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目前正是学生秋游的热潮,佛山有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秋游都是去同一个景区,一个景区竟然去了三次,难道学生出游真的没有其他景区可以选择吗?家长的质疑侧面反映了这个行业的一些问题。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前几天,家在南海西樵的陈先生的女儿参加学校秋游,女儿告诉他,秋游的地点是高明的一个生态园,这个生态园已经第三次去了。幼儿园的时候去过一次,小学去过一次,现在初中又再去一次。好在高中一般不会组织秋游,要不可能再去一次。陈先生的女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去这个生态园,但是因为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没有理由拒绝参加。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同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春游秋游也是去了同一个景区两三次,像顺德一个景区,也是孩子春游秋游重复去频率很高的地方。既然是研学旅游,学生出游是为了增长知识与见识,开阔视野,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实现“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目的,那么总是去同一个景区,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已经失去了研学的意义了。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以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学校,从户外探索中获得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道德的体验。自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后,研学旅行近两年日渐火爆,渐渐成为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方式。随着研学旅行日渐普及,研学旅行的乱象也不断的凸显出来。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有不少学校与研学机构反映,其实现在的研学旅行与过去的学生春游、秋游并无多大区别,只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而已。研学基地与目的地还是以传统的景区为主,一些真正的历史文化古迹、民俗风情、传统产业、博物馆、科学馆、非遗传承馆并没有多少研学学生,研学目的地仍然以传统的旅游景区为主。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对于孩子三个学龄阶段都去了一个景区,一些研学机构人员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虽然现在的研学基地很多,但是像非遗、科学馆、博物馆、民俗馆、传统工业类的基地,相对比较静态,虽然符合研学的方向,具备研学的资源,但是由于缺少游乐项目,所以推广的时候担心学校难于接受;另一方面,传统的景区相对设施比较完善,容量比较大,能够接待大批量的学生团。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位于广东四大名山西樵山下的南海丝厂是一间有着近60年历史的缫丝厂,也是目前广东唯一一家缫丝厂,工厂从今年初开始建好广东首个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基地,设立了扎染、拓染、纺纱、缫丝、织布、蚕茧创意工艺品等课程。一些研学机构来踩点后就提出要基地上马拓展与互动游乐项目,形成“一静一动”的旅游产品板块。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基地目前已经在着手上马一些与岭南文化、乡村元素有关的游乐项目,包括拓展、舞龙、舞狮、佛山武术、滚铁环、打陀螺、推牛角车等项目。基地负责人介绍说,蚕桑丝织技术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但是项目要生存发展,就不得不改变产品结构,上一些配套游乐项目,适应市场的需求。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学机构相关负责人也谈到,目前的研学旅行游多学少、名不副实、游而不学、师资缺乏等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学校成了各个研学机构争抢的“肥肉”。部分研学机构仅走个形式,一些机构不再将研学旅行以教育目的来设置景点、路线,而变成简单的景点堆砌。研学旅行重在研学而不是旅行,旅行只是走出校园学习的一种方式,真正的目的和重点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最终要“研有所学,学有所获”。

佛山有学生秋游去了三次同一个景区,心里一万个不想去却无法拒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