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全面建立縣鎮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 打通治河“最後一公里”

新邵:全面建立縣鎮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 打通治河“最後一公里”

水清、岸綠、景美的資江。

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通訊員 鍾鵬 肖祥湛)近日,記者來到了新邵縣大新鎮資江河段的龍口溪河邊,只見河面在明媚的陽光下波光粼粼,河水清澈透亮,成群的小魚兒暢遊其中,兩岸竹林掩映,潔淨的河岸邊築有景觀道路,形成了一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風景線。這是新邵縣自大力推行縣、鎮、村三級河長制管護境內河流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亮麗縮影。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全面推行河長制,對於強化河流管理保護、維護河流生態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作為資江上游的重要縣區之一的新邵縣,為落實好“河長制”,該縣按照“建立管理機構、明確工作目標、落實管理責任、嚴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多措並舉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縣、鎮、村三級河長體系。縣、鎮分別設立第一總河長、總河長和副總河長,設立河長制辦公室,明確各級河長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並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了宣傳、責任追究辦法等制度。通過各項制度的完善,壓實了工作責任,有力地促進了河長制落地見效。

至目前,全縣範圍內的河流全部落實了責任人,17位縣級河長巡河已基本覆蓋全縣的主要河道,各鎮鎮級河長實現一旬一巡查,村級河長一週一巡查,累計月巡河1000多次。在壓緊壓實層級責任的基礎上,建立了日常管理機制和工作臺賬,巡河做到有方案、有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做到有跟蹤落實、有處理、有辦結銷號。同時,各鎮對轄區河流、池塘周邊的垃圾黑點、衛生死角、轉運站收集點等進行排查登記成冊,在河岸醒目位置設置各級河長公示牌,公示牌內容包括河流名稱、河流概況、管護範圍、目標任務及監督熱線電話等內容,隨時接受群眾反映問題和監督。

新邵:全面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工作体系 打通治河“最后一公里”

水清岸美的白水河。

在全面推行落實河長制中,該縣還積極探索建立新型網格化長效護水治水機制,制定了《新邵縣全面推行河長制河道保潔、維護及巡查網格化方案》。該方案以縣為整體,以鎮為大網格,以村(居)委會為單位劃分小網格,多級聯動、各方共守。每年由縣財政統籌100多萬元下撥到各鎮,各鎮自主選擇政府購買服務或聘請保潔員的形式,做好河道及河岸的保潔維護工作。同時,由縣財政投入50多萬元,出資聘請16名專職巡查員,給每個鎮配備1至2名專職巡查員,負責對網格區域內的生活垃圾、養殖場排汙、河道水面漂浮物、河道岸線佔用及河道水質進行綜合巡查,並對網格內的河道及岸線進行保潔維護,確保監督管理無死角,有效改變了治理前拋撒垃圾、偷排汙水、侵佔河道、河道淤積等現象。通過一系列措施,該縣有效實現了對縣內河流流域管理全覆蓋、管理無遺漏,打通了治河“最後一公里”,使全縣範圍內河道治理和水環境的管理與保護工作成為常態,在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全縣所有河道設置河道警長,縣級主要河道警長分別由縣公安局局長、副局長擔任,鄉級河道警長分別由鄉(鎮)派出所所長、副所長擔任,村級河道警長分別由所在的“一村一輔警”擔任。全縣共設置縣級河道警長5名,鄉鎮級河道警長17名,村級河道警長213名。全面建立“河道警長”工作體系,強化與鄉鎮、村以及環保、水利、國土、住建等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繫、協作配合,實行綜合化聯合執法機制,實現與“河長制”無縫對接,形成公安、縣、鄉、村“區塊鏈”聯動發力,打通為河長制保駕護航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