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散戶的煉獄,機構和外資的天堂

A股:散戶的煉獄,機構和外資的天堂

這個“雙十一”,A股過的並不好。

過去的幾天,一“籮筐”的利好消息不斷撲面而來:再融資政策鬆綁、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外資金融機構全面放開、MSCI再擴容、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緩和。

但在CPI同比大漲背景下,市場對“滯脹”的擔憂依然給指數以衝擊。11日早盤滬深兩市市值蒸發9067億元。

散戶們究竟該如何操作

從上週四收盤的2978.71點,到今天的2909.97點,連續2天大跌A股已跌出近70點。二級市場成為風投市場,風險極大。
不久前,科創板百日,創業板十年,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禮物。

10月8日,證監會就創業板再融資規則辦法徵求意見,包括創業板發行股票不必兩年再贏利,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不必高於45%,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調整定價鎖定機制,從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不受減持規則限制;延長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科創板推出剛過百日,就推出了再融資辦法,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設置便捷高效的註冊程序提高融資效率,壓縮監管部門審核,上交所審核期限為2個月,證監會註冊期限為15個工作日。

鬆綁,鬆綁,再鬆綁;市場,市場,再市場。

近期股市政策,目標有二,一為公司鬆綁,為機構鬆綁;二是防止放鬆之後市場波動,推出對沖手段。

幫助實體企業融資、希望上市公司再融資,讓股市捧出中國高質量實體企業的心思,呼之欲出。

消息一出,公司和機構載歌載舞,小散戶如喪考妣。為什麼呢?因為幫助企業融資就意味著融資門檻下降 融資壓力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股市風險隨之加劇。

不僅如此,減持源源不斷。根據深滬交易所披露的董監高股份變動數據,從10月28號到11月8號,近10個交易日,一共有170家公司495條高管減持記錄,減持2.16億股,減持金額為31.16億元,處於淨減持狀態。

而且未來減持壓力越來越大。

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A股解禁市值將達到8750億元和12135億元,總解禁規模超2萬億,單季解禁市值是2015年來的高位。

2020年1月,有565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超6833億元,將創下2013年8月以來的單月解禁新高。

身子骨再好,也禁不起這樣反覆,一些績差股就此進入狂跌模式。

怎麼辦?最好的辦法是減持跟業績掛鉤,跟期權一樣,公司業績越好、分紅越多,允許減持的比例越高。

股市為經濟轉型服務,註冊制培育高科技企業,融資、再融資壓力不可能緩解,這種壓力,普通散戶投資者無法承受。

就連散戶投資者最大的紅利,打新無風險套利機會正式喪失。

新股出現首日破發。11月6日,科創板昊海生科在科創板首個“破發”;久日新材破發;第二天,容百科技一度破發。

以前之所以有打新紅利,無外乎上市公司少,發行市盈率被控制在23倍,現在放開發行市盈率,公司上市增加風險加大,機構不會分肉給別人。

有的新股,上市之時承諾維護股價穩定,但承諾注水,形同虛設。比如久日新材公司承諾三年內股價不能淨資產,跟破發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A股現在到了市場轉型期,一直期待大牛市,想閉著眼睛選股就能盈利的人該醒醒了!謹慎選擇,堅守你的交易原則,在市場沒有出現十分明確的反轉信號之前,繼續管控好倉位,等到後續有放量大陽線出現,或者有某個主流熱點出現爆發,明顯大氣市場做多人氣後,再重倉介入不遲!

外資繼續買入A股

在A股深幅調整之際,市場公認的“聰明資金”——外資卻依舊“買買買”。數據顯示,11日上午北向資金淨流入額度達到了8.32億元。

A股:散戶的煉獄,機構和外資的天堂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的總規模已達到2393億元。從6月份至今一直延續著淨流入的態勢,僅11月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額度就已達到210億元。

華泰證券指出,維持11月A股上行概率或大於下行的判斷。行業配置方面,繼續推薦家電、汽車、銀行的行業配置性機會,以及機械、電力設備的個股精選機會;戰略配置上,中長期建議把握科技股配置價值。

銀河證券則指出,年初至今市場表現較優,指數及個股均有較大漲幅,估值已處於歷史中樞位置,需基本面好轉帶動市場繼續上行,然而年內基本面明顯好轉的可能性不高。短期A股或將持續處於震盪格局,上行動力不足且下行空間有限,在此期間建議優化中長期配置結構。

其表示,在底部中樞上移的確定性下,當下是配置績優股的機會,通過分析A股上市公司經營情況發現,具備較佳投資價值的行業為金融、食品飲料、餐飲旅遊、電子、通信、交通運輸,行業內部優選龍頭股,短期具備攻守兼備的特性,且長期在存量市場的博弈下業績增長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