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启传之纳爱斯,让宝洁敬畏的行业第一

庄启传之纳爱斯,让宝洁敬畏的行业第一

庄启传之纳爱斯,让宝洁敬畏的行业第一

应用“无敌价格”的前提,是一个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

——宋新宇博士

20世纪60年代末,一家名叫丽水“五七”化工厂的小企业,在地处浙江山区的丽水成立。这间位列全国118家皂类企业倒数第二的小厂,直到1985年,一直挣扎在盈亏线上。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庄启传接任了丽水“五七”化工厂的厂长一职。

庄启传既具备坚定的信念又敢于冒险。90年代初,引进瑞士技术的纳爱斯香皂研制成功,庄启传贷款200万元打广告,然后只以同档次国外产品价格的一半进行销售。结果这个有着洋名字的中国产品大获成功。庄启传“高档产品大众化”的理论初次证实了其威力。

1992年,带着开创新一代肥皂的兴奋,庄启传向市场推出了包装精美、代替传统肥皂的蓝色“雕牌超能皂”。然而市场并未立即接受这一苦心研制的新产品,相反,产品还被退了回来。庄启传并不气馁,一边在中央电视台大做广告,一边大胆在浙江全省前所未有地推出“雕牌超能皂百万大赠送”活动。

让消费者免费试用新一代产品,此举迅速使纳爱斯占据了浙江省肥皂市场90%的份额。1994年,凭借着“物美价廉”和“不让家庭主妇掏过多的钱”,庄启传又成功占领了上海市场。这一年,纳爱斯荣登全国肥皂行业第一的位置。从那时起,纳爱斯便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位置。

携带着肥皂行业积累的丰厚利润,纳爱斯准备进军洗衣粉市场。庄启传决定再次采取“高档产品大众化”的做法,以“最低价格”切入洗衣粉市场。1999年,随着优质的雕牌洗衣粉大量投产,雕牌洗衣粉的价格猛地跌破每箱30元的心理底线,而产销量则从2000年的30万吨一跃升至2001年的近100万吨。纳爱斯迅速成为全国洗衣粉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在如此凌厉的攻势之下,纳爱斯成了业内对手都有些惧怕的“广告杀手”和“价格屠夫”。

这个曾经濒临亏损、全行业排名倒数第二的小企业,到2001年在全国肥皂及洗衣粉市场中分别占据了49%和43%的份额。2002年,纳爱斯的销售收入达60亿元。而庄启传先后两次都仅仅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便将纳爱斯带到了肥皂和洗衣粉两个行业第一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宋博士总结

无敌价格、一次又一次、先于对手、主动地降价,是这类企业一个最主要的打造规模的手段。这样的企业相信这样一条自然规律:一个成熟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会导致销量的急剧上升。

做老板很累,谁来帮助老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