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外资到苏州,苏州会怎样?

用户6852105082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外资在苏州的发展概况。从1984年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苏州昆山起,到2018年,,苏州累积注册外资2200亿美元,外资企业17000多家,实际使用外资125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外资企业已经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市70%的工业总产值和进出口,40%以上的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超过260万个就业岗位都来自于外资企业的直接贡献。通过引进来,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成为外资最为密集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外资,为苏州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没有外资到苏州,苏州会怎么样呢?是不是苏州就不强了?我觉得并不见得,分析如下:

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千年古城的苏州春秋时代是吴国首都,隋唐时期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代和杭州并称“人间天堂”,明清时期已是全国经济中心和东半球第一大工商业城市。

古代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意思就是只要苏州和湖州的粮食丰收,天下粮仓就会富足。事实上苏州府缴纳的税额为全国的百分之十,上海也就是松江府直到清朝还是苏州的小弟。苏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工业强市。而外资进来也就是最近33几年而已,他们之所以选择投资苏州,是因为苏州的产业基础良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这也是苏州天然优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而外资只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 苏南模式的民营经济闻名全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苏南地区逐步发展起来的“苏南模式”,“张家港精神”就是以发展乡镇企业,走上了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在苏州的吴江,张家港,常熟,吴中等区域率先发展起来的如恒力集团,沙钢集团,盛虹控股,协鑫集团,亨通集团等5家千亿级规模,以及其他18家的民营500强企业。

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苏州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突破了100万户,仅次于深圳,杭州,位居全国第三。可见苏州民营经济的强大,即使没有外资,苏州的民企也一定会像深圳,杭州那样越来越强,越做越大。因为苏州人敢为天下先,没有路便淌出一条血路。敢想敢干,敢做第一,敢创唯一,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信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所以如果没有外资到苏州,苏州也一定会是苏大强,因为这里是“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的苏州。





慧眼看苏州


苏州如果没有外资会怎么样。大规模的外资进入江苏的时候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1990年以后,我们来看下1990年苏州在什么位置。

1990年GDP全国35强

哈哈,第六,貌似比2018年排名还高一位,2018年苏州低于北上广深、重庆、天津居第七位。如果在都不用外资的情况下,苏州也不会差。同样的苏州不仅在近现代很富有,近千年来苏州的富有一直没有断过,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苏常熟,天下足”,证明了苏州一直富有事实。改革开放后的苏锡常人做的乡镇企业更是把它做成了一种“苏南模式”,并闻名全国。

苏州金鸡湖

我们细数下苏州各个县级市的特点。

常熟:常熟的服装产业很早以前就让常熟成为了苏州乃至苏南地区最为富有的地区之一,全国文明的羽绒服波司登、雪中飞、千仞岗的厂址都在常熟下面不知名的镇上。常熟招商城在长三角服装市场中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同时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到全国闻名。

常熟波司登

昆山:昆山本地的民营企业算是比较弱的,在没引进外资之前很一般,也不怎么出名,但是当时昆山市长为了引进富士康一句话:免税十年!!!富士康提供了四五十万就业岗位,相当于半个县的人口,厂区面积相当于一个镇,随后跟着富士康过来的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另外两家重量级台资企业广达集团、英伟达集团也在昆山建厂,昆山形成电子产业集群,中国模具城,一举成为百强县之首。

昆山富士康

吴江:吴江本地民营企业也是非常强悍,吴江下面一个镇:盛泽,以盛产丝绸而全国闻名。

张家港:张家港挨着无锡,城市规模小而精,很干净的城市。也许你可能不知道90年代的张家港市无锡不要的,然后才归了苏州管辖,刚开始张家港实力确实很弱,但是通过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苏南四小龙(江阴、张家港、常熟、昆山)。

太仓:太仓可能全国不怎么出名,不过他有苏州的长江内河港,港口运输是蛮强的。

所以苏州在没有外资进入之前都是很强的,下面的几个县级市,民营企业也是遍地开花,是苏南模式的诞生地之一。苏州人的艰苦奋斗也迎来了新时期的国家政策,各种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也建立起来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让苏州强者更强。

所以如果苏州没有外资的话,也不会差,依然是中国地级市的佼佼者。

(关注城市区域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城市观察员Real陈


我觉得,如果外资没有到苏州,也许苏州的民营企业会空前壮大,本土的知名品牌也许源源不断地涌出。

外企在某种意义上扼杀了本土企业,所幸苏南模式在外资未进入苏州之时,已经名噪天下。张家港、太仓、常熟、吴江的民营企业至今仍然是苏州经济的重要支撑。动辄说苏州全靠外资,作为一个外乡人,我都想骂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世界上没那么多如果,只是如果没有外企,我们也许就不会来苏州打拼。如果没有外企,我国的企业也许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没有ISO、5S、6Σ、ROSH、GP……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作业模式。

一群撒比天天骂外资,你特么的脑子被枪打了?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少攻击别人,多反省自己,取长补短,才是精进之道!


江南飞鸿008


首先你的你的假设不存在,不会没有外资来苏州!

苏州的服装厂和鞋厂都属于民营企业,主要分布于太仓常熟(现在这两个地方也开始转型了,主要在汽车工业,比如捷豹路虎,德国大陆)周边,苏州市有半导体,pcb/fpc企业,微软研发中心,华为研发中心,医疗产业,上海部分迁移过来的金融业。苏州房价均价两万多,比上海便宜,交通方便,有苏南机场,上海机场,陆路交通更方便,有高铁,高速。

还有很多大专院校的研究所分布在苏州,

部分高校也到苏州设分校,比如南大,杜克,西交利物浦等

我觉得不管外资还是内资,嘉兴目前还无法超过苏州!


jackeychen697


第一个外资进入苏州是1988年瑞士迅达电梯,没有迅达合资的话苏州电梯厂也不会差!想当年苏州四大名旦全国有名的!苏州孔雀电视全国名列前茅,与飞利浦后,孔雀飞利浦都不行了。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长城电扇……外资没进来前苏州的轻工业全国有名的……题主还小不懂以前的时代,还有就是不是苏州人才会问这话!


水軍总司令


苏州的发展少不了外资企业的贡献。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没有那些直辖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那些名头,这些名头意味着你可以举全国,全省之力发展经济。

外企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以2016年底的数据,整个苏州大市包括张家港,昆山,常熟,太仓,吴江,工商局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总量已达2.01万余户,投资总额2720.53亿美元,注册资本1310.48亿美元,外方认缴1139.95亿美元。如果一个企业能解决100个人就业,这就得200万个岗位。如果平均一个人创造的GDP是20万,这200万个岗位可以创造4000亿GDP。去年苏州一年GDP1.85万亿,外企贡献占比没有数据,估计不会太低。

外资投资没有哪个城市不欢迎。去年特斯拉去常熟考察选址,丰田研发中心和路虎生产厂都在常熟,周边也有很多汽车配套企业。去年长城mini最后还是选址选择了常熟。但最终特斯拉还是选择了上海临港建厂,投资不少于140亿,上海吸金能力依然强劲。从地理位置和人才聚集程度,交通便利和运输上海比常熟更有优势。

苏州也在升级转型,淘汰旧的产业。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办企业总是要盈利的,优胜劣汰,成本越来越高,投入产出比低,挣不到钱就得走人,这都是正常的。桑田岛的华为工业园规划12000名员工今年使用。有技术含量的公司去投资,这肯定是受欢迎的。


OliverDasOliver


开这话题,楼主心里太阴暗了,全国都在改革开放,苏州也不是第一批试点城市,怎么就苏州能做强呢,全国都在用外资发展经济,但为什么资本要选择苏州的呢。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次四个城市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先发展这么多年,就深圳发展比苏州好。第二批次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也就上海发展比苏州好。


用户2407802569397


苏州建城2500年来,发展外资经济不过短短三十年。但苏州春秋时期就成为吴国首都,隋唐时期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即规模宏大的城市),宋代和杭州并称“人间天堂”,至明清时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东半球第一大工商业城市。

所以请问,在没有外资经济的古代,苏州又是如何?

古代有句谚语,叫做“苏湖熟,天下足”,意思就是只要苏州府和湖州府粮食丰收,天下粮仓就会富足。事实上苏州府缴纳的税额占据了全国的十分之一,上海(松江府)直到清朝还只是苏州的小弟。

而且,外资之所以投资苏州,纯粹是因为苏州的产业基础较好和地理位置优越,这也是苏州天生的竞争力和优势所在。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苏州发展外资经济难道是一种“罪过”?

很多人只是一味地攻击苏州依赖外资经济,但事实上苏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个世纪的“苏南模式”就是民营乡镇企业的典范。


总之,类似于“没有了外资,苏州会怎样?”、“没有下辖的四个县级市,苏州又会怎样?”这些问题,根本就是没有意义。首先不只是苏州发展外资经济,其次即使去掉四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苏州的GDP也能超过绝大部分省会城市。而且苏州早已经关停了很多低端外资工厂,转型升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欢迎评论、关注,获取更多干货知识


坚果旅行


没有外资到苏州,估计全国也就很少有外资进入。

资本落地不是摸彩,摸到哪里就落到哪里,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的。没钱赚的地方资本就不会去。

不能用外资多少看苏州经济,最牛地级市自古至今,其实靠的是自身内功。

苏州的城市地位比较尴尬,经济规模省内不好意思地超过省城南京,省外除了京津沪重直辖深广一线,她是其他所有城市的老大,但就是个地级市,还没有宁波青岛杭州什么计划单列之类的城市政治地位高。

苏州能有如此境况,让许多城市难堪,不是外资撑起来的,是内外资共同作用,让苏州经济有非常出色表现。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说:

①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平原为主,水网密布,少有严重自然灾害,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②自古制造业就发达,因此,制造业先进是有传统的。人民勤劳且有生意头脑,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之地。

③重教育,人才辈出,不仅普通劳动力素质高,还出高端人才,两院院士苏州人比例很高。

④春江水暖鸭先知,苏州每一次都能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认清发展大势,先人一步。古代发达、近代先进,与外资都没有关系。现代超前领先,全国一盘棋,外资青睐说明基础工作做得好,软硬件适合外资落地。

⑤产业门类齐全,腾挪空间大。

因此,假如没有外资投苏州,苏州凭自身实力也会拼出一条路发展壮大自己,如今许多日资企业撤离但民企迅速补上,新办创新型企业基本以民企为主,其他企业也在转型升级,2018经济发展速度超全省平均,经济实力继续省内领跑,国内其他城市望尘莫及。


布衣吴新建


苏州跟东莞差不多,属于世界的代加工工厂,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产业都在转型,劳动力成本加大,人口红利渐退,企业利润触底,外资撤离,东莞已经败落,苏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莞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