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昨天養魚老道剛剛說完有關魚缸內置過濾的事情,今天剛好看到了老鄒大叔一米五的金魚缸裡,差不多就是類似的這種裝備,而且是最為簡陋的,也就是說,我們製作起來最為便捷簡單的上濾系統了,有的魚友昨天說沒有實際圖片看不大懂內置過濾如何改上濾,今天再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整個魚缸的具體情況

1、飼養魚兒數量

這個魚缸是多年以前養魚老道自己製作的魚缸,而且製作的手工極其粗糙,因為當時自己比較性急,身邊也沒有任何的幫手,一個人操作這個一米五的魚缸確實很難,而且玻璃較薄,拉筋較多,只用到了7個厚的玻璃,當時魚缸做好了,其他魚店老闆預測,這個魚缸用不了三天就會爆。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所以說它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真的是很不容易了,以前是被用來飼養錦鯉的。

魚缸的長度是一米五,高度是60釐米,寬度是50釐米,帶有目字拉筋,現在飼養有體長10釐米左右的金魚15條。另外還有三、四條殘疾的亞成七彩,三條小燕魚和幾條孔雀魚,再加上三條20多釐米的清道夫,總而言之這個魚缸就是一個大雜燴。

但是在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上來看,也不見得太低,畢竟金魚都是些能吃能拉的傢伙。

2、魚兒的投餵量

看魚缸的水質好壞不看密度和投餵量那就是純屬瞎掰,這個魚缸的投餵量是每天早上投餵一次活魚蟲,基本上管飽,魚兒的攝食時間在半個小時以上。

然後在半下午還要投餵一次冰魚蟲,這個攝食時間也在15分鐘左右吧,大家也知道,老鄒大叔飼養觀賞魚,唯一的缺點也是優點就是,永遠怕自己的魚兒吃不飽,再一個是因為這些泰獅有的品相還算看得過去,所以在投餵量上我們一直沒有鬆懈,目前這些魚兒的長勢還是很快的。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3、魚缸過濾設置

整個魚缸的底部鋪設有一層厚厚的底沙,主要原因剛才我也說了,製作相對粗糙,以前還貼有裝飾物,最後全部揭掉了,所以就更醜了,為了遮醜,所以才在魚缸底部鋪設了底沙,再者當時的玻璃膠打得也太難看了。

然後整個魚缸裡就是使用的兩個8瓦的小水泵,再加上一個小的塑料筐,裡面有少量的濾材加上幾塊濾棉就完事了,這就是所謂的上濾了,另外還有一個小氧氣泵,開著很少的氧氣量,幾乎沒有什麼作用,這些就是整個魚缸的系統裝備了。

另外這個魚缸是能夠見到陽光的,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大致上一天也能夠見到至少三、四個小時的陽光,至於為什麼沒有長藻的原因,當然就是三條清道夫的功勞了。

為什麼使用到兩個水泵,而只用一個塑料筐?

至於說這個魚缸裡為什麼會使用到了兩個小水泵,而不去使用一個?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這也是老鄒大叔突發奇想,他考慮到魚缸的水體這麼大,底部又鋪設有底沙,這樣子不利於底部糞便和雜物的收集,所以他就想到了,在魚缸的一左一右兩側各設置一個小水泵,每個水泵只有8瓦,就像我昨天所說的內置過濾的道理一模一樣,只不過水泵下面的濾網是直接使用一個多處打眼的

礦泉水瓶來代替罷了。

雖然說這套裝置看起來確實是有點簡陋,而且因為礦泉水瓶是透明的,容易看到褐藻,欣賞效果不佳,但是它們吸取魚便和雜物的範圍卻是大大的增加了,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我們自己製作可以選用別的材料。

然後每個水泵都連接著一個上水管,把水流共同抽取到魚缸正中間的一個小塑料筐裡,這個塑料筐其實就有點類似於我們有些底濾魚缸裡的那種最為簡易的乾溼分離裝置了,不過是濾棉下面有點陶瓷環罷了。

整個的魚缸就這麼點東西,大體上也就是這麼回事。

魚缸的水質如何,換水量大嗎?

這也是我們主要關心的問題,在這麼個飼養密度和如此小的過濾系統下,魚缸的水質到底會如何呢,我們的換水量大嗎?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怎麼說呢,這個魚缸目前已經運行了有一個多月了,將近四十天,最初的時候也是經歷過了開缸時期的水質渾濁期,因為畢竟過濾系統太小了,突然加入魚缸裡這麼多的金魚,肯定水質上會有一個變化,所以說大約能有一週左右的時間,魚缸的水質一直是屬於白濁的狀態。

但是我們一開始對於這種現象直接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既沒有往魚缸里加什麼淨水劑之類的東西,也沒有去添加硝化細菌,前一週時間也沒有換水,只是少量的進行投餵,因為投餵的是直接撈取的活魚蟲,所以金魚的消化能力很好,排便也不是很多。

不過關鍵的問題是,可能是這幫傢伙吃的太好了,水溫當時又比較的適宜,所以在入缸一週之後,本來水質已經完全清澈了,但是卻遭遇了金魚的發情期,這一發情不要緊,直接導致了魚缸的水質再次渾濁,根本無法清除,所以我們只能大換水了一次。

之後還出現了一次小意外,那就是因為老鄒大叔不慎把一些尖銳的假山等障礙物,放置到了魚缸裡,導致了大部分金魚被劃傷了身體,因為它們處在發情期,本身追逐、遊動的速度就較快,這樣子就開始鱗片脫落,並且體表粘液分泌過多,不過好在我們及時發現,把這些障礙物全部清除。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自從清除了障礙物之後,整個魚缸的水質就慢慢的趨於正常了,一直到現在水質保持的雖然不能算是空氣缸的感覺,但是絕對能夠看得過去,大約一週的時間換水四分之一左右吧,有時候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節。

為什麼這個魚缸的水質也不錯?

在很多魚友的眼裡,好像是這種簡陋的設計根本不能夠飼養金魚,這怎麼可能呢?

養魚老道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並不是說,很多魚友飼養金魚,家裡的各種過濾系統都是擺設了,這種設計就顯得我們多麼有能耐,難道說大家養魚購買的過濾設備都是在花冤枉錢?

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這其中必有一些前提條件:

一個是因為老鄒大叔退休在家比較的悠閒,他是可以隨時根據魚兒的狀態和水質情況,來決定這個魚缸的換水的頻率和投餵量,這是第一個問題,換句換說,就是他比我們最多的就是勤快和時間,很多魚友在這一點上根本就不具備,首先就有了點小差距。

一個就是老鄒大叔這個純屬個人愛好,追求的是自己魚兒的成長性,而忽視了家庭養魚的觀賞性,因為他主要是飼養七彩,家裡魚缸很多,所以在設備上都比較簡陋,不像魚友們搞得那麼複雜。

魚缸飼養一群金魚,只用一個小過濾加一個塑料筐,水質也很好?

再者說了,人家也有足夠的時間去撈魚蟲啊,畢竟活食餵養可以大幅度的減少魚缸裡的雜質和有機物,而且觀賞魚的身體會很強健,即使水質差點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以上所有原因綜合起來,才能夠使得這個魚缸在如此微小的過濾下,照樣能夠保持住魚缸的水質,至於各位魚友如何選擇,這裡我只是介紹我們的經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酌情參考。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