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农村的民风淳朴,农民的日子也大多过得平平淡淡,但是农民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这些方面的讲究可不少,这些讲究不仅体现了一种仪式感,而且大多是从古时候流传至今的,时间一长就成了农村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农民来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的经历,不管是新生儿降临,还是有人去世,都是家里的大事,不过这二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农村有句俗语叫做“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在农村,人们去世之后,在安葬之前都会办丧事,所以得布置好停丧的地方,以前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条件有限,如果房子太小的话,就不得不借别人家的房子停丧或者办丧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农民通常都是很愿意帮忙的。

一方面,我国的传统观念就是死者为大,如果哪家有人去世,亲朋好友和村里的邻居都会赶来帮忙,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会愿意答应这个要求,而且在农民看来,把房子借给别人停丧也是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农村一直有“丧人出栋梁”的说法,意思是如果愿意把房子借给别人停丧,一场丧事过后,反而会带走房子的晦气,房屋主人的运气就会因此变好,子孙后代中也容易出现栋梁之才。一些农村老人的解释是,棺材的材既代表着钱财,又与人才的“才”字同音,如果别人在自家停丧,会给家里带来才气,所以才有了“丧人出栋梁”一说。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而农民面对生孩子这件事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俗话说“生人不寝房”,可见农民是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别人生孩子的,在农民看来,生孩子本来是一件喜事,刚出生的孩子是最纯洁的,但是如果把房子借出去,房子的福气和财气都会被新生儿带走,这反而会给房屋的主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对“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的说法深信不疑,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民宁愿把房子借给人停丧,也不愿借给别人用来生子,不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具体的科学依据,只是因为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上也多少些古板和迷信。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在农村,借房子都有什么讲究?

还有一种解释是,如果家里有人去世,处理起后事来都很迅速,出殡发丧一般都不会拖很久,就算借房子也只是几天的事情,但是生孩子之后可能还会待很长一段时间,处理起来也会很麻烦,所以农村的房子一直有“借死不借生”的说法,你觉得这些俗语有道理吗?农村借房子都还有什么讲究?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