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的农业都在不断的转型和进步,对很多国家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是最适合当下的农业模式,因此才探索出一些新的发展方向,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现代农业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不过随着粮食等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很多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只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每年都有不同的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出了不少的事故,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健康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这两年有机农业的概念变得越来越热门。

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有机农业指的是一种能够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对土壤、植物和动物的管理程序,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用使用化肥、农药、防腐剂和各种转基因技术,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有机蔬菜和农产品也是最安全营养的,还会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和认证。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全世界很多个国家都开辟了有机食品的专柜。

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全球以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达到了5780万公顷,算下来有8.67亿亩,其中澳大利亚以2740万公顷的面积排在第一位,并且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澳大利亚的有机农业在全世界都是发展得最成功的,凭借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理条件方面的优势,有机农场几乎遍布整个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不仅建立了从种植生产到加工和批发零售这条完整的有机农产品供应链,还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成功转型。

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相比之下,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没那么顺利了,虽然中国以230万公顷的有机农地面积排在世界第三,但是其中9成有机农场基本上都处于亏钱的状态,既然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广阔,还有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呢?

原因正如网友所说,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两头不讨好:农民不愿意干,消费者也不愿意买。对农民来说,有机农场的建立和管理需要很高的成本,光是起步阶段的资金投入就是一个大问题,就算好不容易经营起来,前期也很难实现盈利,因为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有机蔬菜,实际上在市场上并不一定吃香。

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消费者不愿意为有机农产品买单,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太高,比起普通的蔬菜,有机蔬菜的市场价格要高出好几倍,6元一斤的土豆,20元一斤的小尖椒,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样昂贵的价格还是有些吃不消;另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仍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各个环节的监管缺失,导致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有机蔬菜,实际上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有机”,市面上用普通的大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的例子层出不穷。这样的例子一多,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评价也就大打折扣。

全球8.67亿亩,澳大利亚成功转型,中国的有机农业为何走不上正轨?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迟迟走不上正轨,不过从长远来看,有机农业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今国家对有机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加上农民、相关部门、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配合,相信有机食品会成为安全放心的代名词,中国的有机农业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