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播州,即是如今的遵义地区,古为夜郎,唐朝贞观年间,设置州,称之为播州。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播州也不例外,太原人杨端乘此机会获得了播州的统治权,而杨氏也自此成为了贵州的四大土司之一,拥有了播州的绝对控制权。

贵州地区在古代本身就属于蛮荒之地,播州亦是如此,所以它大多时候都只是古代中原王朝流放犯人的一个场所罢了,本身与中原的封建王朝的来往并不算太密切。得益于此,播州一直都是杨氏独大,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杨氏的统治都是稳如泰山。直到有明一代,朝廷才以当时杨氏的统治者杨应龙叛乱作为契机,将播州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之下,播州,长达700余年的私人统治终于画上了休止符,成为了过去。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一、杨氏在播州的兴起

上文笼统的讲了一下播州的历史,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下播州。杨氏虽然统治了播州七百余年,但是,他们却并非是播州的土著居民(前头也有提到,杨氏祖先杨端是太原人)。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处,播州只是在名义上为中央所管控,但实际上却是完全的自治,严格来讲,它甚和中原王朝并不亲密。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再不复之前的盛世气象,开始逐渐走向落败,这样的中央又怎么能够镇得住原本就离得远的播州呢?

于是,在大历五年,播州的僚人抓住机会,决心造反。但这次造反并没有成功,当时的僚族酋长罗荣平定了这次看似荒诞的反叛,而在朝廷的嘉奖之下,播州成为了罗家的“家族产业”,而从朝廷将播州正式当做封地分封给罗氏之后,播州历经几百年的“私人制”正式拉开了序幕。不过这个时候,罗氏仍旧是为朝廷服务的,所以说,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罗家将首领的位置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罗太汪坐上首领的位置之后,一切又有了改变。罗太汪当上首领的时候,年纪并不大,算得上是个毛头小子,如果说一切就这样安安稳稳,没有发生变故的话,他还应当坐在这个首领的位置之上,直到他年老生死,再将位置牢牢地传给下一个继承人。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南诏不满足于现状,决心叛唐,并攻陷播州,而这个时候,唐将杨端率军收复播州,但是辛辛苦苦自己打下来的地方,又怎甘心拱手让于他人,杨端此时想起了曾经的南越王赵陀,于是决意自己统治播州。

而这个时候的唐王朝本身就已经江河日下,分身乏术,只能够在蛮族地方名义上设立州县,让这些部落原本的首领继续统治地方,并且特意恩准可以世袭,这自然也给了杨端便利,从此杨家取代了原本的罗家,成为了播州的“土皇帝”。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二、播州杨氏的发展历程

在唐朝末年,杨氏就已经夺得了播州的绝对统治权,而这种绝对统治权,是朝代变更也无法改变的,即使唐朝覆灭,江山易代,时光转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播州依旧被杨氏紧紧掌握在手中。

不过倒是在北宋初年的一段时间内,杨氏内部是十分混乱的,毕竟一个偌大的家族,时间长了,也终究会逃不开和其他大家族一样的尔虞我诈。而为了获得国家的肯定,为了得到宋的支持从而稳定政权,杨氏的杨文贵等人向当时的北宋朝廷献地,虽然说是献地,但所有权还是把握在杨氏的手中。不过尽管如此,从这件事开始,杨氏已经不再单单只是一方“土皇帝”了,他们与中央王朝自此有了更加紧密的关系。

尤其是在杨粲执掌杨家之后,他更是把自己作为朝廷的“属臣”看待,而北宋朝廷在这件事情之上也十分的良心,它认同了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权。而获得宋王朝肯定的同时,杨氏也没有忘却建设自身,发展辖区内的文教娱乐等上层经济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加固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

到了元朝,杨氏用对宋那套对付元帝国,当时的杨氏掌权人杨邦宪成为了杨氏的第一任土官,杨氏家族的自主性依旧相当强。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三、播州杨氏的历史终结

但到了明代,由于当时杨氏的第二十九任土司不满足于现状,觉得播州杨氏的实力已经足够大,没有必要尊敬所谓的中原皇帝,他把自己比作帝王,开始僭越,使用龙凤就算了,还组建了自己的“后宫”。

杨应龙的欲望一天天的膨胀,严重威胁到了中原王朝利益,于是杨应龙的土司头衔被明王朝给剥夺掉了,并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之后,各种不服明朝的杨应龙造反了,而朝廷再也容不下这样的一个杨应龙,也容不下培养出杨应龙的杨氏。

于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播州,明王朝采用了软硬兼施的方式——虽说将土司制度保留了下来,但是其承袭不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行为,而是成为了国家政权范围之内的行为,朝廷的权威被无限放大,杨氏彻彻底底成为了中原朝廷的附属。播州杨氏七百余年的统治,在此时画下了句点。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四、杨氏在播州能够长期稳定的缘由(地理、政策、文化)

杨氏家族自唐到宋,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统治如此稳固,我们并不能单单只能用运气好这种解释来搪塞了,它能统治播州如此之久,必定是有一定的条件的,而这种条件也并非只是单一的,而是有着自然、政策以及文化的三重条件所促成。

1、首先,播州虽然地理条件不太优越,深居西南,远离中央,但这样的地理条件,加上古代交通条件的制约,也使得了播州人民长期生活在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之下(也就是不与中央朝廷有所联系),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这完全是有利于杨氏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

2、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之外,杨氏历代统治者的对外政策也是其能够稳定统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杨家人并不是愚蠢的觉得以自己弱小的实力就能够对抗中央朝政,他们是逐渐的向中央朝廷投诚,表现自己的忠心,而在朝代更迭之后,也能够迅速调整好心态,向新朝廷投诚,这个我们在上文讲杨氏的发展历程中也是有体现的。

播州杨氏到底有何优势?让其能够历尽四朝,统治绵延近三十代

3、除此之外,杨氏虽然地处蛮夷之地,但他们却懂得学习,知道学习先进的文化,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杨氏引进先进的汉文化,相当的重视子孙教育,尤其是有关于儒学的教育,儒学之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刻埋在每个杨家小辈的心里,这则对维护杨氏内部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说杨氏内部的争夺战也偶尔会上演,但是总的来讲,这个家族在面对外人侵略,维护家族利益的方面,还是十分团结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杨氏的学习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时的杨氏以中央王朝为参考,开发出了一项十分灵活的掌权人制度。他们的接班人并不是说一定要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继承方式,而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继承制度,多种继承制度与之共行。这样的继承制度使得杨氏家族内可以尽可能的做到“择优录取”继承人,巩固其族群对当地的有效统治(当然了只能说普遍,也有个例,比如杨应龙)。

其实在这三点中,最后一点甚至是做到了与时俱进,批判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之一在如今都受用,更别说当时了,所以杨氏的成功也是有情理可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