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

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快速響應、科學決策,用最快、最新、最便捷的網絡媒介,巧用活用互聯網,及時、準確地向群眾傳遞疫情防控知識、相關預防措施等,吹響了新媒體戰“疫”的衝鋒號。


互通有無,疫情信息“一鍵”知曉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儘量不要出門,家裡多通風,勤洗手,還要注意消毒。如果有事必須出門,也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請切記!”

“請大家都待在家裡,儘量不要出門,不要拜年串門,不要聚會。”

“各位父老鄉親,黨和政府是我們的堅強後盾,大家一定要積極主動,配合防疫工作!”

……

當前,在我市各鄉村、社區的鄉村大數據平臺“村聊”和“千村千群”裡,這樣的信息隨“村”“群”可見。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為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擴散,使全市群眾、尤其是農村群眾對疫情防控“入腦入心”,我市各縣區的鄉村、社區,積極創新線上疫情防控措施,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和“千村千群”微信群聊,及時傳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採用短視頻、快板等形式,引導群眾認識疫情、預防疫情。不僅如此,鄉村幹部在平臺上,主動發聲、答疑解惑,與群眾交心交流,緩解群眾緊張情緒,提升了群眾對疫情的認知度和防範意識,有效鞏固了戰“疫”防線。

“當下,我們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瞭解到疫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老百姓應該怎麼預防疫情?”武都區馬街鎮沙坪村村民張永軍告訴記者。

此外,為保證特殊時期群眾問診難題,我市還在“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嵌入了“找村醫”板塊,群眾只要身體有任何不適,都能通過這一板塊第一時間聯繫村醫。

“這幾天,周圍的人要是哪裡不舒服,不用冒著風險出門,可以通過‘找村醫’板塊聯繫村醫,進行網上問診。”張永軍說。


有事“群”裡辦,足不出戶解決所需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咱們村上有缺米、面、油和蔬菜的請上報,下午五點進行統計,明天鎮上會安排平價蔬菜運輸車進行配送。收到信息請回復。”

近日,在一個名為“武都區柏林鎮芝家山便民信息群”的微信群裡,村幹部焦小斌發佈了這樣一條信息,引發了村民的熱烈回應。

“收到!我家需要10斤水白菜、5斤西紅柿,2斤蒜苗。”

“太好了!我家要1袋灰面。”

“我家要4斤豆腐,謝謝!”

……

為了防止疫情傳播,武都區柏林鎮芝家山村和其他村子一樣,設置了監測點,限制外來車輛的進入,隨著公共交通車輛限行,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用品的供給受到了影響。

疫情當前,面對農村群眾出行不便、購物困難的實際,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千村千群”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廣泛瞭解群眾所需所盼,對生活用品,尤其是糧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按需分配,統一配送,解決了農村群眾的後顧之憂。

“頭一天,大家還為家裡缺糧缺菜而發愁,沒想到第二天,政府就把我們想要的東西送到家門口了,這個微信群真的是幫了村民的大忙了。”焦小斌說。

在成縣,為了在減少人員外出流動的同時,保證群眾生活必需品供給,在成縣商務局倡議引導下,由成縣供銷聯社和成縣博農富民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尚瓜瓜(同城分享)平臺發起資源整合渠道共享活動,開啟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業務,米麵油、肉蛋奶、水果、蔬菜等樣樣俱全。截至2月2日12時,平臺已經接單4500餘單,下單用戶達3500餘人。

“在實現縣城配送的基礎上,我們平臺還啟動了城關鎮偏遠村日用品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並將逐步擴大至全縣所有鄉鎮。”尚瓜瓜平臺負責人臺曉亮告訴記者,“平臺採用“無接觸配送服務”,客戶可通過訂單備註“要求配送員根據自身的需求將商品放置在指定位置。”有效降低安全風險,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生活所需。


在線上崗,在“不見面”中見真情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成縣探索黨員帶頭上“疫”線,其他幹部“在家上班,在線上崗”工作方式,在“見面”中顯擔當,在“不見面”中見真情。

困難事,黨員帶頭上。成縣委組織部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出倡議,各鄉鎮黨委、縣直有關單位黨組織積極響應號召,醫療衛生和公安系統黨員主動請戰、撲在一線,廣大黨員幹部率先帶頭,主動放棄假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

為減少假期結束後各鄉鎮、各單位返崗人員聚集,避免造成新的疫情防控風險,全縣各級黨組織在嚴格落實外出人員返回崗位前居家觀察要求的基礎上,設立黨員先鋒崗,根據工作需要,安排非必須到崗人員在家24小時在線辦公,並要求廣大黨員帶頭幹困難事、當有心人,在貼心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使命,體現為民情懷。

要緊事,電話預約辦。成縣縣委組織部、縣政務服務中心在率先公開崗位職責、單位辦公電話、業務主辦人員聯繫電話及微信號的基礎上,號召全縣各級黨組織及時公開業務股室和具體負責人電話號碼,方便群眾辦事。

對於確需現場辦理的事項,在提前電話預約後,要求服務對象和經辦人在自覺接受體溫監測、佩戴防護口罩的情況下,開展“一對一”服務。同時,公佈了組織部門、縣紀委監委監督舉報電話,對服務群眾不熱情、推脫推諉甚至”踢皮球“的現象嚴肅問責。

平常事,網上自主辦。蘇元鎮率先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政務服務的通告》,推行“不見面”服務群眾方式,向社會公佈黨政辦公室、民政服務窗口、社保服務窗口等窗口辦事微信群二維碼和聯繫方式,號召廣大群眾對不急於辦理的事項儘量延期或減少到相關單位辦理,引導廣大服務對象選擇網上“不見面”辦事途徑,為服務對象提供安全、高效、便捷服務的同時,減少人員流動、接觸,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掃碼登記,疫情監測精準便捷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同志你好,可以掃這個二維碼進行信息登記!”1月28日,在兩當縣楊店鎮疫情防控監測點,工作人員正引導過往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兩當縣楊店鎮地處陝甘交界,兩徽高速和316國道橫貫東西,是出陝入甘的必經之地。每天經由陝西鳳縣進入楊店鎮車流量約四五百輛,其中不乏河南、湖北過路車輛。自啟動重大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設置在兩徽高速出口和316國道省界處的疫情監測點成為兩當縣疫情防控的最前線,負責來往人員檢疫登記和活禽、動物排查工作。

監測點起初採用傳統方式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檢查,需要乘客和一線工作人員直接近距離接觸,不僅存在人員之間紙筆共用的風險,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針對這一問題,27日晚上,兩當縣組織力量,藉助幫BOSS網頁工具開發出了二維碼網上登記表,流入人員只需利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掃碼並按照提示填寫相關內容即可。

“這個系統確實比之前手動填寫要方便得多。聽朋友說,他前幾天從這裡經過時,光排隊填寫登記表就要等十幾分鍾,而現在只需要一兩分鐘就能搞定。不僅極大地節約了時間,還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我們駕駛員和監測點工作人員的直接接觸。”經兩當前往寶雞辦事的駕駛員孫超告訴記者。

據統計,自1月28日兩當縣楊店鎮首次使用掃碼登記系統以來,全鎮兩個交界監測點過境人數及返兩來兩人員累計錄入信息4975人次,未出現一例差錯。

“掃碼登記信息最大的優點是降低了工作強度,減少了人員近距離接觸,而且由於完全實名校驗,人員流向IP非常精準,便於監督隨訪,為疫情聯防聯控加了一把‘鎖’。”楊店鎮黨委書記朱曉凱一邊拿出手機向記者演示操作流程,一邊告訴記者。

現在,不僅是兩當縣,我市成縣、西和縣等地,都相繼開發出疫情登記系統,並已在各監測點投入使用。

“剛開始,我們白天在監測點上值班值守,晚上還要讓駐村幹部協助我們對當天出入人員進行電子版信息錄入。自從建立了快速登記系統以來,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減少了人員的接觸,極大地避免了疫情傳播風險。”成縣蘇元鎮張灣村支書記鄧興斌說。

隴南:網絡裡我們共戰“疫”

疫情當前,一項項有力的防控舉措,一條條有用的知識引導,一個個感人的隴南故事,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傳遞到隴南的鄉鄉村村、家家戶戶,我們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奏響擊敗這場疫情的凱旋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