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餘慈地區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東墮民的一支

記得小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會有一位老婆婆來我家。這位老婆婆約六十歲左右,打扮和普通老太太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是肩上老掛著一個布袋,進門就會熱情的打招呼,然後見到我奶奶就會親熱的叫一聲“阿姐”,接下去就是一連串的好話:什麼老人長壽啊,小孩子聰明啊,家宅平安啊等等,反正都是些討吉利的話。我奶奶平常為人也挺謙虛,但對於這位老婆婆的吉利到接近奉承的言語,只是微微一笑,貌似也接受了。然後這位老婆婆就會主動的要給我奶奶剪個頭髮或洗個頭發,我奶奶基本也欣然接受她的這些服務。離開前奶奶會給她一些家裡的一些儲存的糧食、零食,如幾把大米,幾把花生、幾把大豆,如果是年前來,還會給她幾塊自家做的凍米糖,家裡沒啥東西的時候會給她幾毛錢。每次她都會把這些東西一股腦兒裝進她的那個布袋,接著又是一連串的好話,最後伴著這些吉利話告別離開。

那時候我一直不明白這位老婆婆是誰。是親戚?不像,因為她和奶奶之間沒有平常親戚間的那種客套,感覺她在我奶奶面前略感卑微。是生意人?感覺也不是,因為她身上沒有出賣的東西。是走江湖的手藝人?好像也不是,每次為我奶奶剪完頭髮或洗完頭髮,不管給她多少東西,她都笑嘻嘻的欣然接受,從不計較多少,幾毛錢剪一次頭髮,在那個年代那也遠低於市場價。

稍大點,懷著好奇問奶奶那老婆婆是誰。奶奶告訴我她也不知道那人是誰,姓啥叫啥,就知道那個人是“肚皮嫂”,奶奶還告訴我“肚皮嫂”其實就是一種職業,他們的職業性質接近於乞討,但又區別於乞討,相對於乞討更有技術性和技巧性。比如這些人一般都有些手藝傍身,如理髮、縫補衣服、彈棉被和一些略有技術性的家務活,而且口才都很好,說話都很有技巧,懂得察言觀色,按現在的話講就是情商很高。而且她們去的人家都是有選擇性的,一般每個“肚皮嫂”在一個村莊都會固定的那麼幾戶人家,並非每戶都去。而且時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農忙結束後、或經常去的人家有紅白事、或逢年過節,因為這個時節一般家裡都有人,而且家裡相對有更多、更好的東西給予她們。而且奶奶還告訴我一句本地的順口溜“肚皮嫂、樣樣要”,翻譯一下就是說她們不管什麼東西都要的,現在這句話還形容一個人什麼都要,有點貪,又對要的東西要求不高,什麼都可以。奶奶還說周邊的的“肚皮嫂”都來自一個村莊,而且老底子(大概解放以前)這個村基本都是幹這個行當的,基本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除了這個村子,周邊十里八鄉也沒聽說別的村有幹這個的,說明幹這行的人所在地相對集中。

後來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則紀錄片,是講述“浙東墮民”的,我突然覺得這兩者應該有所聯繫,所以網上也查了下,百度解釋墮民:墮民又稱“怯鄰戶”,明代稱“丐戶”,後世稱為“墮民”。在浙江紹興及屬縣亦稱“丐戶”或“樂戶”。元明清時,浙江紹興及屬縣境內受歧視的一部分平民。數百年來,被視為“賤民”之一種,不得與一般平民削籍和通婚,與平民同列。墮民亦不許應科舉,多任婚喪喜慶雜役等事。墮民雖與一般平民毗鄰相處,然習俗殊異,地位低下,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輕蔑的環境下度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墮民獲得新生,與一般居民的界線完全消失,地位完全平等。明代沈德符《敝帚軒剩語.丐戶》:“今紹興有丐戶者,俗名大貧,其人非丐,亦非必貧也。或雲本名惰民,訛為此稱。其人在里巷間,任猥下雜役,主辦吉凶及牙儈之屬,其妻入大家為櫛工,及婚姻事執保監諸職,如吳所謂伴婆者......男不許讀書,女不許纏足,自相配偶,不與良民通婚姻。即積鏹鉅富,禁不得納貲為官吏。”《清稗類鈔.奴婢類.喜婆》:“紹興有墮民巷者,居方里,男為樂戶,女為喜婆。齊民婚姻,則其男歌唱,其婦扶持新娘梳妝拜謁,立侍房闥如婢,新娘就寢始出,謂之喜婆,能迎合人意,各遂其歡。服役之家有常主,如田之有佃,得自相頂替,彼此買賣,皆有契券。婚嫁、祭祀外,常時則以說媒、售衣錦為業。

寧波餘慈地區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東墮民的一支

紹興墮民形象

綜合比較,個人覺得“肚皮嫂”應該就是浙東墮民的一支,個人由以下幾點來印證:

首先是活動區域,墮民主要活動與浙江的紹興、寧波地區,而“肚皮嫂”活動的餘姚、慈溪地區正好在這個範圍。

其次是社會地位,肚皮嫂和墮民一樣,和一般平民交往過程中總顯得低人一等,用自己卑微的言行以獲取一些利益。

再者就是行業特點,正如魯迅所云:“男人們是收舊貨,賣雞毛,捉青蛙,做戲;女的則每逢過年過節,到她所認為主人的家裡去道喜,有慶弔事情就幫忙。”此等職業舊時視為“賤業”。兩者基本就是從事這些行業。

寧波餘慈地區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東墮民的一支

魯迅先生

還有就是社會交流,墮民聚居一隅,不與一般平民雜處,不得從聚居處遷出。肚皮嫂也聚居在一個村莊,別村也無這個行業。而且聽本地老人說以前一般人家就不願把自家姑娘嫁到這個村。

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墮民,還是肚皮嫂都已經在這個社會消失了,這個族群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已經沒有高低貴賤,只感覺到了他們太多的無奈,為生活所迫,為當時社會制度所迫,為當時時代所迫。

當然以上觀點僅僅是個人一家之言,有待民俗專家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