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進,博青春|兩點一線的“小葉子”:我只去兩個地方,中國館與“小葉子的家”

向前進,博青春|兩點一線的“小葉子”:我只去兩個地方,中國館與“小葉子的家”

國家館的志願者李文婧。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琳琳/文 施培琦/圖

“每次開幕視頻開始播放,第一個音符響起的時候,對別人來說可以欣賞震撼大片了,對我們來說更為緊張、注意力更為集中。”站在5.2國家展“中國館”內開幕視頻區域前,上海師範大學志願者許樂盈壓力不小。視頻播放時,都會吸引中國館外的來賓圍觀過來;不播放視頻時,大家會排隊以屏幕上停留畫面做背景來拍照。因此這片區域對秩序維護的挑戰非常大。但他們就像“螺絲釘”似的,堅守崗位履行職責。“視頻再精彩,我也始終背對屏幕不曾回頭:我要維持好秩序,讓每個來賓都有最佳的參觀體驗。”

向前进,博青春|两点一线的“小叶子”:我只去两个地方,中国馆与“小叶子的家”

中國館志願者許文盈。

★ 參與活動全靠聽

11月6日是所有中國館志願者正式進館服務的日子。“人流量之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中外賓客紛至沓來。”同校組長陳冬爾回憶道。那天,許樂盈就被安排在“開幕視頻”區域前進行秩序維持。開始服務約一小時後,由於人數實在太多,工作人員設置了排隊區。“因為臨時設置,那天我可能說了近千遍‘請從這裡開始排隊’。”

口乾舌燥以外,崗位工作對體力也是很大的消耗。除了午飯時,許樂盈沒有坐下休息過。中國館志願者小組共12個人,被分佈在“開幕視頻““小程序換景自拍”“高新科技體驗區”,每個人的崗位都要面對巨大人流,因此不存在輪崗。許樂盈和所有人一起,幾乎站了一整天、說了一整天。“我想我們這組的返程大巴車是最安靜的,大家都在休息,司機把燈也關了。”

向前进,博青春|两点一线的“小叶子”:我只去两个地方,中国馆与“小叶子的家”

中國館志願者許文盈。

“大家都非常辛苦,所以我們從第二天開始讓每個同學上下午輪換工作區域,並設置了上下午各15分鐘的休息,我和另一位同學就替換大家輪流休息。”陳冬爾對這一切看在眼裡,盡力為大家爭取了休息的時間。“但這幾天下來,大家還是非常勞累的。我發現15分鐘的休息時間,大家甚至很少拿出手機,一般就是閉目養神,或者朝外看著發發呆。”

“我們沒有時間去參觀別的館,也沒有時間參加‘小葉子的家’那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天他們分批去吃午飯,抓緊吃完後就立即趕回5.2館輪換其他同學。他們全天的步數,也才10000步左右。“那些活動,我基本都是靠聽的,也算參與過了。”身為組長,陳冬爾會利用午飯時間處理各種瑣事,雙眼緊盯屏幕。

向前进,博青春|两点一线的“小叶子”:我只去两个地方,中国馆与“小叶子的家”

中國館志願者陳冬爾。

累也是一種幸福

其實,許樂盈是一名“二年級小葉子”,不過第一年她是一名“儲備小葉子”,最後沒能上崗。“當時老師喊我們安心上課,我怎麼‘安心‘的了啊!”經歷了所有培訓、也做了許多準備,滿懷期待和憧憬卻最終沒能如願上崗,她非常遺憾和難過。

“當時我們學校只招收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來做進博會志願者,我甚至想過為此換專業。看了首屆進博會開幕式後,我放棄了這個想法。”原來,她記住了習近平主席說的一句話: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我覺得專業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不會放棄做進博會志願者的夢想。我下定決心,下一屆還要來報名做志願者。如果沒選上,那就再下一屆。既然進博會每年都辦,那我就每年都來嘗試圓夢。”

向前进,博青春|两点一线的“小叶子”:我只去两个地方,中国馆与“小叶子的家”

中國館志願者陳冬爾(右一)。

幸運的是,許樂盈成為了第二屆進博會的志願者,還成為了令其他小葉子們羨慕的中國館志願者。曾經她也有過糾結時刻:自己那麼累那麼辛苦,也不能像其他志願者可以在輪崗時參觀展館,活動範圍只有中國館和吃飯場所。但是,室友和朋友每天詢問她服務感受時,她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特殊幸福:“比起沒能成為小葉子的同學,我們雖然累,但是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參與進博、為祖國出一份力。”而全組同學無人偷懶,而是彼此互相體貼和照顧、想著多分擔些,也讓許樂盈感受到集體的團結和溫暖。想到這裡,許樂盈說自己似乎不那麼累了,轉身繼續投入到了崗位工作中。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琳琳/文 施培琦/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