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长大后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这4种家庭!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不喜欢和别人交朋友,甚至不敢和别人对视;总是在许多事情上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做不好不敢尝试;拒绝说话和表达;没有自己的主见....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长期的自卑感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好的家庭会培养出乐观向上、谦逊有礼、自信自强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则会让孩子慢慢变得脾气差、没主见,长大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No.1

爱批评的家庭

当孩子最苛刻的批评是源于自己最亲近的人,并感受不到家人的认同时,往后将需要非常强大的力量才能克服这种自卑的障碍!

一个人自卑的根源来源内在消极的自我评价。

心理学上有一个习得性无助,即如果一个人经受打击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认为自己不行。

如果家长忽视孩子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常在孩子朋友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谈论孩子的糗事,会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No.2

过于勤俭的家庭

每次想要买新衣服,却总是被妈妈告知还可以穿,没必要买之类的话。

跟朋友在一起,看到她们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文具总是很羡慕,总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平时一定要省吃俭用,不能老是乱花钱,知道吗?!”

“整天买这么贵的东西,你知道你花的钱,都是爸妈辛苦赚来的吗!”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这些看似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话语,其实暗藏着一把把伤人的刃剑,给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罪恶感,从而产生自卑。

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敢去向父母索要,永远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不如别人。

有时候,不是贫穷让孩子感到自卑,而是父母对孩子过度节俭的态度。

No.3

过于强势的家庭

很多时候,我们藉由“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却伤害了孩子。

强势的家长是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孩子的面前呢?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执拗,古板,坏脾气......

强势的父母,会在很多事情上不由自主地代替孩子做主,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也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涉世未深年幼无知,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就是最最正确的,要求你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接受,不能有任何与他相左的意见。

遇到强势的父母,孩子只能选择顺从,否则就不会有好果子吃。

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强势管理,孩子到了学校或者长大了走向社会,当遇到需要她去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软弱无能,畏手畏脚,逃避现实。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No.4

经常争吵的家庭

从小经历家庭吵架,长大后会存在一些社交恐惧,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包括同学、同事等,心理防线设定比较高,很少有敞开心扉的时候。

害怕与人产生冲突,再面对“争吵”氛围,会自我防备状态。在外看起来很乐观外向但真正走进内心成为朋友屈指可数。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容易形成两个极端——

一部分人:软弱,自卑,怯懦,没有主见, 容易迎合他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职场上也很难有建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想着退缩、逃避,悲观思想先入为主;

一部分人:暴戾、有暴力倾向,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忍不住暴力的发泄出来。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阿德勒在《生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书中,曾对自卑情结下了一个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就表现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神态,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对于自卑感的消除,远不止更努力追求成功那么简单,就像大多数人,尽管在人生的一场场PK赛中获胜,自卑感依然是“打不败”的敌人。

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很有可能是出现自卑心理了

家长对于自卑的孩子,要做的是发自内心的去认同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人爱的,即使不需要那么努力,那么成功。”

因为,好的教育就是治愈自卑的“良药”,而自卑感的消除,往往来自于被爱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