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从肝炎到肝癌的演变过程,一般有典型的三部曲,即患者一般要经历“慢性肝炎—肝

硬化—肝癌”。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大概需要10至20年

时间,40到50岁是肝癌的高发期。所以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提前干预的时间还是

比较充分的。

相对于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发展成为肝癌的时间会更短,很多丙肝

患者多数是在体检或是病情已发展为中晚期才被发现,因此更要注意。

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而且,在丙肝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病毒得到根除后,仍有可能发展为肝癌。最新研究

报道称他们发现了该类患者肝癌发病的另一预测因子。

他们建立在各期别肝纤维化患者中,预测HCC发病率的多个风险模型时发现,TLL1

突变在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VirologicalResponse,SVR)的丙肝患者

中可辅助预测HCC发病率。

日本研究团队开展的这项全组基因相关性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

GWAS)结果于2017年2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内容

获得从2007年-2015年间457名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的DNA及临床数据。经

过GWAS检测筛选出79名患者进行单核苷酸的基因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

研究终点为5年内确诊HCC或确定未患HCC,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

在鼠模型中分析筛查出的基因突变情况。并且分析各期别慢性HCV感染患者肝组织的

基因表达情况。

主要结果

尽管达到SVR,仍有2%的丙肝患者在3年后罹患HCC,5年内发展为HCC的患者高达

8.8%。

在4号染色体上TTL1基因内含子中的SNPrs17047200,与HCV根除后患者的HCC发

病最为相关。

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多因素分析中显示,rs17047200AT/TT增加了78%罹患HCC的风险。在轻度纤维化组

中,年龄较大也是HCC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晚期纤维化组中,治疗后AFP水平较高、

低白蛋白水平为HCC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两个鼠肝纤维化模型中,TLL1mRNA的水平均显著上升,但只有1个模型中TLL1mRNA

水平与肝纤维化进展上升同步。在慢性丙肝患者中,TLL1mRNA水平随着肝纤维化进

展同步上升。

这些数据首次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说明了TLL1基因突变和TLL1表达与肝星形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活化的关系,为阐释肝纤维化与癌变的机制做出了贡献。

将来TLL1SNP可能用在HCV感染后获得SVR人群患HCC的风险评估中。临床医生结

合TLL1SNP、年龄、纤维化程度、AFP水平等众多因素后,可能会更准确的预测HCC

的发生。

在发达国家,无干扰素(Interferon,IFN)口服治疗方案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经

逐渐成为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未来该研究团队可能会继续探究在丙肝达到SVR的患

者群中,TLL1突变与该疗法的相关性。

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从肝炎到肝癌的演变过程,一般有典型的三部曲,即患者一般要经历“慢性肝炎—肝

硬化—肝癌”。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多阶段的演变过程,大概需要10至20年

时间,40到50岁是肝癌的高发期。所以只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提前干预的时间还是

比较充分的。

相对于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发展成为肝癌的时间会更短,很多丙肝

患者多数是在体检或是病情已发展为中晚期才被发现,因此更要注意。

而且,在丙肝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病毒得到根除后,仍有可能发展为肝癌。最新研究

报道称他们发现了该类患者肝癌发病的另一预测因子。

他们建立在各期别肝纤维化患者中,预测HCC发病率的多个风险模型时发现,TLL1

突变在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VirologicalResponse,SVR)的丙肝患者

中可辅助预测HCC发病率。

日本研究团队开展的这项全组基因相关性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

GWAS)结果于2017年2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内容

获得从2007年-2015年间457名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的DNA及临床数据。经

过GWAS检测筛选出79名患者进行单核苷酸的基因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

研究终点为5年内确诊HCC或确定未患HCC,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

在鼠模型中分析筛查出的基因突变情况。并且分析各期别慢性HCV感染患者肝组织的

基因表达情况。

主要结果

尽管达到SVR,仍有2%的丙肝患者在3年后罹患HCC,5年内发展为HCC的患者高达

8.8%。

在4号染色体上TTL1基因内含子中的SNPrs17047200,与HCV根除后患者的HCC发

病最为相关。

多因素分析中显示,rs17047200AT/TT增加了78%罹患HCC的风险。在轻度纤维化组

中,年龄较大也是HCC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晚期纤维化组中,治疗后AFP水平较高、

低白蛋白水平为HCC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两个鼠肝纤维化模型中,TLL1mRNA的水平均显著上升,但只有1个模型中TLL1mRNA

水平与肝纤维化进展上升同步。在慢性丙肝患者中,TLL1mRNA水平随着肝纤维化进

展同步上升。

这些数据首次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说明了TLL1基因突变和TLL1表达与肝星形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活化的关系,为阐释肝纤维化与癌变的机制做出了贡献。

将来TLL1SNP可能用在HCV感染后获得SVR人群患HCC的风险评估中。临床医生结

合TLL1SNP、年龄、纤维化程度、AFP水平等众多因素后,可能会更准确的预测HCC

的发生。

在发达国家,无干扰素(Interferon,IFN)口服治疗方案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经

逐渐成为丙肝的标准治疗方案。未来该研究团队可能会继续探究在丙肝达到SVR的患

者群中,TLL1突变与该疗法的相关性。

它能潜伏10-20年,40-50岁是肝癌高发期,若不及时发现,后果严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