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昭君出塞還早60年卻鮮為人知:解憂公主遠嫁西域成為一代國母


漢朝初期由於匈奴勢力強大被迫採取了和親政策,這一政策後來延續了下來,而且也逐漸開始同其他國家進行和親以加深彼此的聯繫。不過參與和親的人基本上都是宗室之女,甚至還有罪臣之後,很多時候和親的女人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圖為伊寧漢家公主紀念館的仿漢朝宮殿風格的建築。

漢朝最著名的和親莫過於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了,但實際上王昭君時期漢朝已經擁有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王昭君嫁過去也不會被輕視。但在王昭君之前還有兩位漢朝公主遠嫁西域和親,其中一位公主更是憑藉著過人的膽識成為一代國母,她們就是劉細君和劉解憂。圖為伊寧漢家公主紀念館的仿漢朝宮殿風格的建築。

劉細君公主是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建因為造反不成自殺,劉細君因年幼逃過一劫,但從此備受歧視。公元前105年,烏孫國國王請求與漢朝通婚,劉細君被選為和親公主遠嫁到西域。圖為伊寧漢家公主紀念館大廳。


但是由於語言不通,加上生活上不習慣,劉細君在公元前101年就鬱鬱而終了。在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選了一位叫劉解憂的作為和親公主繼續嫁給了烏孫國王。儘管劉細君和劉解憂的地位都在匈奴公主之下,但劉解憂憑藉自己的膽識最終贏得了烏孫國的尊重。圖為伊寧漢家公主紀念館裡的細君公主像。

劉解憂的父親楚王劉戊同樣是造反失敗自殺,因此劉解憂和劉細君都是罪臣之後。但劉解憂並沒有因為被派到西域和親悶悶不樂,而是積極融入當地的生活。匈奴威脅烏孫將解憂公主交給匈奴時她一邊積極組織防禦,一邊向漢朝請求派兵。最終漢朝派遣15萬大軍同烏孫一起打敗了匈奴,匈奴威脅徹底解除之後解憂公主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成為令人敬仰的烏孫國母。圖為伊寧漢家公主紀念館裡的解憂公主像。

解憂公主在烏孫國待了50年,直到70歲才回到長安。憑藉著為漢朝和烏孫國做出的巨大貢獻,漢宣帝親自迎接解憂公主回來,而且按照皇家公主的待遇照顧解憂公主。解憂公主和親比王昭君早60年,所面臨的困難比王昭君也要大很多,做出的貢獻也更大,不知道為何大部分人只知道王昭君卻不知道解憂公主。圖為解憂公主像。走不同的道路,看不同的風景,聽不同的故事,品不同的人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簡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