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理財更好?

很顯然,大多數人在存錢和理財方面更喜歡通過理財獲取到更高的收益,但是往往追求高收益時期,大部分人卻忽略了投資中可能面臨的虧損風險,更會忽略投資環境對投資帶來的影響,導致在投資時期沒有結合投資品種的表現,環境對理財的影響就開始繼續選擇理財或者開始理財。

2019年,屬於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期,雖然不會出現全面衰退,國內經濟也開始出現觸底反彈,但截止10月份,大部分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有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反而不斷創出33個月新低。

2019年,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理財更好?

那為什麼此時把錢存入銀行,比理財強?

理財分兩種:

1、固收類理財。所謂的固收理財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投資人按事先約定好的利息率獲得收益的一種理財方式,這類產品收益穩定,風險也較低。

2、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本金和收益都可能出現虧損,非保本理財不僅收益大,風險也會很高,最重要的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會在投資時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導致隨著經濟變化,投資風險時大時小。

銀行存款類屬於固收類理財,在經濟向好時期,比不上大多數理財產品帶來的高收益,但是出現理財產品風險驟增階段,把錢存入銀行比買理財產品強。

2019年,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理財更好?

如何更好的理解這句話?

(一)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

投資如果沒有了解大環境風險,就好比在2015年熊市初期盲目買入股票一樣,最終迎來的就是資金深度套牢和虧損。眼下全球股市正面臨著高位泡沫風險,雖然美股仍在走強,但是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劇,一旦美國股市出現劇烈波動,影響全球股市,A股熊市調整也會延長。

更重要的是,A股迎來了註冊制和科創板,在走向成熟階段,新股常態化發行時期,此時股市更多是擔任重融資角色,為經濟助力,別看的股市指數很低,風險並不低。

而股市之外,房地產,其它理財產品打破了剛兌,這些市場投資風險陡然劇增,此時在經濟環境不理想和理財產品自身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時,投資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比以往會更大。

2019年,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理財更好?

(二)固收類理財產品。

無論是投資債券,還是買貨幣基金,都是屬於低風險穩收益的方式,但是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不僅在理財時需要流動性好,還要收益適當,起碼不需要太低。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在2%-6%之間波動,超過8%的都是存在風險,不屬於固收型理財。

當下非保本浮動理財因為各種因素影響迎來了高風險時期,此時資金定期存款利率又偏低,投資什麼好?

銀行的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50%,一般年利率可以達到4.18%,如果選擇中小銀行,可以達到5%或者更高。

2019年,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理財更好?

為什麼選擇大額存單?

首先,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一樣都是存款為主,但是大額存單的利率卻並不低,並且有短期和中期存款選擇,可以存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或者是一年等等......

其次,大額存單可以按月付息,儲戶可以每月將獲取到利息用於消費和繼續投資,在保本保息時很顯然方便了需要兌現利潤的儲戶需求。

最重要的是大額存單的4.18%-5%的收益雖然比不上浮動收益產品,但是在眼下各種理財產品風險高,收益不穩定時期,反而受到更多人青睞。

因此,2019年把錢存入銀行,為什麼比買入理財產品強?投資房子的黃金週期過去,此時買房就是接盤,股市進入清散戶階段,地雷股不斷增加,其它理財產品收益率33個月下滑,錢雖然長期放銀行可能收益低,但是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時期,防風險遠遠比重收益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