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對於貴州省黔南的三都縣,我們多半是不甚瞭解。

三都水族自治縣,隸屬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57%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

美麗的都柳江穿境而過,生態保存完好,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氣候溫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水族先民創造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信仰、節日等,其中水書習俗、水族端節、水族馬尾繡、水族剪紙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

2014年,全縣總人口36.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5.49萬人,水族人口24.19萬人,佔總人口的65.9%。全縣世居的少數民族有水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侗族、彝族、壯族、回族、仡佬族、土家族、滿族等。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街道

控抗苗寨

在三都的普安、豐樂、都江、壩街、三合等鄉(鎮),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那裡至今還保存著數座過千年歷史的古村寨,是個民風比較淳樸的地方。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控坑苗寨

初秋,我們來到了都江鎮的控抗苗寨

在這片山嶺連綿,溪流交錯的土地上,古老的吊腳樓隨山勢而建,層層疊疊。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鎮控坑苗寨

三都的耕地只佔總面積的9.4%,故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他們的先輩在山坡上開墾出一塊塊梯田,因而這裡的人更自覺地意識到與土地的緊密關係。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鎮控坑苗寨

山坡上,大片梯田的水稻將近收割完畢,只留下少量零星的,滿目金黃已被土地顏色所取代。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鎮控坑苗寨梯田

在這田園詩般的景色下面,村民們依靠自己的雙手,依照種植週期勤勉地工作。

人與土地的天然關係支配著他們的價值取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工作于田間,享受“個人自由”的生活方式。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鎮控坑苗寨

中午時分,走進一民居中。

屋內空空如也,廳的正中央是一個爐,一幅鄉村生活,最純粹的肖像。

她同意讓我們拍攝記錄她的家。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控坑苗寨民居

爐的上方吊著一塊一年多的臘肉,架子放上豬肉塊,受灶煙燻陶,月餘後即成“煙燻臘肉”。

這裡家家戶戶都做臘肉,肉燻得愈久,其味愈美,據說好肉需燻三年以上 。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控坑苗寨民居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對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著對牛的敬愛與崇拜心理。

門頭懸掛帶角的牛頭。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控坑苗寨民居,門頭懸掛帶角的牛頭

苗族各支系服飾各具特色,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由於各民族交往增多,有的支系、有的地方的男子服飾已改為漢裝,而女子服飾則更多的保留了原苗族服飾,分為盛裝和便裝。

苗族很少用刺繡手法裝飾服裝,但蠟染的普遍運用,卻是其一大特色。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控坑苗寨民居

據瞭解,苗寨的基礎設施一直依賴自願捐助。寨內除了進出的主道鋪上水泥外,其餘的多是石塊和泥巴路。

貴州三都控抗苗寨,優美自然風光下,隱藏大片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

▲貴州三都縣都江鎮控坑苗寨

初秋風和日麗,優美的自然風光下,那一座座被完整保存下來的木樓,似乎隱藏著不易察覺的憂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