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5课)实用教学简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5课)实用教学简案

1 天地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 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

3.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4.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

5. 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 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3. 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互动活动中认识“天、地、人”。

1.游戏一:“相反动作对对碰”。

老师说举起右手,学生就举起左手。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与老师说的相反的动作。

2.游戏二:“相反词语对对碰”。

老师说“左”,学生对“右”。老师说“上”,学生对“下”;老师说“前”,学生对“后”……

3.认识“天”和“地”。

(1)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

(2)出示“天”字,跟老师读一读;

(3)配合图片,结合甲骨文,教师讲解“天”的本义。

4.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

5.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

二、认识“你、我、他”。

1.互动活动,交流表达。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2.教师板书“你 我 他”,教读,学生认读。

三、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反复教读。

2.同桌互读互考,有错及时纠正。

4.自主识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一边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四、巩固识字,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生字,认读、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人。

3.引导学生口头扩词、扩句,用上“天、地、人,你、我、他”中的任意字。

2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3.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几遍。

2. 思考回答: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读。

二、学习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老师教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4.指名朗读。

5.练习背诵。

三、学习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卡片上的字,先读一读,再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抽生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也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姿势。(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掌握“横”“竖”的写法。

(2)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4.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3 口耳目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习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口、耳、目、手、足能做的事情。

3.正确认读“口”等7个生字。了解“站、坐、行、卧”的要求。

4.认识笔画“横折”、“撇”、“弯钩”,知道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

5.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口”等4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口”等7个生字。

3.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口”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站、坐、行、卧”的要求。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PPT课件)认读以下生字。

天 二 一 你 三 他 地 四 人 五 我 上 下

2.背诵《金木水火土》。

二、学习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范读课文。

3.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4.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5.自主识记“口”“耳”“手”“目”。

6.口头组词。

7.反复朗读课文。

8.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2)游戏:找朋友。

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4 日月水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日、月、水、火”。能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

2.认识三个新笔画:“、亅、フ”,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指导“水”的书写。

4.会读指定的词语。

5.在识字过程中发展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弄清“水”的笔画、能在田格中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

3.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

(2)教师教读“日”字,学生给“日”字口头组词。

3.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动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知道它们也是象形字。

4.用相同的方法学习“水”和“火”字。

5.巩固识字。

(1)小组合作识字: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生字,小组内互认互读。

(2)抽生认读,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3)课件出示生字动画演示。熟记生字。

二、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

3.生字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认识三个新笔画:“、亅、フ”。

4.教师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再描红,然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对韵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会写生字“山”和基本笔画竖折。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课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3.再次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读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4.抽生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5.指导学生学习“对” “云”“山”“虫”字。

(1)课件出示有云、山、虫的图片。

(2)交流图中画了哪几个生字。

(3)抽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4)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5)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抽生个别读,齐读。

(6)认识“对”字。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1)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2)学生交流欣赏感受。

(3)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认识“雨”“风”“花”“鸟”四个字,理解“桃红柳绿”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1.复习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

(1)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几个字写得更漂亮?

(2)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四、指导背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对韵歌》。

2.试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