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闫湘”。

吴明好久都没和发小小刘聚一聚,这回周末两人难得在一起吃了顿饭。吴明笑嘻嘻地调侃“又是火热招聘季,刘大面试官忙工作没累坏吧?”小刘听到这话像是打开了话闸子,“累还好,就是有些求职者的言行真让我气不打一处来。”吴明瞪大了眼珠子示意小刘继续说下去。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小刘徐徐道来面试形形色色的应聘者,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生,独有两个是大专生。“我录取了那两个大专生。”吴明有点哑然,因为相对来讲本科生资历好点,应该更受面试官青睐才对。

小刘摇摇头一脸苦笑,听完小刘的解释,吴明才深知其中的奥秘。小刘招聘高铁乘务员,这份工作需要求职者有相关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性。这批本科生哪怕是培养兴趣方面都没做足,那小刘肯定会偏向专业对口而又经验丰富的大专生了。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这样的口头努力早已过时,曾经心软的小刘不是没给过机会,只是有些人没好好珍惜罢了。

这个故事中,那些面试失败的应聘者到底欠缺在哪些地方呢?

“我不会,但是我愿意学,请给我一次机会吧。”这样的话,看似诚恳,实则透露出求职者的依赖心理。自身没有积极学习充电的意识,而是要依靠集体、公司来客观地创设一个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环境氛围,自己才能按部就班地融入进去,甚至管理自我能力方面的懒惰拖延等漏洞都要辅导人员督促纠正。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这种“愿意”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获取,实际上没多大价值。这只是从个人角度来说,眼界开阔一点上升到公司利益层面也是如此。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竞争愈加激烈,无处不在。公司招聘者渴望看到有真才实学的求职者,也更看重求职者为了历练出实力所具备的自主独立、不断拼搏的精神品质。把自己描述成弱者,在职场中是很不受领导待见的,正好顺水推舟否决掉求职者。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职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领导也不会像父母朋友那样宽容和善。他们所在意的是求职者的现状和现存的能力,而不是尚未发掘的潜力。如果求职者能施展过硬的专业技能或者拿出一沓有用的考证证书,此时配上一句“我学得不够深,我愿继续努力。”会不会更能打动领导呢?由此看来,这才是努力的正确表达方式。

我们知晓了那些应聘者失败的原因,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职场中走得更顺利呢?

身处职场,我们要在平时狠下功夫,多用实力说话,而不是用决心表态。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首先,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表明自己立场,一次两次是挺鼓舞人的,但如果长久不落到实处,多说就是鸡肋的废话,甚至会有损自身形象,让他人产生偏见。

主要的是,成功是靠一点一滴的辛酸和汗水积累出来的,需要我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认知。

“我不会,但我愿意学”面试时千万不要再说这句话了,谁说谁淘汰

职场上要进行反复试错和积累失败经验,才能有尺寸之功。平时就愿意下番功夫,长年累月下来获悉的职场技能,交际能力以及人脉圈子都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同样重要的,一枚合格的职场人需要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

硬实力体现在上学或业余时间考取的学历证书和考证证书,而软实力体现在外在形象管理和情商方面的与人相处。只有提升了综合素质能力,拥有了过硬的实力,我们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口头上的努力虚无匮乏,不切实际。公司领导何等精明,他们更愿意看到职场人士的真才实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