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女博士,一直在國外,最近想回國工作,可投簡歷一週了都沒一個電話,我該回來嗎?

職場8君


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由於國內經濟這些年一直高速增長,就業機會及收入與國外相比,並不見得差,有時還好過所在的留學地。所以有許多海歸選擇了回國就業。但是因為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狀況不一致,並不是所有的高學歷海歸都能順利地在國內找到工作

一:在國外就讀的大學知名度不高。

國內企事業單位的人事拿到求職者的簡歷後,對其畢業的院校馬上能有個大致的判斷,學校是985,211還是其他,但如果求職者是海歸,老實說,除了那十幾座全世界範圍內都出名的名校,人事很難判斷求職者學歷的含金量及真實性。

我們公司就曾經接到過一位畢業於馬來西亞林肯大學求職者的簡歷,人事非常困惑,她對馬來西亞的大學一無所知,完全搞不清楚這所大學在當地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更無從判斷這所學校是否正規,為了避免失誤,她直接將簡歷棄之不用。

二:所選專業在國內總體需求量不高或沒有太大競爭力。

受過十來年高等教育的博士專業化程度很高,如果無法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那其實是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但在職場上,對學歷高求職者的總體需求量遠遠低於學歷低求職者的需求量。如果這位女博士就讀的專業在中國很冷門或與國產的博士生相比,沒有太大競爭力的話,那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的工作,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國外國內同時找工作,並做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找不到工作的心理準備吧。

三:在國外留學時間很長的海歸不太適合工作內容主要為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不同國家之間,在文化上的差異遠比經濟方面大,特別在三觀及人際交往方面。有許多在本國大家都熟知的規則及禁忌他國人完全搞不清狀況,而它們大多源自歷史及信仰方面的傳承,很多時候都沒辦法給一個沒有相關背景的人解釋得清楚為何要這樣想,這樣做。

我在工作中就遇到一些同事在很小的時候,比如初高中階段就去了國外讀書,在人生最重要的三觀形成過程中,中國的文化背景對他們的影響很少,從思維上,他們其實不應該被歸類於中國人。

如果讓這些同事去做與客戶溝通的工作(非技術端),那真是災難。公司得特別配置一個人輔助TA,隨時糾正TA外國式的認知,比如中國企業很難提供半年後精準的需求數量,企業會根據市場及客戶的需求隨時增加及減少訂單數量;比如在推廣產品時,一定要有個意識,產品質量再好,價格比競爭對手貴很多,一定賣不出去的;再比如,和客戶吃飯後,要主動買單別想著和客戶平攤。

在高度競爭的就業市場,高學歷並不一定比低學歷好找工作,海歸也並不一定比本國畢業生好找工作,企業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就業者。所以一味迷信高學歷與留學的背景,付出與收穫不見得能成正比,還是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需求來規劃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目標。


羅貓的歷險


首先看看簡歷有沒有硬傷

這些年來,諮詢我同類問題的人很多,一般來說我都會讓他們先把簡歷發給我看一下,看完簡歷,我大概就知道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常見的影響應聘的問題主要有這麼幾個:

一是年齡,一般來說應屆生32歲以內,博士後35歲以內是比較正常的範圍,年齡再大一些,高校就會把要求提高一些,比如會要求更高水平的論文。題主34歲算是一個不太有競爭力的年齡,但也還不至於沒人要。

二是學歷,因為題主在國外上的博士,那主要就要看第一學歷,一般來說本科為二本院校的,在應聘985時可能會糟嫌棄,但不會作為首要條件去卡。但如果第一學歷是獨立學院、專升本這個層次,那基本上211、985都不太可能考慮了。

三是研究方向和成果,近年來,材料和化學的人才回國的特別多,國內又沒有很大的產業可以承接,大部分人才都湧向高校,這就造成這些專業的人才要求非常高(而且本來這兩個專業也好發論文),沒有兩篇JACS層次的論文,高校很難看得上(這裡說的大面,具體小方向有一些差別)。

如果題主佔了我上面說的三點,那應聘的時候就不能那麼隨心所欲了,需要適當降低一下應聘高校的層次,可以選擇去省屬高校。至於性別,像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一般是不限制的,企業就不好說了。

其次看看應聘方法是否得當

如果題主以上三點都沒問題,那就要看看是不是應聘工作沒有做好。像題主題目所描述的情況,基本可以看出題主就業經驗比較缺乏。

第一,簡歷投出去一週沒有回覆很正常,大部分單位,HR都沒有決定權,需要把簡歷轉給相關部門。比如我們高校HR,只負責收簡歷和初篩,然後將簡歷轉給學院或系,等待相關專業專家的評估,最後才能通知應聘者。這個過程我們一般要求是兩週內完成(因為學院不會來一個討論一個,需要積攢幾個一起討論)。還有些學校明確是一個月集中討論一次。當然,其間HR也可能會給你發郵件以確定你沒有找別的工作。

第二,簡歷投出去以後就等電話,這是不行的。HR很忙,簡歷也有很多,不一定會挨個回電或回郵件,尤其是題主還是在國外。題主在投完簡歷5天后就必須給單位打個電話或者發郵件確認一下情況。如果沒有機會,可以儘快換目標。

第三,如果題主說的情況是最近幾天的事,那這個結果也正常。現在已經是6月,大部分單位的招聘季已經結束,上一年度的招聘計劃已經截止,新的招聘計劃還沒有出來,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已經停止招聘了。題主這個時候投簡歷,得不到回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後給題主一點建議

其實像題主這樣的海外博士,在國內就業市場上是屬於妥妥的高端人才,關鍵還是在於題主對找工作是否上心。

第一,題主應該提前確定目標,比如國內哪幾家高校有相關學科,自己的本科母校是否有招聘計劃,如果理想的地方去不了,第二層次目標還有哪些。題主在國外,對國內的情況瞭解不充分,就應該多選擇幾個備選項,或者乾脆借回國探親之際實地去看看。

第二,題主可以考慮一些專業領域的招聘網站,比如科學網人才頻道,裡面基本上各大高校的招聘信息都有。除了高教領域,其他大多數行業都有專業人才網站,在這類網站上能找到更多有用信息。千萬不要去哪些亂七八糟的招聘網站。

第三,題主想要回國工作的話,最好還是要多與國內同行交流,與原導師以及師弟師妹們保持聯繫,一方面獲得更多就業信息,另一方面,在科研上也可以保持合作關係。現在的科研絕不能單打獨鬥,“扎堆”才是明智選擇。

總得來說,還是歡迎題主回國,把青春奉獻在祖國大地上。


高校人才真經


34歲女博士,一直在國外,最近想回國工作,可投簡歷一週了都沒一個電話,我該回來嗎?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博士”兩個字可能會對用人單位引來尖叫,很多單位都會想方設法把博士們引進到自己的單位。即便是經濟實力不夠的單位,也會用軟環境吸引博士加入。尤其是海外歸來的博士,就更是搶手貨。如果再加上一個硅谷回來的博士什麼的,就不知道會被捧成怎麼樣了。

但是,隨著博士數量越來越多,具有博士頭銜的人越來越廣,特別是一些在職人員通過各種非正常手段獲得博士學位,博士的含金量也在打折扣。而全球金融危機後迴歸的一些博士,雖然有過這樣或那樣的經歷。但是,回國收兵,許多並沒有取得外界期待的業績。相反,卻給地方留下了許多矛盾和問題,也就使得用人單位在如何使用博士問題上,變得越來越謹慎了。

事實也是,博士能否引起單位的興趣,最關鍵的還是能力,是能夠給企業或單位帶來效益和成果。如果僅僅具有博士學位,但能力不強,沒有特點,也沒有特長,那麼,用人單位就不可能考慮,也不可能給予很高的待遇,甚至連接受的興趣都沒有。

那麼,題主到底是什麼原因無人問津的,需要具體分析。譬如專業不對口,譬如不懂得實際,又譬如沒有具體的研究成果等。如果屬於此類,自然不會有單位回覆了。更何況,凡博士者,對待遇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所以,必須知彼知己,能夠了解雙方的結合點。不然,博士也不再是入職1金鑰匙。


譚浩俊


博士畢業以後去高校或者研究所工作,一般來說,海歸博士相比於國內的土博,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但這種優勢並不是絕對的,而是在同等條件下會被優先考慮。



什麼是同等條件呢?一般說來,同等條件的第一點就是學術論文。如果手上有非常好的學術論文,比如影響因子大於20的SCI論文,那麼不管是海歸還是土博,找教職的話都會比較容易。其次,就是本科畢業的院校,一般來說本科畢業於985 、211院校的博士,在就業上更受歡迎一些。據我所知,有的研究所,對於本碩博都是清華北大畢業的,也就是俗稱的三清三北,直接開闢綠色通道。

除了學術論文以及本科畢業的院校,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年齡。



一般說來,高校在引進青年教師的時候,通常只會考慮35歲以下的。過了35歲以後,都是引進的教授級別的高級人才。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的基金申請,比如青年基金,它是有年齡限制的,需要35週歲以下才能夠申請。所以34歲的年齡,如果要申請教職的話,其實是比較尷尬的。

總的來說,海外的留學經歷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在許多地方都不是必須條件。這也提示博士,不管是土博還是海歸,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儘可能的多發文章發好文章,才能夠為自己的求職打下堅實的基礎。不管國內還是國外,學術圈的硬通貨都是唯一的,那就是學術論文。


上庠


你該不該回來,只能由你自己決定!但你說你一直在國外,投遞簡歷一個星期,未見電話,這裡面很有問題呀:

1. 中國的大部分企業(不包括公務員和國企)招聘員工都很有季節性,隨學校的寒暑假較明顯!一年兩次大型招聘,第一次在春節後,想溜走的員工、以及想趕走的員工都在春節前走了!過一個春節,開始上班,各個企業要招聘一批以彌補剩下的崗位空缺!再就是8~9月份招一批,主要是針對應屆畢業生大量上市,招聘點儲備人才!除此兩個時間,很少有大批量招聘的,甚至許多企業這個時候凍結人事不招聘了,因為這個時候人員流動很少,也沒位置。而你恰好在人員最穩定的5~6月份,基本就沒有空位的時間聯繫,時間不對呀!此其一,即便你再有才,沒合適位置無法讓你進來呀!其二呢?你才投遞簡歷一週,即便有企業想招聘,也不可能急需,儲備人才可能性較大,如此,就不太可能專為你開一次面試,必須等待積攢夠一批了,約個時間再面試!所以,你心可能有點太焦急了點!其三,你人現在還在國外,給人的感覺你在騎驢找馬,並不急需職位,你可能還在挑選,合適了你回來,不合適你有可能不回來!那麼對於不急需招聘人,又遇到你不著急找工作,自然都不著急,你也違背了公司招聘人的選擇:“感覺你很看重我的企業”最少是“不惜一切代價想進來”的感覺!,你在慢慢的找工作,我也在慢慢的挑人!所以,都不熱對方!

因此上,你想等國內找好工作單位,再理想的一天都不耽誤,從國外一回來就馬上上班的想法,有點理想主義!給人的感覺你並不重視回來,也不重視你投遞簡歷的公司!你在腳踩幾隻船!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回來工作,應該是先回來,可以去調查一些企業,投遞簡歷,人在國內,隨時可以面試!給企業以你很重視這個企業的感覺!否則,你遠在國外,愛搭不理投幾份簡歷,國內企業就立馬上杆子聯繫你?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國內優秀的人才多的是,為什麼要等待千里迢迢的你呢?


京都老客41118


一位女士讀到博士,要到國內來就業,沒有得到迴音。我認為中國國內的女博士也很多,這不是好現象,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在就業競爭市場上,女博士競爭就業崗位更趨激烈!一些女博士被冷落是正常現象!從整個人生來看,女孩一定要讀到博士並非是好事!女士讀大學要適可而止!一個家庭真正的人生規劃應該是:男人掙錢養家餬口!女人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這才是每個人及每個家庭真正的生活方向!女人在文化修養上應在適可而止的情況下,讓許多高等學位和就業崗位讓給那些需要拼搏的男人,那樣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選擇!有兩句話說得非常好!這兩句話是這樣說的:男人是來征服世界的!女人是來創造生命的!如果女人不去創造生命,這個世界上還有男人女人嗎?這個世界就應該這樣,男人就應該掙錢養家餬口!女人就應該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各做各自的工作!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完美!因為全世界的男人都在外打拼!而女人有了那麼多的孩子,應更加心花怒放!眾多孩子是女人的巨大財富!而且是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的鉅額財富!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一個永遠放著光芒的人生!


春之聲1953


首先要剖析你選擇回國的原因,其次要審時度勢,看準時機,再者看準需要女博士的企業。

建議

目前經濟形勢嚴峻,建議暫時在國外,一邊留意國內有沒有院校或大企業需要招聘博士層次的人才,不急。

不贊成回國的原因

1、國內對性別和年齡有一定的歧視,國外相對好一些,34歲,還是女博士,很少有企業需要這一類型的人才。

2、找工作需要合適,而不是有多優秀,投簡歷需謹慎,多方位瞭解企業是否真的需要招聘。

3、近來國內工作難找,人才競爭大,建議先觀望一段時間。

有沒有其他機會

女博士最好考慮到高校當教師,或到一流企業做研究。香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國內形勢依然嚴峻,暫時到香港發展會得到更多機會。

會遇到的問題

國內不比國外,文化上沒那麼包容,尤其是對女性有一定的職業歧視。34歲女博士反而找工作難,需要博士人才的企業太少。

加上在國外呆了那麼一段日子,再回到國內就業,未必能適應民營企業的文化。需慎重考慮。

才一週時間,耐心等待,先視頻面試,如果真確定公司不錯,再回國!


美瑾之年


我是流沙,關於提這個問題我有如下看法。

首先想問你幾個問題:

1.現在你是否有工作經驗?

2.你找工作的方向是什麼?

3.你是否研究了國內的就業市場,相關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

4.你的簡歷是否寫得合格?

5.你投遞簡歷的渠道是哪些?

6.投遞簡歷的次數大概有多少?

問你的這幾個問題就是我給到你建議的幾個方面。

1.是否有經驗和沒經驗直接影響你找工作的效率。

如果是應屆的大學畢業生的話,有些企業是有校招的。但是你34歲,年齡是個問題,其次是女性,如果又沒有工作經驗的話,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好找。有工作經驗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2.找工作的方向。博士一般的就業方向高校的老師,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的研究機構、金融機構的研究崗等。那如果是基於這樣的方向的話,也許傳統的投遞渠道就有侷限性。

還需要利用一些國內的人脈。比如直接找一些高校的資源來對接;或者直接上研究機構、企業的官網找到HR聯繫方式進行自薦。

3.你對中國的這個就業市場是否有充分了解?企業或高校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果不瞭解的話,需要找國內得朋友問一下;或者在對接高校資源的時候直接可以跟HR來聊聊;或者找一些獵頭瞭解。

提前做國內市場的調研,這樣比較有的放矢,因為你長期在國外,國內和國外的情況大不相同,通過調研會有一個基本判斷。

4.簡歷是否足夠吸引人。比如說簡歷不能長篇累牘,最好兩頁紙以內;要突出優勢;過往項目經驗和本崗位的匹配性、相關度;你的專業度等。如果能在簡歷當中充分體現出來的話,那對你就是一個加分項。我做過關於求職的系列文章,可以跟我在留言區或者是私信來討論。

5.投遞簡歷的渠道。國內的幾個主流渠道你是否有所瞭解?現在主流的幾個APP是boss直聘,拉勾網,獵聘以及智聯招聘。根據你的情況,個人覺得BOSS直聘和獵聘更適合你,BOSS直聘直面BOSS,效率更高,獵聘上有許多獵頭掌握有高端職位,這樣配合你自己主動出擊,會有一些效果。

6.投簡歷數量。據調查平均10份簡歷可能才會有一次面試機會,看你投遞簡歷的次數是否足夠。可以適當在完善簡歷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投簡歷的頻率看看效果。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對自己重新診斷一下,也許就能找見問題所在了。不做任何的具體的調研定位,就開始盲目的投簡歷,這樣可能效率非常低。

這就是我給到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啟發。任何的職場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流沙言職,我們一起成長。


流沙言職


看到一堆人在幫助,就因為是女海博?

第一,學歷高;

第二,年齡大;

第三,想去哪;

第四,有夫孩?

就這幾個條件,就沒有幾個學校敢直接要你。

象你這種年齡的海博,已經在國外拿著不低的收入,國內要給你一個不錯收入的位置,那一定會難住領導的。

畢竟單位也不敢給你低工資,因為他們很明白,工資低,你過兩年二話不說就走人!這會讓單位很被動,沒有一個單位願意看到引進的人才兩年跑路。

給你高工資,就需要看你的成績,畢竟還要服眾才行!這就不是小HR能決定的。高校裡只有人事處長與學院一把手共同決定才行。

而發達地區的位置還是很緊張的,所以在沒有確定的引進政策下,也沒有位置給你。

所以,你冒然迴歸,確實不一定有好機會等你。

網上寫的引進,那只是做個姿態;或者就是也不是你喜歡的單位或城市。

你最好等海招吧,或者海外校友會,一般會有校級領導出訪,他們一般都有決定權,說不定就運氣來了,當場拍板要你。

最後就是你還是騎驢找馬,等機會吧!


中美忙閒人


最近國內經濟形勢不好 建議不要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