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之一,曾跪下讓母親打,不受尊重氣憤離開北京

如果不是戲迷的話,對於京劇中的四大名旦,大家可能只對梅蘭芳比較熟悉,對其他人的關注可能比較少,其實之所以有“四大名旦”之說,是因為這4人對京劇藝術的推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個人是並駕齊驅的。單說尚小云,他開創了“文武並重,歌舞兼長,清新英爽,灑脫大方”的京劇尚派藝術,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除此之外,這些名旦的為人處世的做法也受到當時人們的尊重。今天說說尚小云的生平二三事,你會對他有一個不一樣的理解。

四大名旦之一,曾跪下讓母親打,不受尊重氣憤離開北京


尚小云是有名的孝子,對母親向來是絕對服從。老太太個子矮,要打兒子又夠不著。尚小云就跪下讓她打。成名後的尚小云出門總是西服革履。有段時間,市面兒上興穿白色麂皮皮鞋,可老太太不讓他穿。因為老年間,平日穿“白”鞋不吉利。尚小云只好出門時先穿上一雙老太太通得過的鞋,然後,到門房再換上預先藏在那兒的時髦的白色麂皮皮鞋。回來時,在門房換下白皮鞋,再進屋見老太太。那時,他已大紅大紫。別瞧出門已有自己的小臥車,先頭一輛是“別克”,後來換了一輛叫“雪佛蘭”,可穿什麼鞋還得聽老太太的。他不抽鴉片,但會燒鴉片。因為母親及夫人都會抽,尚小云每天睡覺前要給她們燒煙。他不動菸酒,但並不討厭別人有此癖好。有朋友來,他總是熱情地遞煙勘酒。

四大名旦之一,曾跪下讓母親打,不受尊重氣憤離開北京

”尚五塊”

在梨園行和朋輩中,尚小云生性豪俠,能急人之所急,以疏財仗義享名。同行裡有人若哈哈找上門,識與不識凡有求者,他亦不問情由,出手就給五塊大洋。你可知,那年月一袋洋麵才兩塊錢,三十五塊大洋就能買一兩金子啦!因此,他有“尚五塊”、“尚大俠”之稱。有時正和別人說著戲呢,聽見門外小販賣麵茶、賣燙麵餃的吆喝聲,只要大家想吃,就讓人叫進來,說:“全包了!你們吃吧。”吃完這個,門外又來了賣別的東西的,只要大家還想吃,他還讓人叫進來,全包,管夠。那時,像袁世海、李世芳、毛世來、艾世菊等富連成科班的學生,都喜歡在尚家拍戲。大家高興,尚小云就高興。

其他慈善事業,尚小云也從不輸人。這個優點與他母親的教育密不可分。尚老太太常說:“咱們當年窮苦無依,知道窮人的苦楚。現在託老天爺的福,有碗舒心飯吃,只要力所能及,就應當多幫窮苦人的忙。”所以,尚老太太病故,身後哀榮可比譚鑫培出殯風光。

四大名旦之一,曾跪下讓母親打,不受尊重氣憤離開北京


1949年,尚小云參加了政府為藝人辦的講習班,講習班結束後,尚家開會商量:“榮春社”散了,今後該怎麼辦?決定成立北京市尚小云劇團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尚家還要演戲。叫《洪宣嬌》,說的是太平軍的故事。為了這出戏,他自掏腰包,置辦了全新的行頭(京劇服裝的統稱),要演出了,卻遲遲得不到上級批准。後來,戲還是演了,但沒有取得成功。

而真正讓他感到不滿的,還不是戲演得不好,而是管他的那些幹部的態度。好像尚小云不再是角兒,什麼事兒、包括戲裡的事兒都不聽取他的意見。與獲得更多尊重、更多榮譽的梅(蘭芳)、程(硯秋)相比,極具個性的尚小云更多地體味到粗暴、草率和冷落。他也是四大名旦,論人品、講功夫,自己哪一點差了?“志高如魯連,德高如閔謇,依本分只落得人輕賤。”尚小云吞不下這口氣,終於離開北京,一怒而去。這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後回到北京,他住在校場六條一個有六七個房間的小院。這房子在那時不過是北京中等以下人家的住所,與尚家從前住的椿樹十二條的宅院,簡直無法相比。這一挪動,似乎已是對他未來命運的預示。好在,尚小云安之若素。北京市文化機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在一份彙報裡說:“我們對尚小云尊重不夠,沒有協助他演出(指《洪宣嬌》一劇)作為重點,反而態度比較粗率……“

對於當時的老藝術家而言,講究藝德,不僅表演藝術要好,而且做人也不能有偏差,這在今天來講依然是十分珍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