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失意!滬深300ETF期權標的之爭落幕,這兩家勝出

時隔近5年,金融期權市場終於再添新品種。

華夏基金失意!滬深300ETF期權標的之爭落幕,這兩家勝出

這當中,有人竊喜,也有人失落。

11月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證監會正式啟動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工作,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

隨後,滬深交易所和中金所相繼發佈公告,上交所期權標的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深交所期權標的為嘉實滬深300ETF(159919)。這也是自2015 年2 月9 日上證50ETF 期權上市交易以來全新推出的期權品種。

所謂ETF期權就是在投資者支付一定額度的權利金後,獲得了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以某個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指數基金的權利。到期後你可以選擇行使該權利,獲得差價收益;也可以選擇不行使該權利,損失權利金。

無疑,隨著滬深300ETF期權標的之爭落幕,華泰柏瑞和嘉實基金這兩家基金公司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作為滬深300ETF“三劍客”之一的華夏滬深300ETF(510330)則抱憾而歸,無緣標的指數。

截至2019年11月8日,市場跟蹤上證50指數的被動型基金共25只,其中ETF4只;而跟蹤滬深300的被動型基金共77只,其中ETF6只。

除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以外,餘下3只分別為 工銀滬深300ETF(510350)、廣發滬深300ETF(510360)、國壽安保滬深300ETF(510380)。可見,除了嘉實滬深300ETF在深市掛牌交易以外,其餘5只均在上交所掛牌交易。

從市場規模來看,僅統計ETF的話,上證50ETF整體規模420億元,而滬深300ETF整體規模近1000億元。較前者相比,後者規模優勢更明顯。

兩家勝出背後

作為滬深300ETF期權標的有力的競爭對手,華夏滬深300ETF為何落選?

對此,有機構人士對新經濟e線表示,滬深300ETF當中交投比較活躍的分屬華夏、華泰柏瑞和嘉實這三家基金公司,之所以會選中華泰柏瑞和嘉實兩家一方面是流動性的考慮,另一方面是這兩個ETF分別於屬於不同的交易所,這樣會方便套利者提供流動性,激發市場活力。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調整後持有人結構

華夏基金失意!滬深300ETF期權標的之爭落幕,這兩家勝出

在滬深300ETF“三劍客”中,成立時間於2012年5月4日的華泰柏瑞300ETF是上交所上市的首隻跨市場ETF。

截至2019年11月11日,該基金資產規模共338.3億元,日均成交額10.21億元,且今年以來月度平均成交額始終保持在10億元以上水平,是場內規模最大的滬深300ETF。

持有人結構上,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機構持有人中ETF聯接基金佔比較小,根據2019年中報數據測算,經調整後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機構持有佔比已達73%。

相比之下,華夏滬深300ETF資產規模則為276.52億元,較華泰柏瑞300ETF大幅落後近62億元。因此,就交易活躍性和基金規模而言,華泰柏瑞300ETF入選上交所期權標的無可厚非。

此前,上交所首個期權標的50ETF期權所掛鉤的50ETF產品就是華夏上證50ETF,其為目前所有50ETF產品中規模最大的一隻。截至2019年三季度,其規模已達到416.62億元。2015年其規模為258.60億元,4年時間規模增長61.62%。

業內人士認為,在50ETF期權上市前,滬深300ETF一度是場內最大的ETF,但是在50ETF期權上市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在相當長時間內,50ETF逐步成長到成為場內規模最大的ETF,在這之中,期權的影響功不可沒。

對此,前述機構人士直言,從50ETF期權的推出對50ETF的影響來看,金融衍生品推出顯然有助於做大基礎產品規模。畢竟,華夏基金已經嘗過一次甜頭了。在為期權選擇ETF產品的時候,一般會選規模大、交易量大的產品,而一旦ETF產品有了期權交易,交易量和規模也會得到促進提升。

因此,對已經佔據上交所50ETF期權先機的華夏基金來講,華夏滬深300ETF期權標的落選也在情理之中。

而嘉實滬深300ETF成功入選期權標的則得益於在深市掛牌交易的錯位競爭。嘉實滬深300ETF是深交所上市最早、規模最大的滬深300ETF。截至2019年11月11日,基金資產規模達到235.5億元,近20日日均成交額3.94億元,且今年以來流動性持續改善,10月和11月前幾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額分別達到3.33億元和5.77億元。

持有人結構上,嘉實滬深300ETF的機構投資者主要來自ETF聯接基金,根據2019年中報數據測算,調整後的ETF持有人結構中,機構持有佔比已達53%。

豐富ETF生態

此外,在招商證券分析師楊雨珩看來,隨著場內期權市場擴容,ETF生態構建將更趨於豐富。對於ETF產品而言,成功的核心不僅僅是指數本身,更是與其相關的產品生態,從ETF產品的定位與海外的發展來看,充足的場內流動性和豐富的掛鉤衍生產品是構建產品生態圈極為重要的因素。

50ETF期權推出前後,50ETF投資者結構變化

華夏基金失意!滬深300ETF期權標的之爭落幕,這兩家勝出

從美國市場來看,規模最大的100只 ETF中有 94只均有與其掛鉤的衍生產品(沒有的均為債券類ETF),而規模最大的150只權益類 ETF均有相關衍生品,這些衍生品大大豐富了 ETF產品的投資可能性,並且進一步提高了場內的流動性。

而我國市場之前場內期權僅有上證50ETF期權,相對來說對沖手段比較缺乏,許多策略缺乏開展的土壤,此次滬深 300ETF期權擴容,不僅可以提高相關產品的投資可能性,增加其場內的流動性,更有利於引入更多包括外資在內的投資者參與到我國資本市場有利於我國市場進一步完善和開放。

儘管滬深300 指數與上證50 指數均為大盤藍籌指數,但二者的行業分佈仍然有較大差異,其風險收益特徵也不盡相同。上證50 指數成分股為滬市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 只藍籌股票,其中金融行業佔比較高,為56.73%。而滬深300 指數的成分股為滬深兩市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只股票,其行業分佈相對上證50 指數更為均勻,佔比最大的金融行業權重為34.76%。

海通證券分析師馮佳睿表示,基於上證50ETF 期權的相關數據,其預估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期權日均成交面額將接近660 億元,嘉實滬深300ETF 期權日均成交面額將接近280 億元,兩個滬深300ETF 期權品種的總日均成交面額將接近940 億元。

新經濟e線注意到,50ETF 期權的交易機制也隨著市場和投資者教育的深入而逐步出現了變化,整體呈現前緊後逐步放鬆的態勢,在2015 年由於受到極端市場波動的影響,ETF 期權的交易規則出現了多次調整,且整體是處於監管從嚴的狀態,而2016 年之後,隨著A 股市場逐步平穩且期權市場參與者成熟度的提升,交易限額出現了邊際的放鬆,加掛合約檔數也從兩檔增加到四檔,這也為市場流動性的改善提供了制度基礎。

不過,另有業內專家告訴新經濟e線,300ETF上市無疑會增加套利的可能性,但目前來說難度在於300ETF的規則制定、系統接入是否是真正能夠幫助流動性提供者。套利者並不是沒有可供實施的策略,而是策略可能實現不了,或者實現起來成本過高。

“兩個ETF後續的規則制定一定要清晰、明確,在互相競爭的體制下,共同提升市場的運行效率。”該專家稱。“套利者都是逐利的,哪裡有利潤就會去哪裡,但如果規則不清晰,交易不活躍,套利者不一定會願意持續提供流動性。”

新經濟e線為界面JMedia聯盟成員,2019胡潤百富優秀財經自媒體,旗下有支付寶個人專欄“新資本論”。新經濟e線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大風號、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招商銀行社區專欄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