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渭武“綠色公路”穿山越嶺連四方

——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渭武高速公路隴南段項目建設紀實

隴南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秦巴山區交會處,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包含著對隴南山大溝深、交通閉塞、行路之難的感嘆。“走出去”是當地老百姓千百年來的夢想。

為了實現隴南人民的夢想,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繼武都至罐子溝高速公路、成縣至武都高速公路之後,又一次肩負使命,開闢一方沃土……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隴南段途經宕昌縣、舟曲縣和武都區。截至目前,隴南段已累計完成形象進度產值105.84億元,佔合同額123.14億元的85.95%,計劃於2019年內建成通車。

西北與西南地區間的交通要道

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渭武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家“十三五”交通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甘肅省實施交通突破行動的主要工程項目,為助力甘肅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據悉,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蘭州至海口高速在甘肅省境內的重要組成路段。北接已建成的臨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南接已建成的武罐高速公路,是我省通達四川、重慶、貴州等出海通道的重要南出口公路,也是西北與西南地區間最為便捷的交通要道。

該項目由省公航旅集團投資、甘肅長達路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管理,項目路線全長238.35公里,批覆概算總投資380.41億元,分定西段和隴南段兩段同期建設。隴南段主線全長133.4公里,其中宕昌縣境內107公里,武都區境內24公里,舟曲縣境內2.4公里;起點位於宕昌縣阿塢鄉,與渭武高速定西段順接,途經13個鄉鎮(主線),終點順接武罐高速公路;全線採用全立交、全封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整體式路基寬24.5米,分離式路基寬12.25米,行車速度設計每小時80公里;主線工程量有特大橋16座27164米、大橋62座23680米、中橋42座2932米、小橋4座102.62米、通道及涵洞192道、特長隧道3座10539米、長隧道9座14481米、中長隧道9座6674.8米、短隧道2座671米、互通立交5處、停車區及服務區4處;概算總投資約188億元。

我省境內施工難度最大的項目

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據瞭解,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迄今為止甘肅省境內施工難度最大的交通工程項目。項目沿線水文及地形地質條件複雜,自然及地質病害多,路線經過隴南山區、峽谷區,山大溝深,夏季降水量大,洪澇災害、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病害分佈廣泛,安全風險高;路線經宕昌縣、舟曲縣、武都區,沿G212峽谷區,在人口集居區佈設,土地奇缺,拆遷安置困難多;徵地拆遷點多線長,電力、電訊、水利設施及廠礦企業多,涉及範圍廣,徵遷難度大;工程橋隧比例高,質量技術要求高,主線橋隧比例達57.5%以上,其中官亭至沙灣段橋隧比高達92.5%,安全、質量和技術管理難度大。

渭武高速公路隴南段控制性工程化馬、秦峪隧道給參建者們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化馬隧道左洞全長3939米,右洞全長3824.5米,是渭武隴南段最長的隧道,隧址區地面高程1338米—2000米,相對高差大於500米,洞頂最大埋深645米,屬高—極高應力區;穿越區屬侵蝕中山地貌,岩層複雜多變,具有突泥涌水、巖爆、斷層、高地應力、大變形、煤層及瓦斯等難題。秦峪特長隧道左線全長3009米,右線全長3209米,最大埋深705米,洞身穿越三條斷層帶,地質條件複雜多變、圍巖破碎軟弱、湧水塌方頻發,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極高。

“針對複雜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我們的團隊相繼攻克了橋樑、隧道及路基諸多技術難題,特別是在大跨徑涉河橋樑現澆施工,軟弱地基處理,隧道富水、岩溶、突湧水、軟巖大變形處治等方面取得佳績。”隴南段項目負責人鄧兆寧介紹道。

智慧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21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我們在項目建設中要充分依靠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隴南段項目辦副主任王治才說。

渭武高速公路隴南段倡導“管理手段信息化”理念,根據現場實際需求,在土建工程水泥拌和樓、試驗機和智能張拉遠程採集監控方面均實現了數據不落地上傳,完成了安全視頻、隧道人員定位、隧道人車分離門禁、隧道語音呼叫和隧道有害氣體等數據採集和監測系統架構。

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在路面工程原材料管控方面,開發增加了運輸車輛長時間失聯預警、混合料運輸車輛運輸時長預警、攤鋪及壓實機械位置及碾壓遍數監控功能,實現了從原材料運輸、拌和樓拌和、拌和料運輸和混合料攤鋪碾壓成型全過程信息化監控。

在手機APP整體實現了PC端功能,現場可隨時調取和查閱各項信息化監控數據。通過引入第三方軟件和數據監控平臺,集成了信息化標段自建的施工智能管控系統,對實時生產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及時掌握各單位生產過程的穩定程度和混合料各項參數的波動情況,方便及時發現解決生產及設備問題,有效做到信息化數據服務施工,實現了異地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綠色渭武融入隴南

看!“渭武高速”隴南段是如何“煉”成的

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恢復自然,渭武項目隴南段最大可能性減少大開挖、大回填,儘量保持山川生態原貌,按照經濟、實用、美觀的原則,在主線綠化工程設計時,以植被恢復、環境美化為目標,結合山川自然地貌,力求保持原有生態環境,採用當地適宜生存的特色樹種實施綠化工程,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與美化,將項目建設融入當地人文環境,充分展現地方特色和區域風貌。

針對路線主要沿岷江—白龍江走廊帶佈設、建設場地狹窄、沿江臨建設施較多的特點,重點對錶土剝離進行集中堆放與防護,清理河道內橋樑樁基施工圍堰及鑽渣,隧道洞口零開挖擾動,棄土場“先擋後棄”,對臨時場站進行防洪評價,加強施工便道防護措施,集中排查與整治施工產生的廢料、廢水、廢氣,以及生產和生活垃圾等。

同時,建立環境監測體系,制定環境監測計劃,全過程進行施工期間環境監測,適時採取相應對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將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措施納入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中,加強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氣(煙)、施工揚塵、噪音(振動)、固體廢棄物(渣)的排放控制,建立目標管理,實現達標排放。施工過程中,加強管控,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防止水土流失,特別注意對居民稠密區、水源保護區、風景遊覽區、自然保護區和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的環境保護。

目前,渭武項目隴南段正在緊張地施工中,全線施工進展速度很快,有些地段已處於收尾階段。一條寬闊平坦的大路,正打開隴南地區加快發展的大通道。渭武高速隴南段通車後,隴南經濟外運輻射面將進一步加大,人流物流也將會迅速增長,為經濟帶來巨大商機,對隴南發展全域旅遊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來源 | 中國甘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