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家菜場“限塑”又出新招 馬大嫂們能接受嗎?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11月11日訊(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新藍網記者 餘麗燕 實習記者 張哲婧)

“各位消費者,我市場2019年‘有獎限塑年’活動於11月9日正式啟動了……”走進杭州萬壽亭農貿市場,廣播裡來回播放著這樣的提醒。不時有拎著菜籃子的大媽走到服務檯,領取一張環保卡,蓋完章後小心地放好。

“這個活動好的,提倡環保還方便。”83歲的李奶奶家住在體育場路,在萬壽亭農貿市場已經買了50多年的菜,“從前就是用菜籃子,竹子編的,容易勾到衣服,後來就用塑料袋了。現在這個籃子好的。”

李奶奶手裡拎的,是前兩天市場“有獎限塑年”活動啟動時發放的菜籃子,美觀又實用。

十年“限塑” 菜籃子重出江湖

“限塑”這件事,對於全國消費者都不陌生。而萬壽亭農貿市場早在2010年,就開展起了這樣的“限塑”活動。

“對於自帶環保袋的消費者進行獎勵,剛開始時一天只有五六人來蓋章,但到月底來蓋章的就有近百人了,一個月下來,抽獎券發出去幾百張,環保袋也送出了很多個。”市場負責人吳偉民告訴本端記者,當年推行的“有獎限塑”除了對消費者進行獎勵,對經營戶也有一定的獎懲措施,“經營戶要提供可降解塑料袋的,沒提供被發現了要進行處罰。”

這個制度從2010年一直實行到了2013年,好評如潮。後來因為生產可降解塑料袋的廠家經營出了問題,經營戶們購關可降解塑料袋的途徑變少了,這個制度慢慢地停了。

直到今年,“有獎限塑年”再次迴歸,這次以年為單位,每季開獎一次,要求來市場的消費者必須使用布袋、竹籃、可降解塑料袋等環保的盛器買菜,每季度蓋滿45個就可以領取一張兌獎券。

布袋子、竹籃子變多

“限塑”也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今天一早,記者就來到了萬壽亭農貿市場蹲點。到底有多少人會帶盛器買菜呢?

環保袋、購物車、竹籃子,這些盛器幾乎是人手一個。

“用塑料袋隨手就扔了,用這個環保袋還能再用,還結實。”

“他們這裡提倡不用塑料袋,我就用這個菜籃子,用了十多年了。”

“條件允許的話我都自己帶袋子裝,有時候出門急忘記了也有的。”

這些回答,都是出自來買菜的市民。

對於有些“出門急忘帶環保袋”的市民,市場的經營戶把住了“限塑”的最後一關:提供可降解塑料袋。

經營戶周恆仙在在市場經營副食品已經有二十多年,兩次的“有獎限塑年”她都趕上了,“可降解塑料袋雖然價格要貴幾分錢,對我們自己也有好處的。”

十年下來,讓周恆仙感觸最深的是要袋子的人變少了,“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帶袋子或者籃子來的,有的人我們裝好了,他們還不要袋子,直接放到自己帶的籃子裡面。”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能高高興興的拿起菜籃子來買菜。”吳偉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