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2009年5月16日,18歲的美國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在接弟弟放學的途中發生了一起嚴重車禍。

在車輛碰撞的瞬間,爆開的氣囊非但未能保護埃希利,反而撐破了容納氣囊的金屬罐。四射的金屬碎片劃破了埃希利的頸動脈,也斷送了她剛剛開始的燦爛人生。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2010年,同樣是在美國,駕駛2001款本田思域的克里斯蒂在路口等紅燈時安全氣囊意外爆炸,被金屬碎片奪取了性命。

氣囊引發的血案數量節節攀升,本田公司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安全隱患陰影,氣囊生產商日本高田公司在新世紀起“埋下的雷”,開始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一一引爆。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高田株式會社

做工業紡織品和汽車安全帶起家的日本高田公司,在1985年本田汽車的新年宴會上,聽從本田汽車安全氣囊項目負責人小林三郎的建議,開始將重心轉移到了安全氣囊的生產上。

到21世紀初,高田的安全氣囊產量已經躋身世界前三,與瑞典奧托立夫(Autoliv)和美國TWR天合公司兩家企業一起被稱為“氣囊三巨頭”,三家企業佔據了世界上80%的市場份額。高田除了為將自己帶入行的老東家本田供應氣囊,還為豐田、馬自達、日產、三菱等日本車企,以及寶馬、福特、克萊斯勒等全球19家汽車製造商生產安全性能部件。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隨著公司在汽車安全領域的快速發展,高田購買了一項火箭發動機技術,自行研製了一款含硝酸銨的氣體發生器。這種含硝酸銨的爆燃劑價格低廉,相比於其他安全氣囊生產商所採用的硝酸胍,硝酸銨只是其價格的四分之一。

在2009年起全球發生多起傷人致死的案件後,大家終於發現,事故中本田汽車的安全氣囊都來自於同一供應商,高田公司生產的“死亡氣囊”開始浮出水面。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表明:

“高田安全氣囊缺陷是由三個因素聯合造成的,包括使用硝酸銨推進劑,安全氣囊的裝配,以及高溫潮溼的環境,這些因素致使高田氣囊易於發生爆裂。”

“硝酸銨有易溶於水、易吸溼和結塊的特性,一旦長時間處於潮溼環境中時,硝酸銨就變得極其不穩定,劇烈反應從而爆開。”

事情到這裡,那些撐破氣囊金屬罐,氣囊意外爆炸的“死亡氣囊”事故似乎就都解釋得通了。


在高田“殺人氣囊”的問題暴露之前,安全氣囊的生產還是一個不為大眾所知的產業。

其實早在2000年就已經有消費者向NHTSA反應了氣囊啟動時會彈出金屬碎片的案例,這些投訴卻由於種種原因未得到重視,直到2008年美國相關的車輛召回才開始小批量進行。

2013年11月3日上午,NHTSA發佈了一份公告,日本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高田公司(Takata)首次承認公司從2008年起生產了存在隱患的安全氣囊。根據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公告,中國也從2013年起開始了高田問題氣囊車型的產品召回。本田、日產、豐田以及馬自達在同一天發佈消息,共召回3萬餘輛問題車輛。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在隨後的2014年,NHTSA再次對高田氣囊問題進行了調查,並在2014年10月開始要求汽車製造商將原本只面向南部高溫潮溼地區的產品召回範圍擴大到了整個美國。

2014年11月4日紐約時報披露,高田公司早在2004年就秘密測試了安全氣囊的缺陷,比公司官方宣佈早了四年,不過高田在2004年的測試只進行了三個月,然後便銷燬了研究材料。至於汽車廠商們對於這件事是否知情則不得而知。

2015年7月,高田公司時任CEO,高田公司創始人的孫子高田重久,公開承認缺陷,為高田安全氣囊缺陷相關的死亡事故向公眾鞠躬致歉。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隨後的幾個月裡,與高田公司合作已久的知名車企紛紛宣佈棄用高田氣囊,包括最初帶其入行的本田。

據不完全統計,高田的“死亡氣囊”已造成全球16人死亡,超過180人受傷,涉及1億輛汽車,成為汽車史上最大的汽車召回事件。因資不抵債,陷入困境的高田公司也於2017年申請破產保護。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這起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案最終以高田破產告一段落,高田氣囊的更換工作卻還在進行,更新的召回公告比比皆是,想要把涉事車輛的氣囊全部更換,可能要到2023年。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不再使用高田產品的本田,選擇了同樣生產安全氣囊的瑞典安全設備供應商奧托立夫(Autoliv)作為新的供應商,以彌補高田被棄用後的空白。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因氣囊問題飽受詬病的本田,宣佈將會在2020年起為新推出的車型配備全新一代的正面安全氣囊。這款被稱為“次世代”項目的安全氣囊由本田和奧托立夫共同研發,兩家汽車行業巨擘願景一致,都希望將氣囊與乘員間的距離縮短,以此來增加緩衝的空間,從而降低車禍中駕乘人員受傷的概率。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傳統氣囊彈出後就像個“大氣球”,但事故中人的頭胸部不見得都能“瞄準”氣囊正中央。在很多事故場景中,因車輛的側面撞擊或翻滾,人與氣囊的接觸姿態往往並不理想,而一旦人的頭部滑出氣囊,就有可能撞擊到車內其他部位,造成更大的傷害。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福特就曾為這個問題提出過一個“蝴蝶領結”的解決方案,通過兩側彈出的補充氣囊來保證駕駛員的頭部落在氣囊正中央,預計也在2020年投放市場。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本田的新型氣囊和傳統氣囊相比則更頗具奇思妙想,與傳統氣囊系統依賴一個充氣艙室不同,新型氣囊由四個主要部件構成:三個充氣艙——一箇中央艙和兩個跨越儀表盤向外突出的側邊艙,以及底部一個可摺疊的“三角板”。在人臉觸及中央充氣艙時,會帶動兩側的“護翼”向內收縮形成一個托架。本田將這個凹型結構形象的比喻為一個棒球手套,在撞擊中能夠巧妙地將人的頭部牢牢接住,同時緩衝兩側受到的撞擊。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在獨家合作協議過期前,奧托立夫不能為其他汽車廠家供應具備相同技術的氣囊,這款氣囊只會應用在本田品牌的車型。


十年過去,仍舊有很多人駕駛著有缺陷的高田安全氣囊行駛在世界各地。“救人”的安全氣囊不安全,成了“殺人”的兇器,已然是巨大的諷刺。

企業的良心問題造成一定規模的影響後,就有可能演變成社會問題。高田氣囊事件警示的不應該僅僅是本田,更應該是所有企業。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安全氣囊“救命”還是“殺人”?新型安全氣囊防止悲劇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