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日前,电影《双子杀手》的国内票房仅有1.78亿人民币,即便加上北美票房,也与这部电影的1.38亿美元成本相去甚远。有人问,李安这个被称为“华人之光”的国际大导演,为什么会拍摄这种烂剧本?难道就为了他的120帧,毁掉半生的声誉?

在我看来,这才是李安的风格。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艺术天赋

李安是家里的老三,父亲李昇是中学校长。因为哥哥姐姐都在江西老家,李昇就一直将他当长子来养。

长子有什么任务呢?李安的家里是典型的老式儒家环境,从小李安就被教育要仁义、好施、慷慨、重诺,生活上要食不言寝不语,父亲对他说过最多的话是“像个男人一样”

九岁那年,李安和妈妈看了李翰祥的《梁祝》,哭得稀里哗啦,把父亲气的七窍生烟:“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男子汉哭什么哭!”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李安就这么唯唯诺诺的长大升学,他原本想着能躲则躲,在读中学时,李安每次见到当时做校长的父亲都躲得远远地。

然而,父子两个面临着一个躲不掉的问题,重视教育的父亲一定是希望李安学习优秀。但是李安没有,他成绩“比糟糕还糟糕”。相对的,唱歌、跳舞、书法,他都能名列前茅。

父亲一次次的叹息声砸到李安的心里,他有时会想,要是把这些艺术技能与学习成绩对调一下就好了。

天不遂人愿,父子两个终于还是翻了脸。有一次李安在戏剧社里扮演女生,被父亲知道后破口大骂,他难得反抗了一次,选择...摔门逃走。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父亲与电影

成绩糟糕的李安,连续高考两年都没考上大学,最后干脆去考专科,进了艺专影剧科。

此时的父亲虽然很不甘心,但也不得不妥协。送李安去学校报道时,李昇看见艺专简陋的宿舍和糟糕的伙食,难过得说不出话,回家后大哭了一场。

但是,人各有命,谁说这句话一定没道理呢?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不知道是不是受童年与妈妈去看那场电影的影响,李安一直对拍戏情有独钟。艺专穷得很,学校根本拍不起电影,更别提想碰摄影机了。

李安的父亲不再骂儿子不务正业,而是自掏腰包为他买了一台摄影机,这是父亲送给李安唯一跟电影有关的礼物。

李安用这台摄影机拍了一部十八分钟的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短片帮助他申请进入了纽约大学电影系。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赴美留学的日子里,李安的学费和拍片的花销上父亲都会帮他。后来他的作品里都或多或少有父亲的影子。即便是父亲过世多年后,我们在《双子杀手》里依然能看见李安对父权的讨论。

《断背山》拍摄之前,父亲鼓励他:“等你拍到五十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 ”李安很受感动,父亲终于认可了他的事业和梦想。于是李安顶着巨大压力拍摄了这部禁忌之恋,成为了第一个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洲人。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最成功的华人导演

大学毕业后,按理说李安该拍电影了,可是他没有,他只是结婚生子,硬生生的在家里沉默6年。

在常规的概念里,作为一个男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应该去改行做个能赚钱的工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但是李安没有,依然守着他那看着有点遥不可及的电影梦想。

他的老婆林惠嘉也是个奇人。李安曾经因为父亲的责骂而动摇过,他想去学电脑将就着过日子。林惠嘉骂他:“学电脑的人这么多,不在乎你李安一个”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就这样,他背负着白眼与不屑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推手》,后来又拍了《饮食男女》和《卧虎藏龙》,在电影上的成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步步升高。

年幼时传统的儒家教育和成年后留学所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让他的电影打破了东西方界限,成为了最成功的华人导演。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推陈出新

2012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拿到小金人后,他突然沉寂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了新的东西,即120帧高帧率+超级3D+4K,简称为高帧率。他最初的实验是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该片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人文故事,120帧是锦上添花。那个时候全国都没有几个能支持李安新技术的屏幕,他的实验效果也就不那么明显。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而这次不一样,《双子杀手》是一部典型的动作电影,动作场面是大卖点。大量的动作戏在电影史上第一次以高帧率的形式呈现,故事就变成了次要品。

许多影评人认为,120帧过度追求高清和帧率,反而有一种极尽失真的“虚假”感。再加上电影的故事老套一点都不是李安的风格,所以几乎算是票房和口碑的双输

而在我看来,过去一百年间诞生的电影,都是每秒24帧,偶尔会有48帧的高水准会啧啧称奇,突然到来了60帧甚至120帧,大家只是不习惯而已。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孤军奋战

上世纪5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以现代主义精神改造了当时的电影艺术,而如今的李安孤军奋战,身边没有人愿意和他统一战线。传闻特效狂人卡梅隆的《阿凡达》续集,所用也不过是每秒48帧。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幼年时,李安面对父亲的威严,毅然的选择了电影专业,因为那次电影院的经历让他流连忘返,告诉了他什么是艺术;

青年时,李安迟迟没有工作待在家里吃软饭,仍然等待着拍电影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为了电影而生的,不能争一时;

临近暮年,以李安在在奥斯卡上多次拿奖的威望,完全可以随便找一个素材去拍出他原有的风格,然后收获掌声和荣誉,但是他没有,而是坚定的去做他认为对的事情。

《双子杀手》口碑票房崩掉的背后,是李安的孤军奋战

为什么总是选择旁人所不能理解的路呢?

李安曾经这样说,算是做一个回答:

“我看过大海了,不能假装没有看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