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via:南方都市报、深圳微时光

速读

  2014年在深的潮汕人就达300万之巨,占当时深圳人口的八分之一,深圳因此又被称为潮汕人的第二故乡。在深圳,对潮汕人来说,去福田村就像是回老家一样。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如今说起福田村,不少人会以为这只是深圳若干个城中村中的一个,遍布握手楼、租住着大批的来深建设者,内藏各色美食。但实际上,福田村的历史要追溯到800多年前。

据了解,在南宋光崇、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酉孙迁到松子岭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福田土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收获丰富,百姓得福于田,名为福田村

  深圳的福田村与潮汕人的缘分,要从改革开放之后说起。

  华强北崛起,一米柜台的百万富翁神话,让很多潮汕人在华强北挖掘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而福田村与华强电子世界的距离,只有1公里多点,步行过去连20分钟都用不上。

  离得近,加上城中村的租金相对便宜,那些在华强北做生意的潮汕人,便把福田村作为租房的首选,福田村的潮汕人口逐渐庞大,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潮汕人来此经商、办厂。

  对潮汕人来说,去福田村就像是回老家一样。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这里80%的居民都来自潮汕地区,各种潮汕风味的美食档口开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就连大家平时交流所用的语言,也都是以潮汕话为主。

  路边直达潮汕的大巴,也会时不时会在马路边停靠着。

在这里,会说潮汕话就够了

不比周边高楼大厦的神色匆匆,城中村的生活,总归是要慢一些的。

在深圳打拼的父母,为了多赚一些钱,基本都没空带孩子,所以他们会把家里的老人接过来这边一起住。

白天,年轻人出去工作了,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就带着孙子四处溜达,享受天伦之乐。无聊的时候,也会喊上街坊邻居到楼下一起打打牌,闲聊一会,在他乡找寻一些人情味儿。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到了夜晚,村里会出奇地安静,基本没有大声喧哗的人,也没有广场舞等噪音较大的活动。

这可能与潮汕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能坐在路边小店里,心满意足地吃上一份地道的牛肉粿条,或者一碗热乎乎的番薯粥,就是对忙碌一天的自己最好的奖励。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有意思的是,我在巷子口见到一位阿伯,他正悠闲地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碗里的海鲜,桌上摆放整齐的茶具证明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

看他的样子,来深圳应该很有些年头了。

可较为尴尬的是,阿伯只会讲潮汕话,普通话大部分都听不懂,我们的交流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来比划。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阿伯指了指身边的两栋楼,微微一笑,示意这两栋楼都是他的,有什么事情去找这两栋楼里的人就好。

在福田村,像阿伯这样只会讲潮汕话的人还有很多。

随着村里的潮汕人基数越来越大,人们普遍都用自己的家乡话来交流,潮汕话也成了大家交流的主要语言。不会说普通话没关系,会讲潮汕话,就完全能够在这里立足。

在外地的潮汕人非常团结,会讲潮汕话的,都是胶己人。

潮汕村里藏着不打烊的潮汕美食

和深圳大多城中村一样,福田村里也藏着大量美食。由于其历史人口迁徙的原因,福田村的美食主要以潮汕风味为主,因此福田村又有潮汕村的美誉。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在福田村内,仅潮汕风味的食肆就有上百家,这其中不仅有扎根福田村数十年,从一家档口做起,发展成为当地招牌的大型餐饮店;更有隐藏于巷道中的独家美味,店内为数不多的菜式却是立身之本。

说起福田村内的潮汕菜,亚六潮汕美食可谓是头牌。在村内驻扎23年,你能想到的潮汕美食,这里都有。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亚六是街坊对老板陈奕强的称呼,因为叫着顺口索性把名字用作店名。

在开店前,陈奕强没有稳定的工作。从亲戚那儿学来了厨艺后,在1997年租下了福田村第一家店铺,28平米的空间里提供潮州打冷、卤水等菜品。

  走进门店,一大碟一大碟现成的菜品直接摆在台面,潮汕打冷、卤水拼盘、普宁炸豆腐、煎粿、生腌……菜品纷繁,未到饭点,就已经有不少食客前来。

  陈奕强说,店里做的是回头客生意,80%都是老主顾,口碑传播才造就了亚六如今的好生意。

在逐渐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陈奕强将隔壁的店铺一间间盘下来。如今的亚六已经变成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深圳老牌潮汕美食店。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如今的陈奕强已经不再需要守在现场,新来的服务员甚至不知道老板是谁。从曾经的“流浪汉”到如今闻名“潮汕村”的大老板,陈奕强的发家史代表了福田村成长起来的一代潮汕美食店铺。

而这个“潮汕村”也一直吸引着

新一代潮汕人投奔于此

林娜珊2011年来到深圳的福田村,依靠着一辆手推车,卖起了蚝仔烙。她指着一栋握手楼的拐角处告诉我们,彼时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就在那里做买卖,“菜品很简单,只有蚝仔烙和蚝烙炒饭,但因为周边住的都是潮汕人,生意也很不错。”

浪险!深圳有个“潮汕村”,村里80%的居民都是潮汕人

林娜珊表示,当初选择落地福田村就是因为这里80%都是潮汕人,即便是摆摊也有一种亲切感,“大部分时候打交道都不需要说普通话的,如果不是福田村,我的出品也不一定有那么多人认可。”

从路边摊变成固定店铺,从带一个娃变成带三个娃,从掌勺主厨变成管账老板娘,福田村对于林娜珊的改变不言而喻。

走在福田村里,仔细寻找还能发现其他不同种类的潮汕美食——肠粉、豆浆、油条、粿条……只要有心,在这里都能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