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机会好、工资水平高,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出来打拼。但由于政策限制、房价过高、社会关系等种种客观因素限制,很多人几年后会离开一线城市,回到更合适自己的城市定居生活。

这样一来,由于工作地点发生变动,就会涉及到社保转移的问题:要不要把社保转移到自己所在城市?如何转移社保?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一下。

如何判断社保是否需要转移?

(1)社保转移前提条件

社保转移不是想转就能转的,按照国家的规定,男满50岁,女满40岁,换城市工作不能在新的城市建立社保账户,只能建立临时账户,原先交的社保也不能转移到新的城市。

缴入临时账户的,养老关系不发生转移,仍在原参保地,待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时,将临时账户中的全部储蓄额归集到一起,转移养老金领取地或户籍地。(注:如果是同省户籍人员在省内流动就业,申请省内转移时,不设年龄以上限制!)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2)社保是否转移判断标准

①是否已临近退休年龄,需要着手办理退休手续了?

②新工作地的单位、社保机构,是否一定要求社保转移?

③已确定了在该城市定居退休养老,不再变化了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办理社保转移;如果不是,那么建议先不要转移。

五险一金中,哪部分能转移?哪部分不能转?

在五险一金的异地转移中,跨省转移能转的是养老和医疗两个险种。其中医疗仅转移缴纳年限,养老在转移缴纳年限的同时还可以转走个人账户的余额和统筹账户的一部分余额。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属于当期交纳当期享受的险种,并不存在转移的问题。

社保异地转移操作流程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资料提交后,通常45天左右完成转移。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附:北京五险一金转出详细流程

(一)社保转出(跨省转移)

1、所需材料

(1)《北京市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转出申请》一式两份(见附件,无需填写任何内容,在申请人位置加盖公章);

(2)《北京市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转出个人委托书》一式两份(见附件,无需填写任何内容,加盖公章);

(3)员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1比例)一份,加盖公章。

2、办理时间

10个工作日。

3、办理地点

北京市各区县的社保中心。

(二)公积金转出(跨省转移)

1、办理方法

办理北京公积金转外省,需员工办理公积金减员的次月,且在转入地公积金开户后,由员工或新单位公积金经办人到转入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

2、所需信息

转出中心: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转出单位名称:北京XXXX有限公司

原账号信息:GJJXXXXX

办理地点:转入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

上面提到社保能转移的部分是养老和医疗,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异地转移对这两部分的具体影响~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新医保政策对社保转移的影响

全国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统一,异地就医可享受报销待遇

2019年起,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异地就医再也不用垫付,费用直接结算,还能享受报销待遇。

医保制度统一后,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将直接结算,并且实现持卡结算功能,还能参与跨省报销。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患者只需拿着报销单据和医保卡,便可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对于外地打工者和在家务农的农民,看病就医就能更方便、更优惠、更放心。医保制度的统一为城乡居民规范转外就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大大减少了“跑断腿,报销难”的尴尬情况。

所以,异地工作不转移社保,也可正常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社保转移对养老金的影响

(1)首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达到国家、本市规定的退休年龄;

②男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

③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④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2)其次,要看参保人在各个参保地的缴费年限,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确定领取地:

如果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地,由户籍地办理退休和养老金领取手续;

如果达到法定退休条件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地,则按下列原则确定退休和养老金领取地:

①累计缴费年限在某地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

②累计缴费年限在多个地方满10年的,在最后一个满10年缴费年限的地方办理;

③累计缴费年限在各地均不满10年的,在户籍地按规定办理。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3)领取地不同对养老金的影响

我们转移社保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领取养老金,那么要考虑下养老金待遇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决定要不要转移社保: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由此可见,退休时能领多少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养老金领取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密切相关同样的条件下,一线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要高于其他地方,那么在一线城市领取的养老金要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如何判断社保需要转移?转移有大学问?跟你未来的养老金领取挂钩

所以说,并不是换了城市工作就一定要转移社保。如果你在大城市缴纳了十几年的社保,已满足在当地退休的条件,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回老家工作,此时的社保可以考虑不转移。

有这样的案例,有人户籍在河北,在北京工作了8年,在天津又工作了7年,到退休的时候,每个地方累计缴纳的养老保险都不足10年,最后只能回户籍地河北办理养老金领取,十几年被高额扣除五险一金,到最后只能领到很少的养老金。

所以,养老要提前规划, 对于多地都有缴费的员工来说,一般建议在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十年前选定退休地,并将其他地方缴费转入,最后统一在退休地退休。

因为退休地除了对养老金有影响之外,还要考虑到,虽说最后不符合其他工作城市的退休标准可以回户籍地退休,但是如果在户籍地从来没贡献过社保,人家凭什么让你最后回来退休呢?所以一定要提前“未雨绸缪”。


想实时了解更多有关社保、人力资源等相关信息与政策,

我们一定会给您带来最“诚”心的内容与干货!


信息综合整理自人力曰及网络等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