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韻斐:上海廣播電視臺步入“改革深水區”

本期特別策劃,《綜藝報》約稿、採訪上海、安徽、山東三大廣播電視臺臺長分享實操經驗,探析三臺在深化改革、精簡精辦方面的最新舉措。

深化改革 精簡精辦 電視臺改革在路上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頻道精簡精辦,成為近年來電視臺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上海廣播電視臺將娛樂頻道和星尚頻道整合為“都市頻道”,炫動卡通頻道和哈哈少兒頻道整合為“哈哈炫動衛視”。除了精辦頻道、改版升級,SMG在組織架構調整、技術升級、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安徽廣播電視臺將人物頻道、旅遊廣播頻率、戲曲廣播頻率分別整合到公共頻道、經濟廣播頻率、音樂廣播頻率,班子合二為一,人員統籌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增強競爭力。

山東廣播電視臺關停“歡樂童年”“齊魯劇場”兩套有線數字付費頻道,轉讓“收藏天下”頻道,並對9個部門、頻道運營主體進行精簡整合,生產力優勢要素得到集中使用,聚合效應初步顯現。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召開全國廣播電視傳媒機構管理工作會,副局長

、黨組成員高建民出席並講話,指出要“加快推動頻道精簡精辦、媒體融合發展”。去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2018年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要點》中也提出,“鼓勵精辦頻道頻率,按照分眾化、差異化的要求明確定位,嚴格規範不同頻道頻率的節目播出構成,推進品牌化特色化專業化,切實解決節目同質化、雷同化問題。”

曾經,在電視媒體蓬勃發展時期,為了滿足多元化觀眾觀影需求,各級廣播電視機構都努力探索開發頻道資源,電視頻道數量增長迅速,而頻道定位同質化、運營內容與定位脫節等問題普遍存在。近年來,面對互聯網的競爭,觀眾注意力被稀釋,很多地面頻道生產能力低,受眾被引流,開機率萎縮,廣告收入下滑,缺乏原創節目和實質性內容,只能勉強運營。

據CSM媒介研究數據,2019年上半年,省市級地面頻道均呈現出提升乏力,優勢被蠶食的跡象。從29個省網省級地面頻道近兩年數據的對比情況來看,晚間時段整體份額從27.2%下滑至25.7%,其中只有6個省份省級地面頻道份額出現增長,23個省份呈現下跌,下降範圍較去年進一步擴大。

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頻道精簡精辦,促進內容生產從粗放式走向集約化、精細化——這已經成為廣電系統的共識。但怎麼改?頻道精簡之後如何進一步提升內容競爭力?本期特別策劃,《綜藝報》約稿、採訪上海、安徽、山東三大廣播電視臺臺長分享實操經驗,探析三臺在深化改革、精簡精辦方面的最新舉措。

頻道優化、融合傳播、內容提質、結構調整

上海廣播電視臺步入“改革深水區”

高韵斐:上海广播电视台步入“改革深水区”|独家

文/高韻斐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自今年初以來,響應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精辦頻道頻率”“傳統電視內容供給側改革”的號召,同時源於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上海廣播電視臺(SMG)果斷啟動新一輪改革,以東方衛視轉型升級為核心,有步驟有計劃地進入“改革深水區”,全面推動廣電內容供給側改革。

這次改革是SMG面對媒體格局變化的新形勢、意識形態領域的新態勢、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主動識變、應變、求變進行的自我革新和轉型升級。SMG此次整裝再出發,是適應新時代做優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服務好國家和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彰顯上海廣電人在媒體融合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雄心。

啟動廣電內容供給側改革

去年11月,習總書記考察上海提出上海要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中宣部黃坤明、王曉輝、徐麟、聶辰席等領導在滬就做好東方衛視轉型升級工作進行座談,希望東方衛視要 “做全國衛視轉型升級的領頭羊”。

市委書記李強同志就此批示,要求東方衛視要“紮紮實實做好轉型升級工作”。

SMG積極落實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精神和李強書記批示要求,2019年伊始,伴隨東方衛視全新版面的推出,SMG新一輪改革的大幕開啟。

一方面,SMG集全臺之力推動東方衛視轉型升級,以“守正創新”為新方位和主基調,以“新時代新面貌”為核心理念,積極構建東方衛視正能量版面生態,全力打造高品質文化高地。

另一方面,SMG踐行“精辦頻道精辦節目”要求,大刀闊斧進行地面頻道優化改革,整合娛樂頻道和星尚頻道,推出面向長三角的全新“都市頻道”;整合炫動卡通頻道和哈哈少兒頻道,推出全新的少兒頻道“哈哈炫動衛視”。由此,SMG實際運營的頻道數量從14個下降為12個。

頻道優化整合背後,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改革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涉及團隊、人員組織架構重建和管理機制升級。新成立的都市頻道在組織架構上屬於SMG東方衛視中心下屬的二級部門,和此前的娛樂頻道、星尚頻道一樣共享東方衛視中心的前後期技術力量、後臺行政輔助體系。目前每天的自制節目量在4.5個小時,基本為調整前兩個頻道自制節目量之和。

隨著頻道版面的不斷優化,都市頻道整合兩個原有頻道的優質製作力量,對部分欄目組進行調整,並通過內部競標、團隊間的通力合作,著力打造季播精品節目。

得益於之前的市場化改革與轉型,哈哈少兒頻道和炫動卡通衛視多年來由SMG炫動傳播公司統一運營,組織結構較為靈活,團隊熟悉市場化運作,基本形成了“在播、在場、在線”融合的經營模式,頻道合併前傳統廣告收入已經僅佔總體收入的30%,利潤的15%。

面對傳統頻道觀眾流失和少兒頻道廣告受限的雙重困境,炫動傳播拓展少兒服務業務。近年來,炫動傳播通過電影票房、教育培訓、衍生產品等方式持續產生長尾收益。頻道正從原來廣告模式下的經營終點,成為內容與服務模式下的經營起點。

此次兩個頻道合併為一個頻道,炫動傳播將人員做了兩端遷移,從原來的頻道經營向內容端和服務端轉移,把內容產品和服務的交付與支付做實。這次合併有助於SMG炫動傳播更加聚焦於優質內容的研發生產和to C業務的拓展,從而為傳統主流媒體的轉型發展探索出更迴歸初心,更貼近群眾,更市場化的道路。

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新一輪SMG改革成果顯著。尤其東方衛視轉型升級後,湧現了一批正能量高品質的新節目,在取得巨大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全新“都市頻道”和“哈哈炫動衛視”的收視均超過原先單個頻道的收視,並在廣告經營模式上實現了突破。

高韵斐:上海广播电视台步入“改革深水区”|独家

聚焦媒體融合轉型發展

SMG擁有省級廣電中一支規模龐大、技術過硬的新聞團隊。全媒體新聞採編播人員近3000人。在2018年的第28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作品3件、二等獎作品2件。

2019年SMG借勢而進,進一步強化“新聞立臺”理念,以“優化提升大屏報道、創新突破小屏傳播”為發力點,繼續提升新聞原創能力,大力推進融合傳播。如今,東方衛視每天的新聞播出量從之前的4小時擴至5小時;並推出時長1小時的日播新聞時評欄目《今晚60分》,展現中國立場和國際視野。

在今年剛剛公佈的第29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SMG獲得一等獎作品1件、二等獎作品2件、三等獎作品1件。其中既有關注民生題材的一等獎作品《上海老式里弄試點“抽戶”改造》,也有圍繞首屆進博會的重量級節目《俄總理梅德韋傑夫接受SMG獨家專訪》《新時代,共享未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直播特別報道》等,充分展示SMG在重大題材、重要宣傳報道任務上的策劃採編和製作能力。

在加大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力度,重構傳播格局、採編流程、採編隊伍基礎上,SMG重點打造了4個融媒體產品,形成了“1+3”的新媒體格局:一個平臺即BesTV,三個重點產品是看看新聞Knews、阿基米德App和第一財經新媒體矩陣。

立足“1+3”重點新媒體平臺,SMG藉助音視頻製作、優質直播、權威解讀等優勢,主打互聯網音視頻新聞品牌,策劃推出一批既適合新媒體傳播,又能在傳統廣電播出的優質融媒體新聞產品。

在今年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上海解放70週年等重大主題報道中,SMG推出的大型電視直播《城市榮光》、聯合12省市制作的7小時新聞大直播《長江之戀》等,均打造了聲勢浩大的全媒體傳播矩陣;重磅打造的《家國70載》全媒體行動更是引發了廣泛的群眾參與和關注,電視端、新媒體端、線下活動多線交叉並進,實現了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節目全網總點擊量過2700萬,微博話題“阿拉一家門的故事”上線一週閱讀量高達1.1億,凸顯了主流新型媒體的政治責任和輿論擔當。

順應媒體發展趨勢和技術迭代浪潮,SMG也整體謀劃、加速推進傳統媒體渠道和平臺的轉型升級。比如,積極推動第一財經傳媒改革。抓住聚焦專業內容、聚焦為投資者服務、聚焦移動端這一改革的關鍵,SMG組建第一財經新媒體旗艦中心,升級App產品,啟動《第一財經日報》和《第一財經週刊》兩個紙質平臺的最大改版,加緊探索互聯網時代財經媒體的新型發展之路。

同時,不斷深化廣播改革。順應全媒體時代的“大趨勢”,從今年4月起,SMG對旗下上海新聞廣播和東廣新聞臺進行改版,堅持“新聞立臺、融合發展”原則,推動廣播媒體融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立意創新提升優質內容供給

今年4月,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工作座談會上,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聶辰席指出,廣電戰線務必把創新創優出精品作為突破口,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增加優質內容供給,優化內容產品結構,讓廣播電視行業核心競爭力在鞏固中提升。

以總局精神為引領,SMG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聚焦內容主業,通過內容創新和精品“築峰工程”打造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內容作品,有力提升上海廣播電視臺作為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

改革推動上海廣播電視臺從根本上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創制“小大正”節目的要求落實到底,扭轉了以明星為賣點的節目創制思路,杜絕了泛娛樂化內容,研發推出了更多類型豐富、正能量、高品質的原創節目模式。

全新的東方衛視版面湧現出講述時代英雄故事的大型情懷節目《閃亮的名字》、全景式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關注認知障礙的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大型思想理論節目《這就是中國》、閤家歡綜藝節目《沒想到吧》、文化賞析類節目《詩書畫》,以及《人間世(第二季)》《我們在行動(第三季)》等一系列正能量、高品質的創新節目,收視和口碑俱佳。此外,《巡邏現場實錄2018》的姊妹篇《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也計劃在今年年底推出。

今年以來,緊扣重大節點,立足時代需求,SMG著力打造新時代精品工程。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重大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黃土高天》、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相繼斬獲“文華獎”“白玉蘭獎”和“五個一工程獎”。

為了積極響應“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SMG在中宣部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牽頭指導下,以東方衛視為主平臺,首次推動長江流域十二省市聯動融合,全力打造“長江之戀”大型媒體項目,涵蓋新聞系列報道、大型新聞直播、專題晚會、紀錄片和季播綜藝等節目形式,打造一道貫穿全年的“長江流域文化風景線”。

縱深探索統籌做好深化改革

圍繞廣電的供給側改革這個大命題,近年來SMG面對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除了精辦頻道、改版升級,在組織架構調整、技術升級、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

今年4月15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揭牌成立。

這是SMG在紀錄片領域大膽嘗試製播體制改革,通過優化調整人力資源結構,把分散在全臺多個部門的紀錄片製作力量集中起來,加強優質紀錄片生產,並對紀實頻道進行符合新媒體時代受眾收視習慣和對標國際先進的大規模改版。

自中心成立以來,SMG紀錄片精品佳作不斷,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等主題,陸續推出《大上海》《長江之戀》《代號221》《彩色新中國》《上海解放一年間》等重大紀錄片,播出效果超預期。僅《彩色新中國》相關短視頻播放就破1億,成為國慶期間的網絡“爆款”。

圍繞人才隊伍建設,SMG創新用人機制,頒佈《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高校優秀畢業生生活補助、SMG“領軍人才”等十項人才新政,並投入2000萬元年度專項資金對此進行財力保障。

面對我國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加速發展的新形勢,SMG也積極做好謀劃佈局。

在2018年攜手相關合作方推出“5G+8K”試驗網,打造全國首個“智媒城”,成立SMG科創智能媒體實驗室等。今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又在SMG設立“智慧媒體制播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推動廣播電視製播應用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發展。

未來是智能媒體的時代,廣播影視轉型必將從平臺智能化、生產智能化、傳播智能化入手,未來的媒體融合最終是人與媒體之間的智能交融。

SMG目前正在智慧媒體建設上不斷髮力,努力闖出一條全國廣電媒體轉型的“上海路徑”。

電視臺改革在路上|特別策劃

  • 頻道優化、融合傳播、內容提質、結構調整 上海廣播電視臺步入“改革深水區”

  • 守正創新 穩中求進 推動頻道精簡精辦 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重返衛視第一方陣 探秘安徽廣播電視臺改革的系統化工程

高韵斐:上海广播电视台步入“改革深水区”|独家

購買請見微店

高韵斐:上海广播电视台步入“改革深水区”|独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