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當時作為巴基斯坦一部分,為何非要選擇獨立?

玩的就心機


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在當年英國人離開印度殖民地的時候,他們分配領土非常隨意,直接按照宗教異同把印度殖民地劃分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兩個大國。

其中,大部分信仰印度教的地區被划進了印度,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則被划進了巴基斯坦。

在劃分巴基斯坦的國土時,一個奇特的狀況出現了。

當時由於現如今的孟加拉國地區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他們就簡單、粗暴地把孟加拉這塊和巴基斯坦本土相隔2000多公里距離、沒有任何可接壤土地的地區劃分給了巴基斯坦,使其成為了巴基斯坦最大的一塊飛地。


在孟加拉地區被劃分進入巴基斯坦後,人們對這片地區有了另一個稱呼,那就是東巴基斯坦。

待遇不公

而東巴基斯坦人與巴基斯坦人雖然都可以稱之為巴基斯坦人,但是他們所面臨的待遇卻大不相同。

在那個時候,巴基斯坦本土並沒有做好一碗水端平的思量,在對他們本土百姓有著優厚待遇的同時,對生活在東巴基斯坦地區的人們卻非常苛刻,讓東巴基斯坦的人們產生了極為不滿的情緒。

這種情緒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可以被巴基斯坦人給壓制下來,但是隨著時間越發長久,這種情緒的醞釀就越發高漲,直至最終如同達到臨界點的洪水一般爆發了開來。


在這種不公待遇下,東巴基斯坦人從上世紀60年代時就開始宣揚起了自己建國、脫離巴基斯坦本土的言論,當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還主導了不少動亂事件的爆發。

要不是他們沒有具備足夠的實力,他們可能早就強行脫離了巴基斯坦本土的管控。

孟加拉國立國

事情一直到1971年才得到解決。

1971年的時候,東巴基斯坦獲得了的印度幫助。

印度為了幫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本土的管控,就出動軍隊和巴基斯坦展開了一場浩大戰爭。

那時候他們兩面出兵,一邊攻打巴基斯坦駐紮在東巴基斯坦的軍隊,一邊攻打巴基斯坦本土,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正是在這壓力之下,東巴基斯坦人才有機會脫離了巴基斯坦的掌握,在1972年宣佈建立了孟加拉國。


民族不同

而要說東巴基斯坦為何那麼想脫離巴基斯坦控制,除了上面所說待遇不公的問題之外,還有著不少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談一下。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他們之間民族的不同。

在巴基斯坦,大部分人口由皮膚比較白的旁遮普人構建而成,這些人是雅利安人的後代,是從烏拉爾山脈遷移到南亞大陸上的人,他們現在很多人的皮膚雖然已經不像以往那麼白,但是身上卻還留存著非常明顯的白色人種痕跡。


而孟加拉國就不同了,孟加拉國絕大部分人口是孟加拉人,他們大多是當地土著的後代,皮膚偏黑、偏棕,和巴基斯坦人站在一起能很明顯看出區別。

雖然說他們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但是這民族上的不同,很快就讓他們出現了隔閡,難以親密相處在一起。

語言不同

第二個原因就是語言上的不同。

在巴基斯坦本土,人們主要使用的語言是烏爾都語。

在孟加拉國,人們則習慣了說孟加拉語。

因為語言不同、難以交流,巴基斯坦當時為了在孟加拉國推廣他們的本土語言,所以就用了一些比較激烈的手段。

距離太遠與控制嚴格

第三個原因是彼此距離太遠了。

因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之間有著偌大的印度相隔,所以他們平常想要進行人員、物資往來非常麻煩,只能憑藉海運和空運進行交流。

在這完全分隔的距離下,他們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一些隔閡。

最後,跟巴基斯坦的控制嚴格也有一定關係。

在1970年的時候,巴基斯坦對孟加拉國進行了軍事管制,這點使得很多孟加拉人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峰,以至於在1971年的時候,發動了脫離的運動。


孤客生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來是一個國家,在1947年英國迫於壓力退出南亞次大陸之後,按照“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兩個國家。

其中巴基斯坦分為西巴基斯坦(現在的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即現在的孟加拉國)。孟加拉國之所以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主要有內外兩個因素

內部因素

東巴和西巴中間夾著印度,兩地相隔2000多千米,雖然在東巴和西巴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在語言、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巴基斯坦獨立後,雖然孟加拉人口數佔到了巴基斯坦總人口的56%,但實際經濟和軍事大權牢牢掌握在西巴人手裡,東巴人基本處於無權的地位。

而且東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作物產地,為巴基斯坦賺取了大量的外匯,但在國民收入分配上嚴重不均,東巴的大量收入被應用到西巴的建設上,東巴只獲得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兩地的差距越來越大,矛盾也越來越深。

矛盾的長期累積終於導致了東巴人民的爆發,在巴基斯坦1970年舉行的大選中,在東巴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人民聯盟”主席拉赫曼提出了東巴分治的主張,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拒絕,這一分歧直接導致巴基斯坦國內政治形勢更加緊張。1971年3月,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以東巴局勢失控為由,派遣軍隊進入東巴基斯坦進行鎮壓,由於西巴政府不得民心,大量的孟加拉人口逃往印度,在印度成立了孟加拉國臨時政府。



內憂必然會引起外患,印度人本來就和巴基斯坦不和,此次巴國內發生矛盾,是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最佳時機

外部因素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印度被夾在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之間,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戰爭,印軍將兩線作戰,所以印度人一直對此耿耿於懷,所以此次孟加拉人鬧獨立,正重印度人下懷,如果將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印度面臨的戰略壓力就大大的降低。



在經過了充足的準備後,印度在邊境向巴基斯坦挑起了衝突,巴基斯坦總統被迫對印度宣戰,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印度集中優勢兵力,大舉進攻西巴,同時東線嚴陣以待防範東巴。由於印度進行了充足的戰爭準備,西巴沒有能進行有效的抵抗,同時印度派遣軍隊進軍東巴,東巴軍隊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迫向印度投降,隨後巴基斯坦政府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協議,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


其實印巴戰爭其實也是冷戰的結果,當時巴基斯坦屬於親美陣營,而印度親蘇,再加上長期以來的領土和宗教矛盾,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也是必然的結果。印度從這一戰中徹底的解決了印度人的心病,從而達到了稱霸南亞次大陸的目的。


青年視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孟加拉雖然是穆斯林,但和巴基斯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上圖是孟加拉人,下圖是巴基斯坦人

首先,民族不同。

孟加拉人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語言上屬於藏緬語系,屬於亞奧人。

孟加拉人在印度居住至少上千年之後,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也就是旁遮普人才來到這裡。

旁遮普人屬於雅利安人後裔,語言上更加接近波斯。

雙方民族差別非常大,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其次,宗教有區別。

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孟加拉人是印度原住民,受到過佛教和印度教的長期影響,比如種姓制度。

直到今天,仰伊斯蘭教的孟加拉人仍有種姓殘餘影響,其中專門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的蓋瓦德人佔孟加拉人的絕大多數。

雙方就宗教上,也有一定差別。

再次,領導權問題。

當時的所謂大巴基斯坦,所有的權力基本掌握在巴基斯坦而不是孟加拉手中。

包括財政,資源分配,政治權利等大量的資源。

這引起了孟加拉人嚴重不滿,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貧窮落後的地方,經不起別人的層層剝削。

但對於孟加拉人的訴求,巴基斯坦政權並沒有在意,而是一味打壓。

還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關係一般。

雖然都是穆斯林,但兩國相隔一個印度,相距了2000公里。

無論經濟、政治上,孟加拉顯然和印度關係更為密切。

也就是說,孟加拉就算拋棄巴基斯坦,也可以和印度合作。

這也是東巴基斯坦最終走向獨立的主要原因。

最後,印度的干預。

印度直到今天也認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印度的一部分,自然要削弱他們。

1971年3月,印度通過了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的決議。

1971年,孟加拉國宣佈獨立,建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自然不會同意,立即派遣軍隊鎮壓是。印度感覺有機可圖,這是削弱巴基斯坦的好機會,乘機出兵。

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箇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個師8個旅,空軍20箇中隊,作戰飛機300架,海軍艦艇20艘,約30萬人。

在東巴戰場,印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實施“多路向心突擊”。

很快,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在印度的軍事支持下,孟加拉得以獨立。


薩沙


實際上,南亞地區從未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的“大一統國家”,早在16世紀末之前,孟加拉本身就是個獨立的王國。1576年,孟加拉蘇丹國被莫臥兒帝國吞併,18世紀開始又成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到了1947年印巴分治時,孟加拉地區被分割——西孟加拉地區歸印度(今西孟加拉邦),東孟加拉地區(後改名稱東巴基斯坦)則根據蒙巴頓方案歸了巴基斯坦。

然而,2000千米的地理隔絕,加上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讓十幾年後,東、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

巴基斯坦更多的帶有歐羅巴人種特徵,夾雜著一些波斯血統;而孟加拉人更多具有膚色黝黑的古南亞人血統,即達羅毗荼人,再加上雅利安人和蒙古人種的混血,民族成分上差別很大。

我工作的學校就同時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留學生,個人感覺也是這個意思。雖然兩派人都喜歡年紀輕輕就留鬍子,大冬天穿拖鞋,搖頭“YES,點頭NO”,但孟加拉留學生皮膚明顯相對黑些,而巴基斯坦人則長相更歐化,身材也更高大一點。

此外,語言也說不到一起,在民間,西巴主要講的是烏爾都語;而東巴的孟加拉人講古老的孟加拉語。

這導致,早在獨立之初,東巴基斯坦對西巴基斯坦就沒有多少國家認同感,雙方是基於同一個伊斯蘭教的信仰才給“分配”到一起的。

(其實還有一點屬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還有斯里蘭卡“共通”的,那就是在火車上“開掛”。下面這幅圖經常被認作是印度火車開掛,實際上很明顯,揮舞的是紅配綠的孟加拉國旗幟)在十幾年強行被“結合”的日子裡,雖然東巴基斯坦的經濟相對發達(只是“相對”),但西巴基斯坦卻是國家的權力中心,掌握行政權力和財富的支配權和各行各業的話語權。

當時,主流社會對東巴基斯坦還帶有不友好的外貌歧視、種族主義偏見,西邊的人們往往嘲笑又矮又黑的孟加拉人只適合種植黃麻、水稻和捕魚,不會說英語等等。巴基斯坦廣播電臺播放孟加拉語新聞也受限制,孟加拉的民族語言文化被輕視甚至被刻意嘲弄。

被人為搞成“弱勢群體”的東巴基斯坦愈發覺得,就為了一個宗教信仰而聽命於西巴,隔了2000公里的請示彙報還受歧視,真是太不值當了。

因此,兩地分家那是早晚的事兒,何況還有個印度在旁邊賣力氣的煽風點火的拆臺。

進入上世紀70年代,各種矛盾被激化、放大。最終,在印度的支持下,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並在4月於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隨後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

整個過程中,印度把孟加拉國獨立視作打壓巴基斯坦的重要手段,著實下了本兒,不惜再次與巴基斯坦發生正面武裝衝突,這就是當年11月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
沒多久,戰火就蔓延到了西巴基斯坦境內,發展成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

然而,印軍乘勝仍持續大舉進攻。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東、西巴基斯坦無法兼顧,中間又隔著的就是敵國印度,這讓兵力薄弱的東巴基斯坦,面臨著絕對優勢的印軍主力,無法等到來自“遙遠”的祖國的支援,處於孤立無援狀態。最終,12月16日,印軍攻佔了東巴基斯坦首都達卡,巴基斯坦政府在西巴基斯坦境內的駐軍只得宣佈無條件投降。隨即,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成立,佔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孟加拉國。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認為此時的中國顧不上巴鐵,著實囂張,險些把巴基斯坦給打的滅了國。

直到戰爭後期,中國嚴厲申明,印度如果越線,中國定會考慮出兵;同時,美國也派航母開進了印度洋施壓,畢竟,1962年中印之戰,解放軍的力量給印方留有巨大陰影,美國也不希望一個過於強大的印度稱霸南亞。所以,各種壓力下,印度最終還是有所收斂。

1972年,成立不久的孟加拉國申請加入聯合國,中國投了反對票——這是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來,第一次行使一票否決權。不過,兩年後,因為巴基斯坦承認了孟加拉國,中國這才也同意了孟加拉加入聯合國。

到此,事兒還沒完。風水輪流轉,孟加拉剛獨立沒多久,跟印度就“感情破裂”了。

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軍事政變。新政府一反對印度的親密態度,開始大力發展與穆斯林國家的關係,同巴基斯坦的緊張局勢也得到了緩解。之後的幾十年間,孟、印兩國之間又相繼發生了關於法拉卡河水分配糾紛、互換領土爭議、兩國邊界衝突、非法移民問題等一系列事端,搞得孟印關係甚至還不如同信一個“真主”的孟巴關係。

目前,孟加拉最為出名的是其超高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長速度,南亞和穆斯林的結合,人口生產自然不在話下。繁衍到現在,孟加拉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9倍,日本的兩倍多。


此情此景下,孟加拉開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美貿易戰的硝煙中,孟加拉國服裝業獲利頗豐,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製衣基地。

畢竟,跟印度一樣,孟加拉國的人力非常便宜,廉價勞動力比機器更划算。像我接觸到的孟加拉留學生,他們全家在工廠做衣服,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摺合人民幣800元的左右的收入,在當地過的還算可以。然而,當他拿著這筆錢來到了京津冀地區的高校留學,僅在清真食堂逛了一圈,內心就垮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獨立出來,既有這個國家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的干擾。

巴基斯坦內部的政策導致孟加拉地區出現了獨立想法

孟加拉國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東部地區,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由於這裡位於東方,所以孟加拉地區又被稱為東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後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形勢圖)

印巴分治之後,巴基斯坦地區的軍政大權完全掌握在西巴基斯坦。國內所有的資源都被巴基斯坦政府隨意分配,因為偏心,政府預算的大部分沒有投入到人口更多的東巴基斯坦,反而用來建設西巴基斯坦。比如1950年到1955年度,巴基斯坦政府將53.6%的預算投入到西巴基斯坦,而同時期西巴基斯坦人口只佔整個巴基斯坦的45.5%。

比例最大的年份是1956年到1960年度,巴基斯坦政府將預算的68.3%投入到西巴基斯坦,而佔有 該國人口大部分的東巴基斯坦只得到了31.7%。

巴基斯坦政府的厚此薄彼,引來了東巴人的不滿,進而出現了很多對抗行為。這樣一來就遭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鎮壓,當時巴基斯坦在東巴地區有武裝人員9萬多人。

東巴地區的主要人口為孟加拉族,他們和生活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孟加拉族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大量老百姓越過邊境來到了印度。據說當時有大約1000萬人從東巴基斯坦逃往印度避難,約佔當時東巴人口的七分之一!

(逃亡的難民)

本來這件事兒只是巴基斯坦內部矛盾,當孟加拉族逃亡到印度後,危機開始國際化,也給了印度人趁機干涉的機會。

印度對孟加拉獨立起到的幫助。

看到東巴基斯坦亂成一團,印度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作為巴基斯坦的宿敵。印度決定趁機肢解巴基斯坦。

於是印度在邊境建立了大量難民營,以便接收從東巴基斯坦逃亡過來的老百姓。同一時間,當時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在1971年3月27號發表了對東巴基斯坦人民獨立解放事業的支持。

(英迪拉.甘地)

隨後,印度軍隊開始在難民營中招募游擊隊,並且將訓練好的游擊隊全副武裝地送到東巴基斯坦境內。這一行動前後累計向東巴基斯坦境內輸送了10萬人,讓當地的巴基斯坦武裝部隊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治安戰中。

(孟加拉游擊隊接受訓練)

為了報復印度,巴基斯坦決定對印度發動了奇襲,制定了一個命名為“吉汗行動”的空軍突襲行動。

可惜,由於當時印度人已經早有準備,巴基斯坦的這起突襲行動並不成功,反而被早已準備充足的印度找到了開戰的藉口,於是雙方爆發戰爭。

(印度坦克部隊在前進)


在這場戰爭中,印度總共出動了67.5萬人,對總兵力36萬人的巴基斯坦總擁有絕對優勢。戰爭的結果是東巴基斯坦被印度佔領,當地的9萬駐軍成為俘虜。巴基斯坦被迫和印度簽訂停戰協議並且承認東巴基斯坦的獨立。

(印巴簽訂停戰協議)

所以說,假如沒有印度的支持,孟加拉想要獨立是不可能的!

公平的說這事怨巴基斯坦

這場戰爭其實本來可以避免的,東巴基斯坦也難以獨立出去。

雖然孟加拉人和西巴基斯坦的老百姓民族成分不一樣,但他們有共同的信仰。

所以,在1947年獨立之後,孟加拉人對巴基斯坦還是有很大的向心力,畢竟他們擁有共同的敵人印度。

正是因為巴基斯坦政府厚此薄彼,給了東巴人民不公平的待遇,才導致雙方最終分道揚鑣,也給了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機會。

這個故事其實很值得警醒,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巴基斯坦正是因為沒有做到公平對待孟加拉人,最終失去了大片國土和人口,在和印度對抗中劣勢更明顯了。

假如可以有一個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我相信巴基斯坦一定不會這麼做!


歷史風暴


印度曾經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印巴分治”前,印度的總面積接近400萬平方公里,妥妥的面積大國。1947年“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國土被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東部即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的前身東巴基斯坦,於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巴基斯坦因為“印巴分治”領土被分隔成東西毫不相連的兩部分。獨立後的巴基斯坦,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西部,這對於被印度環繞的東巴基斯坦來說,是極有可能受到外國勢力影響產生不可估計的後果,特別是在當時印度與巴基斯坦劍拔弩張的緊張的關係下,東巴基斯坦的未來令人堪憂。


孟加拉並非歷史上一直就屬於印度,1338年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獨立主權國家孟加拉蘇丹國,孟加拉蘇丹國存在了200多年後又於1576年被莫臥兒帝國吞併。英國殖民統治印度後,孟加拉又成為英屬印度下面的一個省。




1947年末代印度總督路易斯.蒙巴頓提出了著名的“蒙巴頓方案”,決定將印度一分為三,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地區建立了印度共和國,而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則組成了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王公土邦562個(大部都在此後加入印度)則自由選擇加入哪一方。但該“分治”方案並非完美無暇。以伊斯蘭教徒為主的巴基斯坦,竟然被尷尬的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而孟加拉本身,也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其中以印度教徒為主的西孟加拉地區被劃入印度(即今天的印度西孟加拉邦)。東孟加拉地區(東巴基斯坦)則尷尬的被印度領土包圍。




強大的印度帝國走向分裂,宗教問題是主因。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關係向來緊張。1942年英國被捲入二戰後,無暇顧及遠在東方的印度殖民地,1946年印度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接受了英國提出的印度採取聯邦制自治(獨立)的協議。但不久後以尼赫魯為首的國大黨單方面撕毀協議要求重新談判,這直接導致了穆斯林聯盟退出談判,印度統一計劃至此流產。最後才有了末代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蒙巴頓方案”。該方案將宗教立於政治之上,以宗教信仰作為分治基礎,異教徒之間的關係不合從一開始就為印度的大分裂埋下了伏筆,統一協議的流產還引發了印巴分治期間的第一次大屠殺,兩國之間時至今日還保持著軍事戒備的緊張關係狀態。


而孤零零的位於東部,大部領土被印度所包圍的東巴基斯坦,情況就更加不樂觀了。地理上的隔絕讓東巴基斯坦幾乎處於完全孤立狀態,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雙方之間的互不信任終於使相距約2000千米的東、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東巴基斯坦走向獨立已是順應歷史,同時,一直對東巴基斯坦獨立起到推波助瀾的印度來說,東巴基斯坦獨立不僅可以牽制巴基斯坦,還能大大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




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同年4月於印度城市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正深陷印巴戰爭的巴基斯坦無暇東顧,但抗議之聲不絕於耳。而成立之初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隨之而來的就是一浪高過一浪的全國性動亂和規模巨大的難民潮。這一年的11月21日,印度不顧巴基斯坦的抗議,在蘇聯的支持下出兵孟加拉,12月,戰爭又擴大到西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共和國),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了。最後在聯合國調停無果的情況下,印度繼續向孟加拉增兵,12月16日印軍攻佔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


1972年1月,在印度和蘇聯的支持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一個新的,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誕生了。孟加拉的獨立,外力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與西巴基斯坦之間的互相猜忌不信任則加速了孟加拉獨立,可以說在當時嚴峻的政治形勢下,東巴基斯坦的獨立完全是一種自保的行為,與其等著被印度吞併,不如自行獨立來的有骨氣。


大國布衣


孟加拉國當年作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之所以非要選擇獨立的,關鍵就在於巴基斯坦本來就是一個拼湊的國家,孟加拉國獨立是早晚的事。如果從歷史來看,孟加拉國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次大陸之前就存在多年。後來孟加拉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那完全是歷史的機緣巧合,還是和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次大陸地區有關。



二戰之後,英國在大戰中消耗了大量的國力,已經無力再維持海外龐大的殖民地體系,而英國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屬印度,那個被稱為英國女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也再鬧獨立。不過獨立的方式有點不同,印度人並沒有武裝反抗英國殖民者,而是在甘地領導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最終在1947年,英國殖民者同意英屬印度殖民地獨立,而且設計出了一套“蒙巴頓方案”,也就是印巴分治方案。其背景原因就是英屬印度有兩個比較大的獨立勢力,一個是甘地和尼赫魯領導的印度教勢力,另一個就是真納領導的穆斯林勢力。在獨立前,真納領導的穆斯林勢力明確表示不願意和印度教徒組成一個國家。

所以蒙巴頓方案出爐,1947年英屬印度正式獨立成兩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國,西巴基斯坦就是我們今天的巴鐵。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能成為一個國家,就在於這兩個地方都是穆斯林地區。



然而這個分治方案有一個天然的缺陷,這就是巴基斯坦的本身問題。巴基斯坦歷史上是沒有這個名稱的,這是一個生造的國家名稱。是由印度北部幾個重要的幫的首字母拼寫而成,至今才還不到100年。

而孟加拉國早已經存在了上千年,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和處於印度東北部的巴基斯坦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唯一共同之處就是信仰一樣。

另外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組成一個國家,還有地理上的缺陷,那就是孟加拉國相當於巴基斯坦的一個飛地,兩個地區並不接壤。而且兩國在共同組成一個一個國家的短暫的幾十年中,是有主次之分的。那就是西巴為主,東巴為輔。



隨著時間的推移,孟加拉國人對巴基斯坦越來越難以忍受,因為巴基斯坦派來大量的西巴人來管理統治孟加拉,而且將大量的財政轉到西巴。矛盾的加劇和地理上的隔離,最終的結果就是被印度有機可乘。

1971年印度支持孟加拉國獨立勢力脫離巴基斯坦,印度還因此發動戰爭給予孟加拉獨立勢力支持,結果印度的陰謀也達成了,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也取得了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勝利。孟加拉國也已從此之後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大正看世界


第三次印巴戰爭,導致巴基斯坦分裂,孟加拉國成立。

眾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屬於一個國家,都是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印度開始謀求獨立。英國為保持在印度的既得利益,推出“蒙巴頓方案”,實現印巴分治。

但“蒙巴頓方案”加深彼此的矛盾,由此爆發了三次印巴戰爭。

巴基斯坦獨立後,分為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也就是如今的孟加拉。當時巴基斯坦的大權掌握在西巴人手中,就連東巴的大部分領導人也由西巴人擔任。東西巴之間經濟不平衡。由此東巴自治的呼聲在巴基斯坦出現。

1971年初,巴基斯坦出現內亂,東巴自行宣佈自治,成立孟加拉國。

同時,印度一直插手巴基斯坦事務,在巴基斯坦內亂之時,一直積極準備侵巴計劃。1971年11月21日,印度突然進攻東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印度背後是蘇聯的軍事援助,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巴基斯坦失敗告終,孟加拉國正式成立。


五味社


孟加拉為何要脫離巴基斯坦獨立,這和印度分不開關係。

現在的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是位於印度,一東一西的兩個國家,但是在幾十年前,這兩個部分其實是一個整體。話說1947年時,由於英國政府在二戰中國力大損,暫時無力控制南亞,於是在英國印度總督蒙巴頓的支持下,英屬印度一分為二,成立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

然而狡猾的殖民者怎麼可能甘心讓印度強大?於是蒙巴頓又把位於印度和西巴基斯坦接壤的克什米爾地區作為中立,讓二者去搶

為了爭奪這塊戰略要地,一母同胞的巴鐵和印度打了好幾次戰爭,雙方背後有世界大國撐腰,沒有輸贏。

打仗沒有結果,於是印度來說尋求其它辦法削弱巴基斯坦。當時東巴和西巴由於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辦法了內部矛盾,不可調和,印度順水推舟,使用軍事力量支持東巴獨立,就這樣,孟加拉國就誕生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在1947年8月的印巴分治中,孟加拉確實是劃給了印度。

英國當時分割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方式非常簡單粗暴,哪裡的穆斯林人口占多數,哪裡就是巴基斯坦的,哪裡的印度教徒佔多數就給印度。孟加拉的居民大多數都是穆斯林,也就自然而然地劃給了巴基斯坦,成為東巴基斯坦。英國人故意設下一個死局,讓巴基斯坦東西兩端中間隔著一個印度,而這個,也造成了日後的孟加拉與巴基斯坦分家。


(孟加拉國地圖)

東巴基斯坦對於西巴並沒有太多認同感。東巴基斯坦的經濟實力超過了西巴(當然,現在淪為窮國),而且人口也是當時的西巴兩倍。東巴是孟加拉族佔多數,講孟加拉語,而西巴是旁遮普族佔多數,講烏爾都語。但是東巴的行政官員,資源分配都是由西巴決定。這就引發了巴基斯坦的東西矛盾。

印度看到了大好機會,乘機支持東巴獨立。於是在1971年,東巴地區宣告獨立,建立了孟加拉國。西巴當然不同意啦,立即調兵鎮壓,早有準備的印度藉機向巴基斯坦宣戰,發動了第三次印巴戰爭。


(印度坦克滾滾而來)

印度採取了兩線作戰的策略,在西面對巴基斯坦進行防守作戰,而在東部集中兵力,猛攻駐紮在孟加拉的巴基斯坦軍隊。在印度的進攻之下,孟加拉地區的巴軍很快被擊敗,印度軍隊進展很快。他們在12月5日公開承認了孟加拉國,雖然巴軍頑強抵抗,但由於印軍佔據絕對優勢,失敗在所難免。

1971年12月16日,印軍攻陷達卡,巴軍九萬人向印度投降,巴基斯坦輸掉了這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

在戰爭結束初期,孟加拉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很差,孟加拉人抱怨巴基斯坦時期的不公正待遇和巴基斯坦軍隊在孟加拉的鎮壓活動。

但在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了反對穆吉布.拉赫曼(就是帶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的那位)的軍事政變。新政府大力發展與穆斯林國家的關係,與印度關係惡化。孟加拉和巴基斯坦關係趨於正常化,到現在,兩國保持著依然友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