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选股大于操作

人生其实是由无数道选择题组成。人的一生是不断做出选择的一生,每一个人生重要的阶段,我们都要做出选择。年少的时候,父母帮我们选择成长的路。长大后,面对生活的十字路口,朝哪里走,需要我们自己做选择。

一句俗话说的好: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股市投资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的艺术。

很多股民在进入股市前,总会问一个问题:炒股难不难?我的回答是:也难也不难。

不难是因为,只要低买高卖就可以赚钱了。

难是因为,市场走势是资金博弈的结果,受政策、消息、基本面、技术面、心理等各个因素影响。起伏不定,难以预测,因此,想要在股市中获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对纷繁复杂的消息,面对眼花缭乱的财务报表,面对汗牛充栋的技术分析书籍,刚刚入市的股民会有一脸懵逼的表情包: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以技术面为例,一个股民如果没有三五年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是很难对技术分析有很好的了解和运用的。量、价、时、空、形,K线、均线、波浪线,KDJ、MACD、BOLL等等,太多的技术指标会搞得人头大,仅仅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还不够,需要知道如何运用。如果只是跟着书本上按图索骥、生搬硬套,股民会陷入误区。假如真的像书上说的:金叉买,死叉卖,赚钱如此简单,那股市中就不会有一赢二平七亏的说法了。

无论是消息面、基本面、技术面,这些对于新股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新股民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就是:选股。

中国股市,牛市总是来去匆匆,熊市则连续数年,这是A股的常态。在牛短熊长的市场里,如何抓到大牛股,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目前为止,A股市场有3513支股票,并且每个月都有数量不等的新股上市,该买哪一支?我们应该如何做选择?

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妇幼医院里每天都有很多宝宝出生,刚刚出生的宝宝,一开始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长大后,变化就出现了。有的宝宝变成了高富帅,有的宝宝变成了白富美,有的宝宝则变成了穷屌丝,或是穷矮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一个原因是:基因的问题,大长腿是需要遗传的。一个则是后天因素:生长环境、家庭背景、努力程度等等因素,造成了人与人的千差万别。股市也是如此,二十多年来,有的股票股价不断创新高,有的股票则不断亏损戴帽,有的股票则直接被退市。面对被退市的股票,再高超的技术分析也无法挽回账户的损失。因此,选股就变得异常重要。

选股有很多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价格为导向,坚持买价格便宜的股票,尤其是股价低于净资产的。格雷厄姆的“捡烟蒂”策略就是这种选股方式。虽然现在的A股市场,烟蒂已经很难捡了,但是这种选股思路依然是我们需要认真借鉴的。就像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提出的观点:最重要的不是买好的,而是买得好。

以银行股为例,很多的银行股股价是低于净资产的。以往,银行股给股民的印象是体量大,上涨乏力。但是从2015年股灾之后,市场风格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开始投资于业绩优良、股价低于净资产的银行股。对于新股民来说,买入银行股可以有效的规避股市波动的风险。即使估价不会有大幅的上涨,但是每年分红的收益率相比于将资金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更有吸引力。

另外还要关注被“黑天鹅”事件,或者是利空消息错杀的股票。比如2012年被塑化剂事件和反腐倡廉影响的白酒行业,其中很多个股大幅回调后,就可以进行配置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事实证明,那个时候是最近几年中最佳的买入点。菲利普·费雪在它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那样的股票往往无法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因此,当遇到有利的价格时,应充分掌握时机和形势。资金应该集中在最有利的机会上。

第二种是选择好公司,以公司质地为参考标准选择股票,这也是巴菲特的选股之道。他喜欢选择具有高成长,护城河宽广的企业。巴菲特一生选择了很多好公司,被大家所熟知的是美国运通、富国银行和可口可乐公司。当然他也有失误的选股,比如,错过的了谷歌与亚马逊。巴菲特的解释是,他看不懂科技公司是怎么赚钱的。股神的失误,对于我们股民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公司的高成长性、高估值越来越被投资者所认可。在香港上市的腾讯,股价在十几年中不断的创出新高;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创下美国市场上有史以来按市值计算的最大IPO交易。虽然这两家中国的科技公司没有在中国A股上市,但是在A股市场里仍然有科大讯飞、海康威视这样的好公司。今年两会确定了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兴行业: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云计算。这加速了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另外,独角兽概念公司的上市及回归,会给中国股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当年巴菲特由于对科技公司的偏见,错过了谷歌和亚马逊,但是他及时的改正自己的偏见,在2011年买入了8100万股的IBM股票,现在也持有1.3亿股的苹果公司股票。

第三种是选择耳熟能详的股票。彼得林奇投资法则中有一种方法是逛街选股。他经常去沃尔玛、家得宝等大型商场去寻找投资标的。比较经典的案例是,他在逛商场中发现了玩具反斗城公司和Lebitz家具公司。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他发现他的孩子们喜欢穿耐克运动鞋,并且整个学校的学生都以穿耐克鞋为时尚,彼得林奇因此调研了耐克的股票,后来他在耐克上赚了几十倍。

在生活中被大家所喜欢的产品,它的股票往往会有持续不断的上涨。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熟知的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即使不喝酒的人也知道这两个品牌;家用电器有:格力空调、美的、海尔、小天鹅;医药有:云南白药、东阿阿胶、恒瑞医药;还有我们可能住着万科盖的房子,开着上汽集团生产的汽车,家里吃着海天味业的酱油和双汇的火腿肠,朋友聚会喝着青岛啤酒。很多股民每天都在讨论研究怎么发现好股票,可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好股票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四种是选择行业龙头股。龙头股是行业或者板块的领头羊,具有管理、技术、市场多方面的优势,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也总会受到主力资金的关注,因此,选择龙头股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获取超额利润。新股民在选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择行业龙头股,并将每个行业的龙头股放进自选股池,可以随时跟踪观察它们的表现。列举几个行业的龙头股供大家参考:

选择大于努力,选股大于操作

由于行业太多,以上列举其中的一些行业及其龙头股。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行业中的地位会随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过选择龙头股不代表就是选择牛股,所谓牛股,不同投资人各有其看法,有股民认为一年涨十倍算是牛股,也有股民觉得一年能稳定获得一倍的收益就算是牛股。其实,这并不矛盾。凡是牛股,无一不是在某一时段内形成爆发式或稳定上涨,其后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形成稳定市值和行业地位。

以上的四种选股方式供新股民做参考,当然,选股的方式很多,股民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选股。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有时很简单,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情。做股票也是如此,选对时间,选对股票,持有待涨,不需要劳神费力去研究技术分析,也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盘面。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收获丰厚的回报。

春种秋收,大道至简,股市亦然。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我会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