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01

1908年,清廷宣布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引得世人一片哗然。

对比慈禧太后,人们对光绪皇帝充满了无限的同情。

他一生在政治上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实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光绪皇帝都对救国存亡抱着希望。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光绪皇帝在1908年要求内务府呈上的阅读书目有:

《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统计释例》、《日本宪政略论》、《译书提要》、《驻奥使馆报告书》、《孟德斯鸠法意》、《政治讲义》、《法学通论》、《比较国法学》、《政治学》、《国法学》、《民法原论》、《政治泛论》、《宪法论》、《行政法泛论》、《日本预备立宪》《日本宪政略论》四部,每部一册;《政治一般》四部,每部二册;《欧洲财政史》四部,每部一册;《日俄战纪》四部,每部一册;《战法学》四部,每部三册。

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关于外国立宪类的书籍。

可见,这位帝王在身囚瀛台的岁月,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令世人更加感叹他的人生遭遇。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从18岁争取到有限的亲政权力,年少的光绪皇帝就试图拼劲自己的全力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1892年,外国媒体报道了光绪皇帝终于突破了宫廷的压力,给自己找了两个国子监的学生当老师。皇帝找人教读书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两个老师之前受过很好的英美教育,他们负责教授皇帝英语。

这得到了外媒的一致好评。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帝王与过去3000年的死规矩做了一个告别。在大部分保守臣子看来,学习英语是屈尊的行为,这更加体现了光绪皇帝的智慧和勇气。帝王思想上的变化,必然会对未来的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

外媒的乐观在历史的烟尘中回望,堪称“不懂光绪的疾苦”。

02

光绪皇帝即使在思想上意识到需要求变,但他所处的权力场和个人素质,无法令他撑起一场庞大而又复杂的变革。

首先来说说他所获得权柄。

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缺乏有为的变革之君。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王莽的新朝改制、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无论成败与否,都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那就是中国这个民族,在文化上是蕴含着求变求实的勇气和基因的。

纵观这些变革,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变革的主导者要么是大权独揽的君王,要么是主导人得到了君王的全力支持和授权。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一旦君王的权柄下移,或者主导者背后的君王,在思想上产生动摇,变革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走向失败。

比如,秦国在国君的铁腕推动下,商鞅变法才能取得成功。到了北宋,王安石主导熙宁变法时,皇帝宋神宗发生了动摇,让变法的结果变得岌岌可危。等到宋神宗一死,变法彻底宣告失败。

光绪其实只是名义的皇帝。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一生两度“凤戏龙”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掌握大清朝的权柄近五十余年。她在世一日,整个清廷无人可以挑战她。

作为慈禧太后扶持起来的皇帝,这就使得光绪皇帝必须面临一个艰难的处境——只要慈禧在世一日,光绪皇帝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权力。

他必须等待,等待,等着慈禧死去,心甘情愿放下世俗的权力交给他的那一天。

只要慈禧死去,清廷的最高权力,无论慈禧愿意与否,都会顺利交接到光绪手中。

这一点,光绪皇帝身边的人已经意识到。

一个人是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一个是恭亲王奕䜣。

醇亲王在光绪即位后,活得小心翼翼。担心慈禧以为他会凭借皇帝生父的地位,挑战慈禧的地位。

光绪皇帝亲政后,奕譞上表要求慈禧以“训政”的方式继续帮助皇帝。

奕譞肯定知道这让光绪有多失望。光绪自懂事起,就希望能够尽快亲政。“训政”上一次实施的时候是乾隆帝和嘉庆帝并尊的时期。乾隆皇帝借此把全部大权抓在自己手上。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奕譞此举,无非是为了帮助光绪皇帝,不要开罪慈禧太后。

恭亲王身为皇子时期,曾经有机会登上帝位。奕䜣是晚清时期皇室中难得有才干的人物,不过后半生都被慈禧太后压制,堪称“半生为奴”。

奕䜣在生命的最后,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光绪和慈禧的关系进入一个不可调停的状态。那么对于光绪皇帝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奕䜣的担忧。

清朝多幼帝。顺治皇帝13岁亲政,康熙皇帝15岁亲政,同治帝17岁亲政,而光绪皇帝是在18岁才获得了名义上的“亲政”。与前期帝王相比,光绪皇帝的亲政时间被人延长,完全不符合清朝规制。

这本身就说明光绪和周边大臣希望凭借祖制,让慈禧放下大权的愿望和动机,多么单纯,多么苍白无力。

03

光绪帝无法做到大权独揽,在内部就等于没有取得力图革新的基础。

在另外一个方面,光绪皇帝的个人素质无法支撑起这一场庞大、复杂和压力重重的变革。

戊戌变法在史料和学术研究上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这一场变革以流血告终。

不管罪魁祸首是不是“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变法在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戊戌变法从1896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到1998年9月21日结束,持续时间仅仅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在这103天的时间,光绪皇帝颁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诏令之多,令绝大部分大臣目不暇接,不知道该做如何应对。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这些大臣中,包括那些支持变法图强自救的开明官员。但是当皇帝的诏令一到,他们感觉压力重重。

首先是皇帝的诏令之密集,令具体的执行工作无处着手。其次,皇帝的命令背离实际情况和基层状态。

光绪皇帝的百道诏令,涉及到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改革,牵扯到的权力和利益分布,并不是靠光绪皇帝的诏令就能搞定的。

就比如精简朝堂上的冗员。靠光绪帝一纸诏令裁撤掉的官员,高达上万人。这些人都是旗人,在政治上有很大的话语权。裁撤后不予补偿,不做其他安置,使得这群人倒向慈禧。慈禧对此无法无动于衷。她违背祖制垂帘听政,旗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她的权力基础。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改革,任何一项都需要在强而有力的权力支撑上,徐徐图之,才能实行下去。

秦国的商鞅变法在首推和强化阶段,用了秦孝公和秦惠文王两代人的时间。

隔壁的日本,为了发愤图强,全部上下扭成一条心,前后坚持了三十年的时间,才使得整个国家的面目发生了改变。

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问题在于,他手中没有权力。对内他无法有效协调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变法之时,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两个勉强能够劝阻慈禧的人,都已经离世。

光绪帝好学,有上进心,想成为一位挽救国家于风雨飘摇中的帝王。这是他优秀的一面。但是百日内发布上百道诏令,则从一个侧面上反应出光绪的性格缺点,事前不能深思熟虑,性格急躁冒进,不够沉稳。

他不具备慈禧那种权谋家用人和识人的本事。变法的核心骨干,无论是他还是戊戌六君子,先不说他们的才华和高义,都具备一个致命缺陷:没有政治实务经验,只有蛮干的孤勇和热情。

04

说到光绪皇帝的性格缺陷,就不得不提到他和慈禧复杂的母子君臣关系。

从宗法关系上来说,慈禧一生抚养过的子女有三个人,同治皇帝、荣寿公主和光绪皇帝。

慈禧在教育孩子上,无疑是失败的。她养育的两个孩子,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同她的关系很差。唯独养女荣寿公主,和她关系不错,像是一对真正的母女。

荣寿公主本来是恭亲王的长女。在两宫垂帘听政之初,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为了拉拢恭亲王,特地把这个女儿封为公主,养在宫中,向天下表示叔嫂共治天下的和睦之情。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荣寿公主早熟懂事,很是贴心。慈禧早年丧父,盛年丧夫,晚年丧子,加上长期大权独揽,使得慈禧太后这个人基本上接近铁石心肠。

这是慈禧的保护色。这样的性格,放在孩子教育上,不啻于一场灾难。

慈安太后为人轻松和蔼,同治帝因此更加亲近慈安太后。在同治帝身上,慈安太后的影响力更大。

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和睦。为了反抗慈禧,同治帝选择了嫡母慈安太后看中的皇后阿鲁特氏,想着如何修建宫苑,让慈禧去养老,借此摆脱慈禧的控制。

同治帝的反抗,一度令慈禧非常头疼。到了光绪帝身上,慈禧就要防止事态重演。

加上慈安太后去世,年幼的光绪帝由慈禧太后一个人抚养。这样,光绪皇帝的成长环境更加压抑。

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实行彻头彻尾的威权教育。

慈禧不允许光绪称呼她为额娘,她要让光绪皇帝叫她为“亲爸爸”。这是皇帝的权威,慈禧要让这个乖儿子学会绝对的听话。

光绪一旦犯错,慈禧动辄就让光绪长时间下跪,故意冷落他。长期下来,光绪皇帝面对慈禧太后,战战兢兢,犹如老鼠见了猫。

光绪面对慈禧太后的情形,连周边的宫女都不忍。慈禧训斥光绪时,宫女们只能低着头,尽量不去看皇帝。

光绪皇帝四岁入宫后,就很少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即使能见,也是在正式的臣子会见君王的场合。为了斩断过去的亲情,使其绝对依赖慈禧,连从小照顾光绪皇帝的保姆,也被慈禧赶出宫去。

在立后问题上,光绪和同治帝一样,极度不满意慈禧选择的人选。同治帝有慈安撑腰,反抗成功。光绪帝无奈,只能接受隆裕为皇后。

隆裕和光绪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隆裕也是慈禧专权和对光绪实行绝对人生控制下的牺牲品。

慈禧身上似乎还有一种寡母心态。她从25岁开始守寡,似乎见不得子女感情生活幸福。

同治帝和皇后阿鲁特氏感情要好,光绪帝则冷淡隆裕皇后,喜欢珍妃。但是到了最后,阿鲁特氏和珍妃都成为慈禧最讨厌的人物之一。

阿鲁特氏和珍妃的人生悲剧,离不开慈禧的手段。

可以说,慈禧在同治帝身上汲取了不少教训,一定要把光绪帝教育成为一个绝对听话的傀儡皇帝和乖儿子。

慈禧在继承人的培养上绝对是失败的。同治帝,胆大叛逆,在反抗慈禧这件事情上,不遗余力,大获成功,高峰期还砍掉了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的头;光绪帝,胆小诺诺,从来不敢反抗慈禧。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做了一回戊戌变法,失败后就身囚瀛台,一生不得自由和光亮。

05

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戊戌变法,不能完全说是失败。这一场赔上了光绪皇帝政治前途的改良运动,成为开启民智的萤火之光,最终能与日月争辉。

这就是有些事情明知是失败,也不得不为的原因。于个人、于当时是失败,但对于总体和国家而言,总有积极的一面。

本篇小文是从光绪皇帝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绪皇帝的政治尝试注定是“纸上谈兵”。

他的纸上谈兵表现在两个方面。

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他的变法注定失败。先不说在戊戌变法之前的洋务运动,我们说说一个英国人赫德。

赫德曾经管理晚清海关长达半个世纪。他任职时期,海关成为当时清朝中最为廉洁和最为效率的部门之一。他能够坚持长达五十余年的时间,基础在于他始终认为海关是中国机关,要围绕中国利益行事,不能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和警惕。但是一旦中英利益有冲突时,赫德又会偏向英国。

光绪皇帝:“纸上谈兵”的悲情天子

赫德长期把持海关的行为,无疑是侵犯国家主权。但无法否认,在建立管理体系和提高管理效率上,赫德是有一手的。他管理的海关,一度占据清朝税收的25%,成为清朝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赫德曾经建议处理官场腐败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立即引来了保守派的反对。他们说“赫德包藏祸心,不能洋人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赫德提及的官场和科举问题,对当时的时局稍微有点清醒认识的人都知道,是绕不开的问题。但一旦涉及到改革,立即招来反扑。更不要提说涉及到政治、教育和文化这种深度区域的改革了。

其次,光绪帝真的不是那种可以卧薪尝胆心志坚毅的君王。

他小时候一看到慈禧听说他功课好,就开心的样子,就拼命读书,用来讨好慈禧。但是在传统帝王教育和慈禧家庭威权教育下长大的帝王,没有培养出独自思考、审时度势、极具耐心和沉稳的性格特征。

国家的困境令他心急如焚。在没有解决自身困难、拿到权力、打造一个成熟的权力班子的情况下,光绪帝就急忙冒进,慈禧太后轻松地就将他打回原形,丢到瀛台上,凄苦地走完最后的岁月。

光绪的理想很丰满,很美好,但他所面临的现实太骨感,太现实。

所以他注定是一个悲情天子,一个值得后人尊敬的悲情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