纳入该局重点工作,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启动、高水平运作、高标准推进,把基础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警在村中、民在心中、融入民心、共建平安”,有效防止了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发生,实现了“三降三升”目标,即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矛盾纠纷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提升、民警综治素质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有效提升,具有惠城特色的“一村(居)一警”城市品牌初步成型。

细化措施做加法

因地制宜“一所一策”全方位推动“一村(居)一警”

为把基础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大力提升基础工作服务实战能力和水平,惠城区公安分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培训、创新驱动、示范点培育等,在细化工作措施上做“加法”,扎实推动了“一村(居)一警”工作顺利开展。

惠城区公安分局在对“一村(居)一警”工作进行一系列动员、部署的同时,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努力将“一村(居)一警”上升到党委政府层面上进行高位推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区民警(辅警)末梢发现、动态管控、基础防范、服务群众等能力,先后多次组织全局基层驻村民警、辅警进行教育培训,明确驻村民警、辅警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让驻村民警、辅警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注重对驻村(居)民警、辅警的考察培养,要求派出所选定业务、素质过硬的“老民警”作为带班导师,对派驻青年民警、辅警实行“一对一”帮带,提高青年民警工作能力和水平。

为切实解决“一村(居)一警”工作进展较缓慢、站位不高等问题,该分局坚持因地制宜、“一所一策”,以社区网格化为依托,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采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系列具体措施,即明确“一”个目标,树立“二”种理念,坚持“三”个导向,提升“四”个能力,规范“五”项统一,培育“六”个示范点,做好“七”种角色,管控“八”类重点,执行“九”项职责,落实“十”项措施等,以最高的标准、最强的举措、最大的决心,全方位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取得实效。

警力挖潜做减法

分局机关12%警力下沉到基层派出所

在现有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以驻村(居)民警、辅警为主体,进一步织密网格,夯实责任,优化警力,盘活活力,在警力挖潜不足方面做“减法”,确保“一村(居)一警”工作快速落地,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惠城区公安分局严格落实市公安局党委“一村(居)一警”工作要求,坚决克服全局警力不足,特别是矮陂、横沥所等山区派出所村多警力少、见警率不高、报警求助难等问题,进一步压缩分局机关警力,将分局机关12%的警力下沉到基层派出所,并按照1:1的比例选派派出所民警(民警不足辅警补)到辖区内的村(居)担任驻村(居)民警,确保了全区214个村(居)实现警力全覆盖、工作全覆盖,有效破解了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的“真空”和“盲点”,进一步织密了覆盖城乡、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类地区治安实际的“一村(居)一警”工作网格。

驻村(居)民警、辅警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参与区街道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借助和依托区社区信息管理平台,优化信息情报资源,及时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苗头,并借力街道网格员,共同开展日常巡防、矛盾纠纷调解、房屋及人口信息采集、消防安全检查等服务管理工作,对辖区的基本治安要素做到“一口清”,对重点治安要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漏管、不失控。常态化深入群众,畅通了警民联系渠道,真正做到了知民情、解民忧、赢民心,为各项公安工作顺利开展赢得了最坚实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该分局还注重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最大限度地挖掘退伍军人、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治安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加强治保会、巡防队、治安信息员、保安队伍,以及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和环境清洁员、快递员“两车两员”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升华志愿者“平安红马甲”活动。目前,全区发动群防群治力量7087人。

驻村(居)民警、辅警还通过每周联合村居委会、城管、卫计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出租屋、“多合一”场所、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等进行走访、排查,在确保实现阵地控制的基础上,还通过夯实群众基础、强化部门信息互通等方法掌握各类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参与信访维稳、纠纷调解、“两违”拆除、非法倾倒固体垃圾整治等镇(街道)中心工作中,切实将各类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稳控在当地。开展了服务进企业、受理群众各类求助、安全宣传进校园、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等利民服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构建了良好的警民关系。

提升效能做乘法

辖区治安基础信息采集率达100%

惠城区公安分局主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强化科技引领、信息支撑,在提升警务效能方面做“乘法”,推动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确保了“一村(居)一警”工作效能稳步提升。

依托社区警务大力开展社会资源整合共享工作,驻村(居)民警、辅警主动协调重点部门、企业单位动态上传治安要素重点信息数据,为驻村民警配备了188台社区新警务移动采集终端,最大限度减轻基层民警负担,大力提升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效率,对“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治安要素信息应采尽采,目前,基本实现对辖区实有人口底数、人口分布、基本情况的熟悉率达到90%以上,对辖区治安基础信息采集率达到100%,动态保持了基础信息真实、鲜活,为大数据警务提供强有力支撑。

该分局还借助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有利契机,强力推进全区视频监控建设应用,在科学设置技防设施、及时打击现行犯罪等工作中,调动驻村(居)民警、辅警工作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打防犯罪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图侦工作优势,强化刑警大队对驻村(居)民警、辅警的帮扶力度,及时通过视频稳控、锁定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分子,为驻村(居)民警、辅警实现精准打击提供支撑。

推动不力做除法

建立“日清、周结、月评、季度考”工作模式

为推动“一村(居)一警”工作有效落地、结出丰硕成果,惠城区公安分局通过强化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宣传发动、督导问责等措施,进一步找准短板、查摆不足,在推动工作不力方面做“除法”,形成高效的运作模式,扎实推动了“一村(居)一警”工作向纵深开展。

为使“一村(居)一警”工作得以高效推动,该分局不断压实各相关部门责任,推动服务保障工作落实,确保了驻村(居)民警静得下心、沉得下身,深入群众、融入工作。同时,建立了“日清、周结、月评、季度考”的工作模式,要求驻村(居)民警、分管副所长每日要清楚工作任务和工作进度,扎实推进。派出所每周要对“一村(居)一警”工作进行小结;每月要对工作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扎实推进;每季度要对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扎实有效推动工作。分局每季度要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分析各派出所在“一村(居)一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驻村(居)民警每周不少于3天到联系点开展工作,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并建立工作清单以及《驻村(居)民警工作日志》,逐项抓好落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跟进解决,确保群众合理诉求有回应、有落实,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此外,健全了驻村(居)地区重点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群防群治等各类基础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1

故事

桥东派出所

驻居民警工作 搭上信息化快车

“一村(居)一警”工作搭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车,会是什么样子?

普法宣传、治安提醒、防范举措、快速出警等等,全都不在话下。桥东派出所的驻居民警,成为了这列“快车”的受益者。

东湖社区驻居民警钟权利手机上的社区管理平台日前弹出一条信息:“我住东湖3区X栋X楼,楼上天天漏水,弄到我房间都是湿的。”楼上漏水事情不大,但却烦人,时间久了容易积压矛盾,产生邻里纠纷。钟权利不敢怠慢,马上拨通了物业公司的电话询问情况,随后带领另一名驻居民警谢少华赶到居民家中查看。

情况属实,且连续多天,楼下居民沟通几次仍无改善,已经忍无可忍。钟权利、谢少华、居委会干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立即与楼上居民取得联系,告知大概情况,并与该居民约定见面详谈。谈话开始,该居民一直表示始终没有查出漏水原因,加之工作太忙,将此事忽略,没什么大不了,但会尽快整改。

看到邻居态度敷衍,楼下居民十分不满,表示必须马上修补漏水点,并赔偿已经造成的损失,双方情绪较为激动。“有话好好说!都是邻居。”谢少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平息了双方一大半的情绪。接下来的情理结合更是让双方态度缓和,表示邻居之间不但不应该剑拔弩张,应该互敬互助、互相理解。很快,双方就赔偿、维修问题达成协议。几天后,楼下居民李先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这个社区管理平台就是“社区邻居”,既是可以安装的手机APP,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随时登录,而登录的二维码散布在小区各处,如单元门口、公共设施旁边,社区居民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得到。

东湖社区总人口约3万,有小学1所、幼儿园2所,大型商场1间。“一村(居)一警”工作启动后,桥东派出所力求通过该抓手,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此,派出所及时主动向桥东街道办事处、东湖社区居委会协调沟通,并取得大力支持,多次召开研讨座谈会,分析东湖实际,结合当前优势和短板,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随后,“驻居民警”正式进驻“社区邻居”。居民可以在这里看到警情通报、民警服务管理、治安防范事项、防火防骗常识、普及法律法规,以及驻居民警身份、手机号码等等。同时,还设有驻居民警服务群众留言、评论互动、留言预约办事办证申请以及一键呼叫驻居民警等等功能,方便、迅速。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区的公共信息、政府公告,查阅政策法规,了解风土人情、生活小智慧、在线预约水电维修、家政清洁等服务。真正普及了“一村(居)一警”及网格员专属二维码,让群众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有问题“码”上解决。

故事

家门口的贴心闺女 社区里的安全卫士

2

下角派出所亚婆田社区驻居民警黄晴

放学时间,黄晴来到市第三中学以及周边的几所幼儿园门口转了一圈,这些都是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虽然每个地方的停留时间不长,但是看到小朋友和同学们快快乐乐地走出校园,黄晴心里踏实了。

黄晴——下角派出所亚婆田社区驻居民警,是我市公安机关中为数不多的社区女民警。尽管亚婆田属老旧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突出治安问题相对较多,黄晴依然没有退缩,而是用她特有的细腻与柔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家门口的贴心闺女,社区里的安全卫士”。

亚婆田社区位于美丽的西湖菱湖旁,毗邻下角最繁华的下角中路,是一个“闹静相结合”的老居民社区,有居民小区12个及散栋楼宇151栋,约7560户,实有人口约1.5万人。下角中路短短700米,就有6所学校幼儿园,在校师生5000余人,且学校皆在车流量大的马路边。

金苑幼儿园的师生日前带上锦旗和鲜花到派出所看望黄晴,对派出所“一居一警”以及黄晴的工作表达了谢意。黄晴驻居之初,就将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她深知同学们的安全牵系着全社会的心。包括金苑幼儿园在内,黄晴马上逐个校园开展安全大检查,涉及到消防安全、人身安全、校园安全、安保措施等等,她无一不查,还在校园周边到处转悠,只要发现安全隐患,当即进行整治,同时规范“护学岗”职责等,辖区校园安全管理很快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黄晴还先后多次到辖区各所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指导开展“反恐防暴”“防拐防骗”等安全演练,配合幼儿园拍摄安全教育宣传片,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

“通过长时间接触,不但老师家长认可她,学生们也特别喜欢她,都亲切地叫她“小黄老师”,金苑幼儿园的负责人高度评价黄晴的工作。

对待曾经的吸毒人员,如何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让社会接纳、转化为社会积极因素,是黄晴的职责,也是始终挂在她心头的一件大事。

为此,黄晴与同事主动协调街道禁毒办、居委会组成帮扶互助小组,通过普法宣传、走访谈心、协助解决就业等措施,帮助曾经的吸毒人员重返生活正轨。

林某曾是多年瘾君子,转到社区戒毒后虽成功戒除毒瘾,但在寻找工作时多次被拒绝。得知情况后,黄晴通过多方寻找,为他在辖区快递网点找到一份工作。如今半年多过去了,林某还在安心送快递。

“一村(居)一警”工作开展以来,黄晴累计走访群众300余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0余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8起,消除消防安全隐患6个,亚婆田社区的治安得到了明显好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