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押注新能源“救命”

海馬押注新能源“救命”

10月銷量銷量大跌六成,風雨飄搖的海馬汽車再陷危局。

近日,海馬汽車披露其產銷數據,10月該公司銷售新車1267輛,同比下滑65.88%;1-10月累計銷售新車2.3萬輛,同比下滑61.10%。

這一成績創新下了海馬汽車今年以來單月銷量的新底。

而在這之前的整整兩年,海馬汽車已連續虧損。去年,海馬汽車共計銷量6.75萬輛,同比2017年的14萬輛下滑達51.8%,其中僅1月銷量過萬,其他月份海馬汽車甚至一度跌至2000輛。

伴隨銷量跳水的是海馬汽車低迷的業績表現。2017年,海馬汽車淨利潤就虧損了9.9億。2018年,海馬全年的營業收入再次跌至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16.37億元,同比再次暴跌64.5%。

經歷了連續兩年的鉅額虧損,今年4月,海馬公司股票被實行了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也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面臨退市危機。

為了“保殼”,海馬汽車的對應之策是:賣房、請創始人景柱出山。

4月,海馬汽車出售位於上海市的36套閒置房產和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閒置房產;一個月後,海馬汽車再次發佈公告稱,擬出售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的閒置房產,共計住宅269套,商鋪15套。截至目前,海馬已成功售出156套房產,獲得5709萬元的收益,預計增加歸母淨利潤3668萬元,仍有約2000萬的尾款將陸續到賬。

7月,公司將旗下海馬物業39%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旗下青風置業,交易對價1.16億,此次交易將給上市公司帶去收益4300萬元。

此外,在今年9月25日,海馬汽車與睿之尚實業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出售旗下海馬研發100%股權。此次交易能為海馬汽車帶來約4.3億元收益。

在“賣賣賣”之外,今年5月,海馬汽車的創始人景柱也再次“出山”,重新當選海馬汽車董事長。海馬希望其能帶領海馬走出困局,逆市而上。

除上述兩種“自救”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海馬還將籌碼押注在了新能源汽車領域。

海馬汽車雖然2018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全年銷量1.05萬輛,同比增長73%。這給海馬帶去了極大信心。

就在今年7月,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與控股股東旗下海馬資本擬共同出資2億元成立青雁科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投資等相關領域開展合作。這一舉動,正式意味海馬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

而在此之前,海馬汽車曾給小鵬G3代工,並還發布了海馬愛尚EV以及海馬E3,但這兩款車並沒有得到良好的市場反響。

另外,今年下半年,在研發方面,海馬汽車將啟動品類規劃2.0版落地,嚴控VF00、7DCT、插電式混合動力、可變平臺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研發項目開發節點。

除了在新能源上投資和嘗試突圍,海馬在出行上也已進行了投資。針對海馬汽車大本營海南省的全面禁燃(燃油車)計劃。2018年10月,海馬資本與擁有河南股東背景的安徽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海南海馬小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小明出行”的基礎上,推出了針對海南市場的新能源出行品牌——海馬小明。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海馬汽車動作頻頻,但與自主品牌,乃至部分擬大舉進軍國內市場的國外品牌相較,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是呈現出了落後之勢。

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市場環境下,海馬汽車的突圍路,走起來會比較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