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人性善惡,你要懂得選

2008年7月,《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橫掃各大獎項。

同年1月,片中“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被人發現死於紐約的公寓內,享年僅28歲。

從此,那個對世界宣洩、與世界對抗的“小丑”永遠地定格在了畫面裡,震人心神。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11年後,“小丑”重出江湖,這一次他不再是配角,而是DC影業第一次脫離漫畫,在大熒幕重新定義小丑的起源,並且給了他最簡單最直接的名字——Joker。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這位由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丑名叫亞瑟,雖然穿著鮮豔的服裝,化著標誌性的“小丑笑”,但夾在鏡子上寫的“put on a happy face”和牆畫上的巨幅笑臉之間,亞瑟卻神情頹喪。小丑的本職是引人歡笑,可現在,亞瑟連讓自己抬抬嘴角的本事都沒有,我們不禁要問,他是怎麼了?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電影設定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哥譚市,這個城市正處在混亂的邊緣,到處都是塗鴉和垃圾,人與人之間只有冷漠和排斥。

而主角亞瑟,雖然懷揣著單口喜劇人的豐滿夢想,但現實卻是在簡陋的化妝間,準備去街頭賣藝賺取微薄的收入。

相比於其他人,亞瑟此時面容更為憔悴,妝面還未完成,一滴眼淚交織著眼妝流了下來。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在街頭,亞瑟扮演著小丑,為一個快倒閉的琴行拉生意,結果卻被一群未成年的小混混戲弄毆打。

亞瑟有病,他正在接受著心理諮詢治療,還吃著7種混合藥劑,來穩定著自己的情緒。

甚至他還得了一種不自覺的顛笑症,隨時隨地就能放聲大笑,在公車上,亞瑟逗笑一個小孩,卻被小孩母親排擠,結果顛笑症發作,即使小孩母親通過小卡片知道亞瑟病情,卻依然像看到怪胎一樣避之不及。

在家中,亞瑟還有一個精神狀態同樣病態的母親潘妮要照顧,母子二人,貧困交加,相依為命。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重重陰霾籠罩在亞瑟的頭頂,他勉強靠著母親的話來苦苦捱過每一天——要始終擺出一張笑臉,你有一個使命,讓世界充滿歡笑——可是壓在心口大石的重量卻分毫不減。為了找尋一個透氣的出口,逃離現實的黑暗,他開始幻想,開始精分。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亞瑟看莫瑞的喜劇脫口秀時陷入了幻想,他幻想自己去做了莫瑞節目的嘉賓並被翻牌,莫瑞邀請他上舞臺,並鼓勵和支持亞瑟,兩人擁抱,形同父子。

亞瑟把雙手放進嘴巴,扯出誇張猙獰的笑臉,其實這是亞瑟與內心漸漸被喚醒的小丑在互相拉扯,或者說,亞瑟正在受著小丑的摧殘。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此時一直和亞瑟稱兄道弟的藍道,給了亞瑟一把槍來護身。

晚上在家時,亞瑟就把玩起了槍,不小心還走火打穿了牆壁。

值得注意的是,亞瑟此時開槍用的手,是左手,而亞瑟抽菸化妝寫字,用的都是右手,一個右撇子用左手開槍,顯然是不正常的,這也象徵著左手代表了小丑,右手代表了亞瑟。

後面寫日記的橋段,也驗證了這一點。一開始亞瑟用右手寫了一段話:“患上精神疾病最糟糕的是……”這時亞瑟突然換成了代表小丑的左手,歪歪扭扭地寫下:“人們莫過於想讓你表現得像個正常人。”

而且在英文字母O上,還有一個小丑的笑臉符號,暗示人格分裂小丑在以一種更具象的形式出現在觀眾眼前。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而正式觸發亞瑟內心的小丑初次登場的,則是亞瑟在地鐵上,遇到了三個金融爛人,此時亞瑟的顛笑病再次不合時宜的發作,三個金融男唱著《小丑入場》(《Send in the Clowns》),緩緩靠近亞瑟。

《小丑入場》這首歌的選用,也明顯暗示了小丑不再躲在暗處作祟,而是與亞瑟一分為二,與外界正式見面。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於是,亞瑟終於拔槍,快速幹掉了這三個人,注意開槍的又是代表小丑的左手。此時,獰笑的小丑、鬼祟的小丑,終於露出了他暗黑邪惡的面目。或許,這不是小丑的面目,而是整個混亂的哥譚市的本來面目,因為在這次殺人事件發生之後,亞瑟竟然收穫了一眾為暴力和血腥而瘋狂的小丑信徒。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托馬斯韋恩,哥譚市最富有、最有權力的男人,曾是亞瑟母親潘妮幫傭的男主人。在偷看潘妮給托馬斯韋恩寫的信件時,亞瑟發現他居然是托馬斯韋恩的私生子,單純的亞瑟沒有任何懷疑,對此事信以為真。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於是亞瑟去到托馬斯韋恩的豪宅,一廂情願地為“同父異母”的弟弟布魯斯變魔術表達善意,可是管家卻前來阻止亞瑟,並告訴亞瑟他母親患有精神妄想症,托馬斯韋恩和潘妮並沒有熱戀,也並沒生下亞瑟,這些都是潘妮自己幻想出來的,在亞瑟小時候,潘妮還被送往過阿卡姆精神療養院。

這一打擊無疑如同朝亞瑟的胸口砸下一記重錘,對於“亞瑟”這個個體而言,已經被現實掏空得只剩下皮肉。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然而這還不算完。此時亞瑟的母親因中風住院,在醫院裡的電視中,莫瑞在節目裡嘲諷亞瑟之前出過糗的脫口秀。莫瑞一臉洋洋得意高高在上的鄙夷,讓亞瑟內心幻想出來的“父親形象”就此坍塌。亞瑟如同飄飄搖搖的落葉,沒有樹枝供給養分,也不知將被風吹向何方。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掙扎是人的本能。為了找到真相,亞瑟去到阿卡姆精神療養院,查詢當年母親潘妮的精神病歷史,經過一番搶奪,亞瑟終於看到了當年的病例。

原來潘妮確實患有妄想症,還有虐待傾向,並且是看著自己的男友虐待小時候的亞瑟,而資料也顯示,亞瑟確實是領養的。

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有,亞瑟在黑暗中努力地找尋光亮,用微光產生的微熱抵抗著殺人不見血的寒涼,可是寒涼,還是像絞肉機一樣,把完整的人磨成一堆碎渣。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自從亞瑟從阿卡姆得知自己真正身世之後,亞瑟就基本退出這個軀體,而換上小丑作為主導。

也正因為如此,亞瑟的言行舉止更為誇張,說話方式更加自信和怪異。

而相比較於亞瑟一開始如同行屍走肉的移動身體,此時亞瑟的行動變得更為輕盈,尤其是亞瑟化完小丑妝,在每天行走的城市樓梯狂舞那段,感覺他就是天生的舞蹈家。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不過雖然瘋癲小丑的人格取得了亞瑟身體的控制權,但小丑的破殼而出,亞瑟的完全退場,還需要完成最後幾件事情。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首先,他殺死了自己的母親潘妮。很多人都驚訝於亞瑟的舉動,但是此時的亞瑟,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體貼入微照顧母親的亞瑟了。母親潘妮的謊言,讓他以為缺席的父愛能夠找回,可這一丁點的希望卻如同一個笑話。而對於受盡虐待、苦不堪言的童年,亞瑟或許已經選擇性地遺忘,但最終又親手揭開血淋淋的傷疤。所以,亞瑟最後選擇的治癒童年的方式,就是用絕望的永不原諒的方式,結束掉母親的生命。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然後,他殺了暗戀已久的同樓道鄰居蘇菲。蘇菲作為正常人,在銀行上班,有著年幼的女兒,但在母女倆的生活中,都缺少一位叫丈夫和父親的角色,亞瑟之前用幻想去填補蘇菲母女倆丈夫和父親的缺席,自己也從中得到極大的認同感和滿足感。但是在小丑吞噬亞瑟的過程中,這種認可顯然是多餘的,在小丑看來,他不過是要迅速毀掉亞瑟。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接著,他殺了藍道。藍道雖然之前給了亞瑟一把防身的槍,但在一次去做兒童醫院小丑表演時,亞瑟不小心把槍露出,一直和亞瑟稱兄道弟的藍道,在關鍵時刻擺了亞瑟一刀,藍道向老闆告密,亞瑟被炒了魷魚。這對於收入本就微薄的亞瑟來說,自然是雪上加霜。當亞瑟(或者說小丑)的暴力給他帶來宣洩,帶來終結痛苦的力量,這種對背叛的處決,可算是意料之內。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最後,他殺了莫瑞。起初,亞瑟是要自殺的。他的日記中寫的:”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這句話,是亞瑟和小丑兩個模糊的人格定義出來的人生目標。亞瑟想用自殺去獲得生命的釋放,而小丑則想用自殺來獲得絕對的自由。但亞瑟(小丑)在上莫瑞的節目時改變了主意,把目光轉移到了莫瑞身上。

這個他曾經幻想的像父親一樣鼓勵他的喜劇事業的人,這個在現實中無情嘲諷他併為此沾沾自喜的人,這個代表了冷漠無邊涼薄至死的哥譚市民眾的人,終止了心跳,也永遠地停止了對亞瑟的傷害。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亞瑟之後被警方押送,在途中遭遇了車禍,受傷嚴重昏迷的亞瑟,被兩位小丑信徒抬出,這個場景和畫面如夢如幻,亞瑟在小丑信徒的歡呼聲中,漸漸醒來,亞瑟站到車頂上,手舞足蹈,並用自己嘴上的血跡,在臉上畫出一張笑臉,這也意味著小丑正式登場了。

當時亞瑟(小丑)殺金融男後還無人歡呼,而如今亞瑟(小丑)幹掉莫瑞,則演變成全哥譚在燃燒,萬人膜拜。

在這場車禍中,以前那位懦弱,有著童年悲慘遭遇,揹負著人生悲劇的亞瑟,已經在車禍中死了,此時站在車頂的亞瑟,重生成了完全癲狂殘忍混亂的小丑。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小丑在笑,可是他真的是“put on a happy face”嗎?答案顯而易見。善惡兩性,同住心間,悲喜二情,交織共生。亞瑟的壓抑、痛苦、絕望,在他彎下的背脊感受得到,在他嶙峋的軀幹感受得到,可是他逗布魯斯和公交車上陌生小孩的時候,他幻想中和莫瑞親密交流、和蘇菲輕鬆暢談的時候,他的臉上卻灑滿五月陽光般的笑容。

這才是這部電影的警示意義:我們每個人內心或許都住著一個小丑,沒有足夠的力量,他就會把我們拉入萬米深海,漆黑一片,呼吸不能。但我們自己,同樣可以選擇去感化他,認可他,同情他,改變他,而不是像電影中那樣被小丑控制了自己。

小丑——人性善恶,你要懂得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