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看過無數江湖故事,見過各種各樣的壞人,但薛洋這一款第一次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世界裡,薛洋的惡獨樹一幟,他不圖名,不謀利,只為害命。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善,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惡,一切的惡皆有跡可循。

薛洋自幼無父無母,過著流落街頭的生活。為了活下去,他小小年紀,歷盡生活苦難,嚐盡人間血腥。

在疼痛中長大的孩子,最後都會以疼痛的方式面對世界。在他們的認知中,疼痛是其與世界發生聯繫的唯一方式。

所以,薛洋壞得理所應當,壞得心無雜念。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他仍是那個含笑殺人的大魔頭,雖得不到世俗的認可,但至少能 “問心無愧”。

可是,罪孽深重的人又怎能得到上天的親睞?後來,他遇到了曉星塵救。

曉星塵是他人生中的一點甜,也是他餘生全部的苦。他用一顆糖將薛洋帶回人間,卻在他初嘗世間溫情之後,又狠狠地將他推入地獄。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無情的薛洋上尚可獨活,有情的薛洋必死無疑。遇到曉星塵那一刻,薛洋的結局已在冥冥中註定。

薛洋的壞無人能治

“薛洋,櫟陽,去吧。”

那日,聽得溫若寒這句話,薛洋兩眼放光,喜不自勝。這一天他等了太久了,沒有人能明白他此刻的心情,除了他自己。

從岐山到櫟陽這一路,他以血開路,所到之處,死傷無數,沿途宗門皆難倖免。別人殺人需要理由,薛洋卻從不需要,他想殺便可殺。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不過,這些都是預演,真正的大戲是櫟陽常氏。到達常氏府邸,他大開殺戒,屠常氏滿門。

看著曾經那些欺壓他傷害他的人頃刻間橫屍眼前,他不喜,亦不悲。你斷我小指,我殺你全家,本該如此。

然而,這只是薛洋心中的賬本。出來混,除了自己心中那本賬,還要懂是非黑白。

聽聞薛洋兇殘殺人,除魔殲邪,心懷蒼生的曉星塵替無辜之人追債,一路追薛洋至常氏府邸,聯手魏無羨等人活捉薛洋。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櫟陽分別時,薛洋對已走遠的曉星塵說:“曉星塵,你可別忘了我呀,我們走著瞧。”

不過伏誅之人最後的掙扎,沒有人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了。可薛洋從不口出妄言,一向說到做到。就像如說的那般“如果我說要殺一個人全家,那麼就一定是全家,連條狗都不會給他留下。”

聶氏牢獄,薛洋與金光瑤暗中交易,換得一線生機。死裡逃生後,他親手將曾經的諾言變成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劇中,薛洋的狠與惡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在他的行為面前,所有的語言都失去了力量。

可是,他真的就這麼可恨嗎?

薛洋的苦無人能渡

常氏府邸,曉星塵厲聲質問:“薛洋,你可知罪?”

與阿箐共情後,魏無羨脫口而出:“薛洋必須死!”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薛洋殺人時,仙門正派們挺身而出,對他圍追堵截,痛下殺手。可他受害時,那些心懷天下,匡扶正義的人又在何方?

7歲那年,為了一盤點心,薛洋幫一個名叫常慈安小仙家去送信。信送到了,點心卻沒有如約兌現,取而代之的是一頓暴打。

彼時,他只是一個嗜甜如命的普通小孩,沒有說過慌,也沒有殺過人,唯一的願望就是有人能每天給他一顆糖。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可那個道貌岸然的常慈安粗魯地盜走了他的願望,將他所期待的那一丁點甜變成了無邊無際的苦。

當常慈安所駕牛車從薛洋手上一根一根地碾過時,鑽心的疼痛擊碎了薛洋心中所有的善念,從此,他的世界只有痛感,再無其他。

後來,曉星塵詰責薛洋,“常慈安當年斷你一根手指,就算你要報復,你也斬斷他一根手指好了。實在記恨不過,你折他兩根,十根!或者就算你砍掉他一條手臂也好!為什麼非要殺人全家?難道你一根手指,要五十多條人命來抵?”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常慈安真的只是斷了薛洋一根手指嗎?不,他斷的是薛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斷的是他生而為人需要的那份甜。沒有這些美好支撐的人生是一片苦海,那是多少條人命都填不滿的無底洞。

曉星塵在明月清風中長大,他沒有見過這樣的苦海,所以他不懂。

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有人說,曉星塵是薛洋的“藍忘機”,是能救他出苦海的那個人。可我卻覺得,如果薛洋此生從未遇見過曉星塵,那該多好啊!

不可置否,義城幾載無論對曉星塵來說,還是對薛洋來說,都是一段幸福而美好的時光。

他們一起夜獵,一起修屋頂,一起買菜,一起圍爐夜話,講陳年往事......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從前有一個小孩子,這個小孩子很喜歡吃甜的東西,但是因為沒爹沒孃又沒錢,常常吃不到,於是他就天天想,要是有人能每天給他一顆糖就好了。

薛洋破天荒地將自己藏得快要發黴的心攤在了曉星塵面前,曉星塵也給了他期盼已久的甜。那一刻,竟有種薛洋終於掙脫命運的泥淖,站在陽光下的錯覺。

然而,錯覺永遠是錯覺,建立在謊言之上的美好終究經不住真相的考驗。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當曉星塵知道那個嗜糖如命的小孩是薛洋,當他知道自己錯殺無數無辜人,當他知道霜華上沾著好友宋嵐的鮮血,盛怒之下,拔劍自刎,魂魄散盡。

斯人已逝,美好消失,薛洋被打回原形,可他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含笑殺人的少年了。

因為貪戀曾經那點虛妄的甜,他獨守義城八載,候一不歸人。故人沒來,來的卻是為他尋仇的人。

《陳情令》薛洋:惟願來生不遇曉星塵

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左手掌心裡仍握著曉星塵給他的最後一顆糖。那顆糖被握得太緊,已經有些碎了。

那點騙來的甜,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甜,他至死都捨不得鬆手。

人間欠你一顆糖,你卻負以人間一砒霜,此生已然。如果有來生,薛洋,願你所得皆為糖,願你永不再遇曉星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