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最近,由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一躍成為現象級電影。這部電影涉及敏感題材“校園欺凌”,近幾年關於這樣的話題屢見不鮮。但是《少年的你》,卻將現實搬上了熒幕。

電影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被欺凌的主角。扇耳光、潑顏料、拍裸照,各種血腥的暴力。青春,不止明媚,還有黑暗。電影的陳念告訴了大人,但是在相信大人之後,得到的卻是更大的報復和欺凌。

有一天,被欺負的陳念和黑社會小混混小北相遇了。小北,成為了陳唸的保護神。

以暴制暴竟然才是劇中最好的解決方式。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見了現實。我念書的年代,倒是沒有遇到過如此冷漠又可怕的遭遇。大多數學生,只不過是男生打打架,倒不至於欺負弱小學生。相反那些弱小的學霸,班裡的同學大多都是護著的。

在學校裡還能有童真,可出了社會,還真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隨著《少年的你》大火,伴隨而來的是一連串的負面消息。

  • 第一件:便是《少年的你》涉及抄襲,網友們紛紛指責各類演員們、編制們,甚至對電影惡意刷評;
  • 第二件:是因《少年的你》,周冬雨飾演的陳念被剃光頭,在現實劇組中開玩笑地,讓劇組所有成員陪著一起剃光頭。後來,一組劇組光頭的照片在網絡流傳。網友們紛紛指責周冬雨耍大牌、不敬業。

這種現實的職場霸凌,一點也不比校園霸凌好到哪裡去。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沒有經過校園霸凌的你,經歷過職場霸凌麼?

首先我們要給“職場霸凌”下一個定義。職場霸凌,並不僅僅指對方給你造成了人身傷害,更包括心理傷害以及損害你應有的權益。所以,職場霸凌,不是說同事或領導打了你一頓,也可能是以其他的方式對你造成的傷害。

商業保險網站曾報道了佐格比國際針對辦公室霸凌的調查:37%的員工曾經被霸凌,72%的霸凌者是老闆,62%的員工選擇忍氣吞聲,假裝沒發生。

職場霸凌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看起來的理所應當。

比如前段時間被熱議的“996加班制”,大多數人認為“想幹你就幹,不想幹你可以離職”,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才不斷助長了996的橫行。

我有個朋友,曾經在一家創業公司上班,996的工作制,沒有加班費、沒有任何其他福利待遇補助。有的只是老闆的一席話:

“我們現在是一家創業公司,目前公司也不容易,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大家都是年輕人,吃點苦也沒啥,等到將來好了,你們自然也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後來,他們公司很多人選擇了離開。

你看,面對這種隱形的職場霸凌,大多數人其實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沒有人真正願意自己的權益被剝奪。但是,儘管我們活得小心翼翼,職場霸凌卻像無處不在的狂風,讓無辜的受害者無處閃躲。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做一個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所以到後來,我們甚至在面對這些霸凌,也無動於衷。

上面說到的那個朋友,後來意外懷孕。老闆說:“創業公司不容易,你也要考慮下公司的情況,公司也沒法白養著你啊。”

後來,她就辭職了。什麼福利待遇,一律沒有享受過。只不過為公司加班加了2年,連最後的生育假都被剝奪。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職場當中的霸凌行為,遠不止如此。

1.

電視劇《蝸居》裡,海藻的領導陳寺福,表面上是讓海藻去給客戶送資料,實際上是想利用海藻的女性優勢,幫助其獲利。

在知乎中,有一個這樣的提問:為什麼總有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女銷售?

高贊答道:“因為在國內,談成生意普遍不是在辦公室裡,而是在飯桌、酒桌、會所、KTV等場所”。

所以你看,身在職場,有時候總會有人因為領導的身份、自己工作上的利益,下班後要去陪客戶吃飯、喝酒、唱歌。稍有不情願,可能是扣掉了獎金,甚至丟掉了工作。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2.

職場中的領導,總會有自己的脾氣。有時候,就連罵人,都被合理化。誰讓人家是領導呢?所以,領導不分場合、地點,對著下屬破口大罵,就成為了理所應當的。

曾見過不少領導,在會議室裡、在一些公眾場所,對著自己的員工大罵:“你們都是廢物嗎?幹不好就走人,都給我滾蛋。”而員工,迫於生計,只能留著被罵。

悟空問答裡有一個這樣的問題:“老闆在會議上批評你“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的工作幹不好誰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不會,我的回答也是不會。不是說我們願意被罵,只是因為不想失去一份工作,因為成本太高了。離職就意味著斬斷收入來源,接下來的生活得考慮吧?下一份工作啥時候找到得考慮吧?

你看,正是因為我們普通人顧慮太多,我們有太多的為難之處,所以領導才能肆無忌憚的使用這種手段,達到“職場霸凌”的效果。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面對職場霸凌,除了忍受我們還能做什麼?

今年7月16日,韓國《禁止職場霸凌法》正式實施。讓員工跑腿幹私活,強行員工表演才藝,聚餐遲到罰酒等行為,都有可能被列入職場欺凌的範圍。

這個世界,面對職場霸凌,被欺負者正在開始反抗。

1.面對職場霸凌,敢於說“不”

蔡康永在《奇葩說》說過:“對待工作上的壞人,我們應該以牙還牙。”

我們的忍讓,從未讓別人覺得自己是錯的,反而只會讓別人變本加厲。就如同面對上面的難題,大多數人都選擇了繼續工作。是啊,被罵了幾句,就要因此失去工作,怎麼看都不划算。可是,正是因為我們的不划算,下次可能別人罵得更狠。

面對這些讓我們內心不快的事情,第一反應不是逃避或忍讓,而是開口“say no”。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是一個容易欺負的主。

少年的你:逃過校園霸凌慘遭職場霸凌,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

2.增強心理防禦機制

對於在工作當中猝死、跳樓自殺的新聞,近年來屢見不鮮。大多數受不了來自生活和職場的壓力,受不了來自老闆和領導的職場霸凌,最終導致內心崩潰,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不得不說,生命是脆弱的,且只有一次。不管被怎麼霸凌,死亡都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儘管我們現在承受了太多的壓力,但是我們不需要死亡,我們需要的只不過是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在挫折面前,懂得自我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