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慶英才大會閉幕兩江新區“攬金”45.65億元

11月10日,2019重慶英才大會在位於兩江新區的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閉幕,閉幕式舉行了部分落地項目和引進人才集中籤約活動,記者瞭解到, 本屆英才大會成果豐碩,兩江新區在人才引進和項目簽約上斬獲頗豐,共簽約引進高端人才60名,落地項目投資金額達45.65億。

2019重庆英才大会闭幕两江新区“揽金”45.65亿元

(李文科 攝)

高端項目扎堆入駐 投資額達45.65億元

記者瞭解到,2019英才大會期間,兩江新區簽約項目金額達45.65億元。項目涉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等多個行業。

作為兩江新區四大集群產業之一,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備受關注。

以重慶康刻爾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康刻爾”)為例,該公司將在兩江新區水土片區打造佔地約133畝的智能智慧化藥物生產基地,用於製劑生產,引進包括系列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產品, 擴大生產場地,更好滿足市場供應需求。

作為兩江新區與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重慶)中心重點引進項目,重慶景星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在兩江新區水土園打造醫用手術機器人的研發、中試及生產基地。

根據協議內容,該基地將通過建立一體化的人工智能化手術機器人與術中磁共振透視功能實時導航系統,徹底解決腦神經外科手術靶點移位問題,實現高場磁共振兼容、智能化立體定向、可視化實時導航、術中實時透視定位、術後即刻影像驗證、人工智能輔助靶點識別及優化手術路徑等功能。

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立足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佔地規模約5000畝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涵蓋生物製藥、高端化學制劑、高端醫療器械以及健康醫療服務等多個方向,生物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勢頭迅猛。

此外,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和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智慧出行、智慧小區等智慧城市建設也成為行業發展的新風口。此次集中籤約現場,兩江新區也收穫不少“智慧”項目。

迪蓮娜(上海)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迪蓮娜)將在兩江新區直管區設立項目公司,項目擬投資2億元,主要參與重慶市發起的大數據實驗與試驗基礎設施先導項目和前期申報等相關建設工作。

該項目將依託大數據實驗與試驗基礎設施開展未來智慧生活研究,根據禮嘉智慧公園及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需求,共建未來智慧生活公共服務平臺。

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當家移動綠色互聯網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VR”)打造的51VR西南總部基地項目將落戶兩江新區直管區域,該項目包括數字孿生城市及應用開發項目、自動駕駛仿真項目,總投資額約1.13億元。記者瞭解到,由51VR自主開發的51city OS系統是基於圖形引擎、數字集成/挖掘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城市操作系統,該系統已在國內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進行佈局,與科大訊飛、聯通等大型集成商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

其西南區域總經理邱添表示:“作為中國本土計算機圖形學及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希望在智慧城市領域為重慶及兩江新區貢獻力量。”

11家高等院校、知名企業簽下60名高端人才

記者從現場獲悉,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武漢理工大學重慶學院、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重慶藥友製藥、重慶賽迪熱工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高等院校與知名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簽約高端人才60人。英才大會吸引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陸續歸國加盟,更是重慶人才聚集效應的最好寫照。

兩江新區正在重點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面向全球創新資源,引進海內外頂尖高校、高端研發機構、知名孵化機構、創新型領軍企業等,建設開放式、國際化創新平臺,重點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

而此次簽約單位中,協同創新區的高等院校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一口氣簽下10名高層次人才,且全部都是博士學歷。武漢理工大學重慶學院、西北工業大學重慶高性能金屬構件成形與智能裝備工程中心(籌)、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等5所高等院校則簽下了18名高層次人才。

此外,兩江新區正在打造“高起點高端化國際化”教育高地,兩江新區各中小學也簽約10名高層次人才,涉及語文、英語、音樂與舞蹈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

其中,簽約入駐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的劉志昭已獲得德國洪堡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劉志昭研發了腎臟單個微血管灌注技術,並創新應用於研究微血管肌動力學和血管自我調節血液流變的機理。此外,他還藉助這項尖端技術對造影劑腎病的機理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醫學界廣泛關注。並多次作為研究骨幹加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項目,累計發表SCI論文20篇。

“重慶將成為我展翅發展的熱土!”在英才大會“英才杯”創新創業創造項目大賽決賽路演現場,蘇州周蔚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蔚吾告訴記者,這次帶來的是“人工智能全自動最優交通信號雙向綠波控制與產業化”項目,路演剛結束便與兩江新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入駐兩江新區的高端人才有力地促進了新區招商引資、課題承接、人才引育、項目落地和服務保障等工作順利推進。

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一直致力於打造內陸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已形成了較好的人才集聚效應。目前,兩江新區區內現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16個、博士後工作(流動)站35個,海智工作站16個、各類研發實驗室16個。新區“雙招雙引”、精準引才,通過開展海外引才活動,承辦大型引才活動等方式,近三年先後吸引3000餘名高層次人才到新區考察,累計引進院士等各類高層次人才449人。(操梅 俞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