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奶奶之间,那些过往的战争!

昨晚又做了梦。在这样凄风冷雨的深夜里面,不做梦好像不正常吧!

所以我选择了梦醒后不睡,起身收拾收拾屋子,扫地,将电视柜上的东西都收纳到抽屉里,将厨房料理台上的碗盘之类的,收拾进橱柜,还认真的拖了屋子里面的地面,就这样匆匆下楼赶车。

收拾整齐后的屋子让人神清气爽,不亚于去公园散步1个小时的舒服。

今早起床的瞬间,想起了以往妈妈王老师和奶奶之间的战争。

当时我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

奶奶从王老师嫁到老李家后,就曾经3次离开老家,去新疆各个姑姑家生活。

第一次应该是在我出生之后,奶奶和爷爷双双去了新疆呆了很久,一直到2年后弟弟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才回到老家。

可以参照的事实是,弟弟出生后半岁的时候,姥爷去世,大雪纷飞的时节里面,4岁多一点的姐姐和2岁多一点的我,被留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饿了的话就吃炉火上的烤馍。

弟弟被王老师带去奔丧。

因为两姐妹年龄太小,而饿到随便找东西吃的地步,姐姐将家中的味精,当做白糖大把大把的吞下去,而导致后面长大后,一点点都不能接受味精的味道。

但是我对于这段记忆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些回忆,也都是在王老师和姥姥的一次次的提起往事中,我配合回忆着、勾勒着,这并不清晰的画面。

我想关系良好的家庭应该都不会婆媳关系势如水火、家破人亡吧!

可是在我们这样的贫寒家庭却是越破落越内讧的厉害!

不肯认输的新媳妇,强势凌厉的封建婆婆,偏执愚孝又蠢笨的儿子,使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众人围观看笑话,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乌云笼罩之中。

奶奶的出走未必就是件坏事,王老师自己具备独立撑起家的能力和勇气,家庭终于可以安静一段时间了。

可是很快奶奶和爷爷又耐不住故土思乡之情,几年后又回了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实则真正难受的是我们三个年纪小的孩子。

我们夹在2个领导的中间,只凭孩童的好恶行事。不善笼络人心的母亲,很快就成了众人反感和厌弃的对象。

没人喜欢吃,她做的很难吃的饭菜;没人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

她的情绪更加敏感、更加对抗。很久一段时间内,我都知道她口臭的厉害,因为每次我吃苹果或者什么水果的时候,她都会想吃一口,吃完之后的水果表面就会留下难闻的味道,我就知道了她口臭。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是胃部湿热导致的,长期郁闷难解,自然而然的胃部湿热难受。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是没有减弱。

只是我渐渐上了初中,开始住了校。我平时不经常在家,姐姐也早我2年就住了校,留下一个不爱说话的弟弟在家里。

据说每天早上,弟弟还会听从王老师的使唤,去拔炉火盖子。

这些都是不知不觉间的变化。

终于在我读高中的第一个月,在一个金秋,树叶纷纷洒下大地的时节,

奶奶和爷爷第二次离开河南老家,奔赴新疆姑姑家,只是这次不同的是,新疆那个最听奶奶话的三姑姑,几年前因为车祸去世了。

奶奶她无法,长时间再入住新疆这个姑姑家了。

而其他的姑姑也并不太愿意,奶奶过去给她们当家做主,安排事情。

这些消息我都是长大后,才慢慢知道的。

妈妈和奶奶之间,那些过往的战争,其中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农村的习俗都有吃油炸的果品之类的甜点,因为贫穷,只买的少量的、足够去走亲戚的果品即可。

后来亲戚都走完了,剩余的一斤半盒之类,全家人才得以品尝。

当然品尝的时候,要么是奶奶加上我们三个小孩,要么是王老师加上我们三个小孩,反正不会有大团结的时刻。

因为奶奶手头上的零花钱比较多,所以经常她屋子里面的好吃的零食不断,我们和奶奶一起品尝的机会就很多,因此就顺理成章的知晓了奶奶的口味和喜好。

因此,有次在和王老师一起吃果品的时候,看到圆圆的类似汤圆之类的点心的时候,我不由得脱口而出:“俺奶奶爱吃这个,俺奶奶爱吃这个!”

当时我立马遭到了王老师的狠狠的责罚,她在我的胳膊上狠狠的拧了一把,那个疼痛我好像现在都没有忘记。

虽然长大后,我和王老师如朋友般相处了很多年,也是无话不说。

但是那段童年经历犹如鬼魅一样植入我的梦乡深处,时不时侵扰我的梦境。

我猜想:“如果不是讨厌某个人到一定地步,何至于对自己的亲孩子,做出那样的本能体罚”;“如果不是奶奶这种老狐狸式的擅长笼络人心,我们三个天真无辜的孩童,还至于像个夹心饼干一样,在两头都要挨训吗?”。

而这些,我也都是长大后才知晓。

面对两个意见不合,性格不合的领导的时候,该如何明哲保身,互不得罪,可是年幼的我们,只有本能反应和喜好,无他。

我料想,奶奶在某些时刻肯定是得意的。因为王老师辛辛苦苦的孩子都和她老人家一条心,就凭着一些些零食和偏爱。

作为别人儿媳妇的王老师,虽然是这一辈子极不愿意低头认输的人,想来有时也会,不由得觉得心寒和痛恨。

此处之外,她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因此她每天郁闷的心情,摧毁了她的心理和身体,她经常咳嗽,还经常口臭,甚至经常大发雷霆,和同事吵架,责骂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老公打架。

一个年轻时候,看上去像宋庆龄国母的女人,被生活以及家人折磨的就像个神经病一样,这也算是她遭受到的最大的逆境了吧。

而这一切的终止来自于奶奶的第二次离开去新疆。

很快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3年,当我读高四的时候,秋天的一个日子,奶奶和爷爷又回来了。

当时姐姐已经去郑州读了大学,我也长大成人,理解了母亲的辛苦和操劳,更懂得了她的暴脾气的原由。

我们已经像朋友般一样相处了3年。

所以当奶奶再多的挑拨、暗示对王老师的不满或者失礼的时候,我都选择心如明镜,不偏不倚。

可是父亲却不这样,一辈子愚孝的他,还是选择狂风暴雨般对王老师发作,因此父亲和母亲吵架如家常便饭,打架也时有发生。

一家人宁静的好日子就这样到头了。

甚至有次,王老师在修理猪圈的时候,父亲竟然对她动了铁锨,那也是利器的一种。

这些信息也都是后来王老师给我倾诉的。

她当时就说:“离婚,谁不离婚谁是王八蛋,一天都不想忍了。孩子都归她,或者让孩子自愿选择”。

听到这里,父亲软了下来,因为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考上大学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孩子们自愿选择挑选父母的话,父亲可能一个都留不下孩子。

基于这,父亲的态度软了下来,二人的情绪缓和了一些,为此,父亲也搬到了二楼去住了。

因为奶奶在一楼的东屋里面,夜里老是哼哼唧唧的吵得父亲也受不了了。

最后奶奶终于不再向,父亲吐槽王老师的是非过错,奶奶自己一年之后悄悄的离开了老家,第三次去了新疆。

这一次是永别。

自此两年之后,她就在小姑家去世了。

而我和弟弟分别在那2年间考上了大学,王老师苍瘦的身体迅速恢复了红润,甚至都有了些脂肪。

虽然家里读书的人多,用钱的地方也大,

但是她干的很有力量,也很有劲头,口臭的毛病彻底好了,咳嗽的也不那么频繁了。

因为我们三个孩子的渐渐强大,父亲对王老师动手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两人吵架的时候,父亲都选择了少说几句忍耐到底了。

这一切都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候的印象和回忆。

除了新桥一中的快乐的三年读书生涯,其余的日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会很焦急忐忑,因为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情我将会做砸,那也就意味着被批评或者指责。

我甚至都不知道,在这样的大人关系中,我应该偏向谁,应该怎么办!

这对于长大后的我来说,遇见问题或者遇见将要发生的问题,会本能的逃避或者哭泣,

一直到我硕士毕业之后遇见梁小姐为止。

婆媳关系这是自古以来的问题,更是一种合作关系和利益关系。

双方都是平等的,因为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可是还会生出那么多幺蛾子,不是婆婆强势蛮横就是媳妇无知无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

我想,一朝天子一朝臣,谁的时代谁做主,有能者居之。

不要太过于凭借经验习俗,适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才是最好的。

有次,电话中和王老师说起婆婆的某件事,我说:“我不管那么多,这事有于先生沟通呢,我只需向他说清楚的我的意图或者需求就好,剩余的直面沟通有可能产生问题或者矛盾的地方就交由于先生来管理。我只负责对婆婆办好事,行孝心就好了”。

王老师连连夸奖我:“真长大了,会办事啦!”

我想说却未说出口:“从你和奶奶的20年的战争中,我深有体会:一团糟或者一家混乱的样子是多少难受,不用别人提醒,我也知道要在这个地方小心谨慎。”

本来婆媳之间就是陌生人,因为有了先生这个中间人的存在,所以才产生了关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有了关联。

如果没有这个中间人的存在,婆媳两个人就是形同陌路,路见不识的地步。

所以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恩怨情仇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中间人的失职和无能,中间人的弱化,使得这两方露于台前,直面接触。

管理好中间人才是王道。

我相信每个人都想做个好人,都想变现出君子绅士的品格,可是因为一件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就太不值当了!

小时候,觉得自己有个好奶奶。

长大后,才觉得自己有个好母亲。

小时候,对奶奶有无比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的母亲有多么的坚强和勇敢。

小时候,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念的对象是奶奶;

长大后,心心念念本能反应打电话给的人是母亲。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够和平共处的奶奶和母亲,

也希望自己能做个好母亲,将来更要做个好奶奶。

这是人一生的经历和阶段,更是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

不要让自己在本职的角色上失了色,变了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