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英才大会闭幕两江新区“揽金”45.65亿元

11月10日,2019重庆英才大会在位于两江新区的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正式闭幕,闭幕式举行了部分落地项目和引进人才集中签约活动,记者了解到, 本届英才大会成果丰硕,两江新区在人才引进和项目签约上斩获颇丰,共签约引进高端人才60名,落地项目投资金额达45.65亿。

2019重庆英才大会闭幕两江新区“揽金”45.65亿元

(李文科 摄)

高端项目扎堆入驻 投资额达45.65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9英才大会期间,两江新区签约项目金额达45.65亿元。项目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多个行业。

作为两江新区四大集群产业之一,两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备受关注。

以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康刻尔”)为例,该公司将在两江新区水土片区打造占地约133亩的智能智慧化药物生产基地,用于制剂生产,引进包括系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产品, 扩大生产场地,更好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作为两江新区与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重庆)中心重点引进项目,重庆景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在两江新区水土园打造医用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中试及生产基地。

根据协议内容,该基地将通过建立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化手术机器人与术中磁共振透视功能实时导航系统,彻底解决脑神经外科手术靶点移位问题,实现高场磁共振兼容、智能化立体定向、可视化实时导航、术中实时透视定位、术后即刻影像验证、人工智能辅助靶点识别及优化手术路径等功能。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立足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占地规模约50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涵盖生物制药、高端化学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以及健康医疗服务等多个方向,生物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智慧出行、智慧小区等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风口。此次集中签约现场,两江新区也收获不少“智慧”项目。

迪莲娜(上海)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迪莲娜)将在两江新区直管区设立项目公司,项目拟投资2亿元,主要参与重庆市发起的大数据实验与试验基础设施先导项目和前期申报等相关建设工作。

该项目将依托大数据实验与试验基础设施开展未来智慧生活研究,根据礼嘉智慧公园及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需求,共建未来智慧生活公共服务平台。

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51VR”)打造的51VR西南总部基地项目将落户两江新区直管区域,该项目包括数字孪生城市及应用开发项目、自动驾驶仿真项目,总投资额约1.13亿元。记者了解到,由51VR自主开发的51city OS系统是基于图形引擎、数字集成/挖掘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操作系统,该系统已在国内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进行布局,与科大讯飞、联通等大型集成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其西南区域总经理邱添表示:“作为中国本土计算机图形学及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希望在智慧城市领域为重庆及两江新区贡献力量。”

11家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签下60名高端人才

记者从现场获悉,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重庆药友制药、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高等院校与知名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签约高端人才60人。英才大会吸引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陆续归国加盟,更是重庆人才聚集效应的最好写照。

两江新区正在重点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面向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海内外顶尖高校、高端研发机构、知名孵化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创新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

而此次签约单位中,协同创新区的高等院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一口气签下10名高层次人才,且全部都是博士学历。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重庆高性能金属构件成形与智能装备工程中心(筹)、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等5所高等院校则签下了18名高层次人才。

此外,两江新区正在打造“高起点高端化国际化”教育高地,两江新区各中小学也签约10名高层次人才,涉及语文、英语、音乐与舞蹈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其中,签约入驻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的刘志昭已获得德国洪堡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刘志昭研发了肾脏单个微血管灌注技术,并创新应用于研究微血管肌动力学和血管自我调节血液流变的机理。此外,他还借助这项尖端技术对造影剂肾病的机理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医学界广泛关注。并多次作为研究骨干加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累计发表SCI论文20篇。

“重庆将成为我展翅发展的热土!”在英才大会“英才杯”创新创业创造项目大赛决赛路演现场,苏州周蔚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蔚吾告诉记者,这次带来的是“人工智能全自动最优交通信号双向绿波控制与产业化”项目,路演刚结束便与两江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入驻两江新区的高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新区招商引资、课题承接、人才引育、项目落地和服务保障等工作顺利推进。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内陆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已形成了较好的人才集聚效应。目前,两江新区区内现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35个,海智工作站16个、各类研发实验室16个。新区“双招双引”、精准引才,通过开展海外引才活动,承办大型引才活动等方式,近三年先后吸引3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到新区考察,累计引进院士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49人。(操梅 俞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