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奶奶之間,那些過往的戰爭!

昨晚又做了夢。在這樣悽風冷雨的深夜裡面,不做夢好像不正常吧!

所以我選擇了夢醒後不睡,起身收拾收拾屋子,掃地,將電視櫃上的東西都收納到抽屜裡,將廚房料理臺上的碗盤之類的,收拾進櫥櫃,還認真的拖了屋子裡面的地面,就這樣匆匆下樓趕車。

收拾整齊後的屋子讓人神清氣爽,不亞於去公園散步1個小時的舒服。

今早起床的瞬間,想起了以往媽媽王老師和奶奶之間的戰爭。

當時我年紀太小,什麼都不懂。

奶奶從王老師嫁到老李家後,就曾經3次離開老家,去新疆各個姑姑家生活。

第一次應該是在我出生之後,奶奶和爺爺雙雙去了新疆呆了很久,一直到2年後弟弟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才回到老家。

可以參照的事實是,弟弟出生後半歲的時候,姥爺去世,大雪紛飛的時節裡面,4歲多一點的姐姐和2歲多一點的我,被留在家裡自己照顧自己,餓了的話就吃爐火上的烤饃。

弟弟被王老師帶去奔喪。

因為兩姐妹年齡太小,而餓到隨便找東西吃的地步,姐姐將家中的味精,當做白糖大把大把的吞下去,而導致後面長大後,一點點都不能接受味精的味道。

但是我對於這段記憶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些回憶,也都是在王老師和姥姥的一次次的提起往事中,我配合回憶著、勾勒著,這並不清晰的畫面。

我想關係良好的家庭應該都不會婆媳關係勢如水火、家破人亡吧!

可是在我們這樣的貧寒家庭卻是越破落越內訌的厲害!

不肯認輸的新媳婦,強勢凌厲的封建婆婆,偏執愚孝又蠢笨的兒子,使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眾人圍觀看笑話,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烏雲籠罩之中。

奶奶的出走未必就是件壞事,王老師自己具備獨立撐起家的能力和勇氣,家庭終於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了。

可是很快奶奶和爺爺又耐不住故土思鄉之情,幾年後又回了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明爭暗鬥。

實則真正難受的是我們三個年紀小的孩子。

我們夾在2個領導的中間,只憑孩童的好惡行事。不善籠絡人心的母親,很快就成了眾人反感和厭棄的對象。

沒人喜歡吃,她做的很難吃的飯菜;沒人願意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

她的情緒更加敏感、更加對抗。很久一段時間內,我都知道她口臭的厲害,因為每次我吃蘋果或者什麼水果的時候,她都會想吃一口,吃完之後的水果表面就會留下難聞的味道,我就知道了她口臭。

長大後,我才知道那是胃部溼熱導致的,長期鬱悶難解,自然而然的胃部溼熱難受。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們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是沒有減弱。

只是我漸漸上了初中,開始住了校。我平時不經常在家,姐姐也早我2年就住了校,留下一個不愛說話的弟弟在家裡。

據說每天早上,弟弟還會聽從王老師的使喚,去拔爐火蓋子。

這些都是不知不覺間的變化。

終於在我讀高中的第一個月,在一個金秋,樹葉紛紛灑下大地的時節,

奶奶和爺爺第二次離開河南老家,奔赴新疆姑姑家,只是這次不同的是,新疆那個最聽奶奶話的三姑姑,幾年前因為車禍去世了。

奶奶她無法,長時間再入住新疆這個姑姑家了。

而其他的姑姑也並不太願意,奶奶過去給她們當家做主,安排事情。

這些消息我都是長大後,才慢慢知道的。

媽媽和奶奶之間,那些過往的戰爭,其中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因為過年的時候,農村的習俗都有吃油炸的果品之類的甜點,因為貧窮,只買的少量的、足夠去走親戚的果品即可。

後來親戚都走完了,剩餘的一斤半盒之類,全家人才得以品嚐。

當然品嚐的時候,要麼是奶奶加上我們三個小孩,要麼是王老師加上我們三個小孩,反正不會有大團結的時刻。

因為奶奶手頭上的零花錢比較多,所以經常她屋子裡面的好吃的零食不斷,我們和奶奶一起品嚐的機會就很多,因此就順理成章的知曉了奶奶的口味和喜好。

因此,有次在和王老師一起吃果品的時候,看到圓圓的類似湯圓之類的點心的時候,我不由得脫口而出:“俺奶奶愛吃這個,俺奶奶愛吃這個!”

當時我立馬遭到了王老師的狠狠的責罰,她在我的胳膊上狠狠的擰了一把,那個疼痛我好像現在都沒有忘記。

雖然長大後,我和王老師如朋友般相處了很多年,也是無話不說。

但是那段童年經歷猶如鬼魅一樣植入我的夢鄉深處,時不時侵擾我的夢境。

我猜想:“如果不是討厭某個人到一定地步,何至於對自己的親孩子,做出那樣的本能體罰”;“如果不是奶奶這種老狐狸式的擅長籠絡人心,我們三個天真無辜的孩童,還至於像個夾心餅乾一樣,在兩頭都要挨訓嗎?”。

而這些,我也都是長大後才知曉。

面對兩個意見不合,性格不合的領導的時候,該如何明哲保身,互不得罪,可是年幼的我們,只有本能反應和喜好,無他。

我料想,奶奶在某些時刻肯定是得意的。因為王老師辛辛苦苦的孩子都和她老人家一條心,就憑著一些些零食和偏愛。

作為別人兒媳婦的王老師,雖然是這一輩子極不願意低頭認輸的人,想來有時也會,不由得覺得心寒和痛恨。

此處之外,她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因此她每天鬱悶的心情,摧毀了她的心理和身體,她經常咳嗽,還經常口臭,甚至經常大發雷霆,和同事吵架,責罵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老公打架。

一個年輕時候,看上去像宋慶齡國母的女人,被生活以及家人折磨的就像個神經病一樣,這也算是她遭受到的最大的逆境了吧。

而這一切的終止來自於奶奶的第二次離開去新疆。

很快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3年,當我讀高四的時候,秋天的一個日子,奶奶和爺爺又回來了。

當時姐姐已經去鄭州讀了大學,我也長大成人,理解了母親的辛苦和操勞,更懂得了她的暴脾氣的原由。

我們已經像朋友般一樣相處了3年。

所以當奶奶再多的挑撥、暗示對王老師的不滿或者失禮的時候,我都選擇心如明鏡,不偏不倚。

可是父親卻不這樣,一輩子愚孝的他,還是選擇狂風暴雨般對王老師發作,因此父親和母親吵架如家常便飯,打架也時有發生。

一家人寧靜的好日子就這樣到頭了。

甚至有次,王老師在修理豬圈的時候,父親竟然對她動了鐵鍁,那也是利器的一種。

這些信息也都是後來王老師給我傾訴的。

她當時就說:“離婚,誰不離婚誰是王八蛋,一天都不想忍了。孩子都歸她,或者讓孩子自願選擇”。

聽到這裡,父親軟了下來,因為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考上大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果孩子們自願選擇挑選父母的話,父親可能一個都留不下孩子。

基於這,父親的態度軟了下來,二人的情緒緩和了一些,為此,父親也搬到了二樓去住了。

因為奶奶在一樓的東屋裡面,夜裡老是哼哼唧唧的吵得父親也受不了了。

最後奶奶終於不再向,父親吐槽王老師的是非過錯,奶奶自己一年之後悄悄的離開了老家,第三次去了新疆。

這一次是永別。

自此兩年之後,她就在小姑家去世了。

而我和弟弟分別在那2年間考上了大學,王老師蒼瘦的身體迅速恢復了紅潤,甚至都有了些脂肪。

雖然家裡讀書的人多,用錢的地方也大,

但是她乾的很有力量,也很有勁頭,口臭的毛病徹底好了,咳嗽的也不那麼頻繁了。

因為我們三個孩子的漸漸強大,父親對王老師動手的次數越來越少,甚至兩人吵架的時候,父親都選擇了少說幾句忍耐到底了。

這一切都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候的印象和回憶。

除了新橋一中的快樂的三年讀書生涯,其餘的日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都會很焦急忐忑,因為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情我將會做砸,那也就意味著被批評或者指責。

我甚至都不知道,在這樣的大人關係中,我應該偏向誰,應該怎麼辦!

這對於長大後的我來說,遇見問題或者遇見將要發生的問題,會本能的逃避或者哭泣,

一直到我碩士畢業之後遇見梁小姐為止。

婆媳關係這是自古以來的問題,更是一種合作關係和利益關係。

雙方都是平等的,因為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

可是還會生出那麼多么蛾子,不是婆婆強勢蠻橫就是媳婦無知無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清官難斷家務事。

我想,一朝天子一朝臣,誰的時代誰做主,有能者居之。

不要太過於憑藉經驗習俗,適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才是最好的。

有次,電話中和王老師說起婆婆的某件事,我說:“我不管那麼多,這事有於先生溝通呢,我只需向他說清楚的我的意圖或者需求就好,剩餘的直面溝通有可能產生問題或者矛盾的地方就交由於先生來管理。我只負責對婆婆辦好事,行孝心就好了”。

王老師連連誇獎我:“真長大了,會辦事啦!”

我想說卻未說出口:“從你和奶奶的20年的戰爭中,我深有體會:一團糟或者一家混亂的樣子是多少難受,不用別人提醒,我也知道要在這個地方小心謹慎。”

本來婆媳之間就是陌生人,因為有了先生這個中間人的存在,所以才產生了關係,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或者有了關聯。

如果沒有這個中間人的存在,婆媳兩個人就是形同陌路,路見不識的地步。

所以彼此之間也沒有太多恩怨情仇的地方,如果有的話,那也是中間人的失職和無能,中間人的弱化,使得這兩方露於臺前,直面接觸。

管理好中間人才是王道。

我相信每個人都想做個好人,都想變現出君子紳士的品格,可是因為一件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就太不值當了!

小時候,覺得自己有個好奶奶。

長大後,才覺得自己有個好母親。

小時候,對奶奶有無比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母親有多麼的堅強和勇敢。

小時候,夜裡睡不著的時候想念的對象是奶奶;

長大後,心心念念本能反應打電話給的人是母親。

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能夠和平共處的奶奶和母親,

也希望自己能做個好母親,將來更要做個好奶奶。

這是人一生的經歷和階段,更是一個人的使命和責任。

不要讓自己在本職的角色上失了色,變了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