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去年,《政風熱線》節目曾報道過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有兩家無資質的攪拌站一直未能關停,當地政府存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近日,當地有觀眾向我們反映,時隔一年後,這些黑攪拌站仍在非法生產。

11月5日,記者再次來到漣水縣高溝鎮楊口村,看到這家建文混凝土攪拌站確實仍在繼續作業,站點內堆滿了砂土和碎石,並未採取任何覆蓋措施和環保裝置,兩個攪拌罐立在院子當中,另外還停放著幾輛罐車等待運貨。

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攪拌站負責人陳建文說,C30的混凝土不要發票售價每立方420元,要發票售價每立方440元,只要訂貨就能及時供貨。當記者問及是否具備混凝土檢測報告時,這位負責人說:“這個我沒有, 我也不弄。”

記者看到,有剷車不時將原料鏟入罐體攪拌,等罐車注滿水泥後便出發送貨,在生產、運輸的過程中不斷散落出的砂土,四處擴散,讓周邊村民們苦不堪言。附近村民:“他廠裡產生的石子跟沙子,一遇到風就特別大,風一刮就全過來了,從來沒停過。”

同樣沒被關停的還有這家開在河道邊上的志誠攪拌站,緊挨著村民居住區,原料和設備都放置在河岸邊,一頭由吊機不斷將砂土裝車拖運,另一頭則在粉碎石塊,生產製造水泥,機器開啟後,轟鳴作響。

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記者從漣水縣住建部門瞭解到,混凝土攪拌站的企業資質早已不再頒發,企業無法申請獲得,而高溝鎮範圍內的攪拌站都屬於必須取締的“黑戶”。

漣水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材辦負責人:“從宏觀上來講處於一個過飽和狀態,另外一個,一般的小站由於投資設備經常會是一些淘汰的設備,設備生產的產品質量跟現在的要求都是有差距的。”

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據介紹,從去年底開始,漣水縣就出臺了《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治理方案》,要求在今年十月底前將所有黑站拆除,然而,到了11月份,高溝鎮的這兩家黑攪拌站還在非常生產。漣水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材辦工作人員:“10月31日之前就應該完成,因為我們漣水的黑站比較多,所以推遲了一點,沒有資質的一律取締關閉。”

根據漣水縣生態環保局介紹,去年政風熱線節目曝光之後,他們就向經信部門申請對相關企業斷電,並於12月18日給高溝鎮政府發函,建議立即關停。

淮安市漣水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大隊工作人員:“高溝人民政府建議對志誠、建文采取兩斷三清措施,就是斷電斷水,清除設備、清理原料、清理設備,我們不是沒有跟進,發函給鄉鎮,一般發函會有覆函給我們,但是一直就沒發過來。”

媒體曝光、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加上環保局的書面督促,高溝鎮政府為什麼還是對於非法生產的黑攪拌站無動於衷呢?

漣水縣高溝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環保政策出臺之前就有這些廠,當時的政策是招商引資過來的,又是跟當地村裡籤的合同,如果是環保政策之後建的必須叫他拆除,人家有的甚至都有十幾年了,當時作為招商引資搞來的,所以我們拆的難度非常大。”

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據介紹,高溝鎮正在採取措施,根據縣混凝土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將於11月7日開始對這些無資質違法經營的攪拌站予以強拆。

漣水縣高溝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在11月14日前必須拆掉,一個不留,全部拆掉。”

政風觀點

漣水: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黑攪拌站為什麼還能非法生產?

  • 深挖黑攪拌站背後的保護傘

政風觀察員邱建新教授認為,媒體曝光、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加上環保局的書面督促,對黑攪拌站的整治力度是疊加的,但背後卻是“關而不停”,我們不禁要去發問:究竟是誰給了這些企業叫停之後繼續生產的權利?究竟是誰給了他們如此大的勇氣、如此大的膽量,這個背後是否存在權利腐敗,權利尋租?這是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相關職能部門不僅要去查企業,而且要查一查背後是不是存在一些保護傘在撐腰。

  • 招商項目不是黑攪拌站違法生產的理由

相關部門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就存在問題,只要能拉動GDP,完成稅收任務,這個項目合不合法、有沒有經營資質和資格,符不符合環保要求,我們一概無視。在當今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治理項目的背景下,作為基層職能部門,不能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而讓非法經營現象無限制地惡性循環下去,如何堅決叫停,其實是在考驗地方政府在面臨新形勢下的環境治理工作如何來提升治理水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