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在農村很多人的口口相傳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鱔魚的傳奇故事,據說在月圓之夜,有了些年頭的鱔魚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拜祭月亮,將頭高高升起,露出水面,吸取月亮的精華,長此以往,會修煉成精,甚至會幻化成人形,來村落城鎮這些地方蠱惑人心。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民間傳奇故事,當然也瞞不過大多數年輕人,不過至少說明鱔魚拜月這種現象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我確實看見過鱔魚拜月,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小時候的野生鱔魚可以說是非常多,晚上捕撈的時候什麼都不用帶,拿個燈或者手電筒,然後肩上跨個魚簍就可以了,在稻田裡面可以看見許多鱔魚,直接用手捉,尤其是雨後或者悶熱天氣的晚上,鱔魚就在稻田裡,直接用手就可以捉住。我在有大月亮的晚上看見鱔魚將頭伸的筆直露出水面,也在悶熱天氣同樣看見鱔魚將頭伸的筆直露出水面。

以前我的確是搞不懂為什麼鱔魚會這樣現在當然明白了,原因其實並不複雜,鱔魚浮頭主要是為了換氣,尤其是缺氧的時候更是會如此,所以晚上有月亮的時候鱔魚缺氧會浮頭吸氧換氣,陰雨天和悶熱天氣更是如此。所以鱔魚浮不浮頭與朝拜月亮沒有半點關係,主要是為了換氣吸氧。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鱔魚特殊的生理特性決定的,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三點,如下:

1,鱔魚喜暗怕光:鱔魚喜歡生活在淺水水域的底層,它的視覺極度退化,這可以直接從鱔魚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來,非常小,我們通常形容一個人眼睛很小的時候,通常會說鱔魚眼,就是這個原因。,鱔魚的眼睛被皮膜覆蓋,只能夠稍稍感光,因此鱔魚喜歡生活在陰暗的地方,不適合生活在強光環境裡面,所以晝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動,往往棲息在水草茂盛的地方,泥洞或者石頭縫隙裡面休息,夜晚則趴附在泥洞口或者出洞覓食。覓食的時候,鱔魚主要依靠靈敏的嗅覺和皮膚觸覺尋找食物。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所以根據鱔魚的這個特點,在晚上找鱔魚的時候有一個小訣竅和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用手電筒直接照著鱔魚,鱔魚感知強光,就變成了瞎子,一動不動,這個時候可以直接用手將鱔魚輕鬆抓起來。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這裡有一點需要講明白,鱔魚喜歡生活在陰暗的環境裡面,但是並不是說鱔魚喜歡生活在沒有光照,完全黑暗的環境裡面,任何水生生物都不會這樣,事實上鱔魚對光比較敏感,最適合生活在弱光環境裡面,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光線比較柔和的環境最適合鱔魚活動覓食,這樣就比較好解釋,為什麼有月光的時候,你常常可以看見鱔魚活動,月光柔和,屬於冷光,鱔魚比較適應這種光照。

2,鱔魚耐氧能力強:鱔魚的腮極度退化,因此它呼吸水中榮陽的能力大大降低,鱔魚的主要呼吸方式是藉助於口腔以及喉嚨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直接呼吸空氣。如果水中的溶氧量豐富,鱔魚也可以依靠口咽腔(如果感覺理解困難,可以直接理解成鱔魚的嘴巴也可以)呼吸水中的溶氧,在水中溶氧量十分貧乏的時候,鱔魚也能夠生存。鱔魚出水之後,只要保持皮膚溼潤,一個星期左右都不會死亡。因此,鱔魚耐低氧的能力遠遠強於一般的魚類,它對溶氧量的要求為2mg/l.所以鱔魚因為其耐低氧的能力強悍,特別適合於長途運輸和高密度養殖。但是在養殖水體裡面,當水位過高的時候,鱔魚因為長期無法將頭部伸出水面呼吸換氣,時間長了就會悶死。因此養殖鱔魚的水體一般水位保持在10到20釐米為最好。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3,鱔魚喜歡打洞:鱔魚在多腐殖質的淤泥裡面鑽洞或者在堤岸有水的石縫裡面棲息,也能夠利用漂浮在水面的水草裡面作為棲息場所。白天很少活動,晚上出洞尋找食物。鱔魚洞是用頭鑽成的,洞裡彎曲多叉,每個鱔魚洞都有兩個或者更多的洞口,洞口一般相距60到90釐米。一個洞口在水中,供鱔魚外出覓食後者做為臨時逃跑的退路。另外一個洞口通常高出水面10到30釐米,方便鱔魚在洞中呼吸。在水位變動比較大的水體裡面,鱔魚有時候會鑽4到5個洞口,用來準備水位變動的時候使用。因此隨著溶氧量的變化和水位的變化,鱔魚要麼是在洞口浮頭換氣,要麼是出洞浮頭換氣吸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鱔魚浮頭換氣吸氧其實是生理特性導致的,跟月亮和月光其實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也就是說,鱔魚拜月這種客觀現象是存在的,但是隻不過是鱔魚換氣吸氧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已。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針對鱔魚的這種浮頭換氣的生理特徵,我認為有必要做好以下幾點管理工作,讓鱔魚更好的吸氧換氣,具體思路如下:

1,水草移栽管理工作要合理:根據實踐經驗來看,最適合鱔魚生長繁殖的水草是水花生和水葫蘆,這兩種水草獲取都很方便,一般在南方都屬於野生常見的水草。而且生命力頑強,繁殖速度快,其中水花生屬於挺水水草,而且屬於團狀性水草,生長繁殖起來後,根莖葉縱橫交錯,空間和縫隙非常大,可以給鱔魚額外增加很多活動空間,因此鱔魚非常喜歡生活在水花生縫隙裡面,說水花生是鱔魚養殖最好的水草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水葫蘆在高溫季節具有天然的繁殖優勢,而且生長快,覆蓋面積廣,是高溫季節鱔魚應急水草的最佳選擇。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這裡以我比較熟悉的稻蝦田為例子,一般水花生最好是移栽在環溝周邊比較好,注意行距和株距最好是分別相距50米,這樣可以避免水花生繁殖過度,將整個水面覆蓋,汙染水質的同時腐爛之後耗氧嚴重,而且讓鱔魚無法露出水面很好的換氣。

2,水位管理控制要合理:通過前面的分析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鱔魚其實不適合生活在深水裡面,因為鱔魚不像通常的四大家魚之類的魚類一樣,鱔魚是沒有魚鰾的,所以無法生活在深水裡面,只能棲息在淺水裡面活動,利用表面溼潤的皮膚和口腔來吸取溶解氧。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水位如果過高的話,鱔魚無法浮出水面,無法通過口腔進行吸氧換氣,最終會被活活憋死。這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克以證明。比如將鱔魚捕撈上來之後,放在水桶裡面加水暫養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加很多水,將水漫過鱔魚身體就行了,過幾天換一次水就可以了,水加水過多,鱔魚很快就會死掉。具體來說養殖鱔魚的水體的水位一般保持在10到20釐米左右為最好。養殖的時候按照這個水位標準,時刻注意就行了。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3.合理增氧:天氣晴朗的時候,葉輪式增氧機建議早晚開啟,給鱔魚持續物理增氧,緩解鱔魚浮頭缺氧現象的發生。另外在陰雨天的時候,提前準備好增氧片潑灑在鱔魚池裡面,可以有效防止鱔魚因為缺氧應激死亡。最後推薦一個土方子治療鱔魚缺氧浮頭,用20斤黃泥巴混合10斤尿(人尿和牲口的尿都可以),然後均勻攪拌,灑在鱔魚養殖水體裡面,效果比較明顯,朋友們不妨一試,原因我不是特別清楚。

鱔魚為什麼浮頭?養殖戶如何避免鱔魚缺氧窒息死亡?答案在這裡?

總結:

由此可以看出,鱔魚望月這種現象並不神秘,其實就是鱔魚在弱光環境下浮頭出水換氣而已,對於養殖戶來說,要做好鱔魚換氣的生態環境和管理工作,主要從水草管理和水位控制兩方面入手。而對於捕撈的人來說,想捕撈望月鱔,用等一照,然後中指在前,食指,無名指在後,像鉗子一樣,將鱔魚前半段緊緊夾住,這樣鱔魚就逃不掉了,也不會受傷,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