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農民“進城救市”是紙上談兵,官方正面迴應,樓市方向明確

5億農民“進城救市”是紙上談兵,官方正面回應,樓市方向明確

專家空談5億農民“進城救市”,官方已從正面回應,樓市方向明確

雖然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週期不算太久,也就幾十年光景而已,但住房的屬性卻早已經背離了初衷,它不再是承擔人們居住的角色,而是逐漸被打上了投資品標籤,金融氣息是越來越濃厚。短短几十年,因為走的速度太快,邁的步子太大,自上而下從一線城市都縣城小鎮,遍地都是高樓密築,不過隨之尷尬的問題也來了,如果說房子不再是稀缺資源,那麼上漲到現水平的房價該如何維持呢?

不用著急,我們國家由於人口眾多,所以各個領域的專家自然也多,他們當然會為樓市發展來建言獻策。比如2018年4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某電視節目中提出,對於年輕人來說,只要六個錢包加來能夠幫你湊齊購房首付款,那麼最好還是買房。這個建議簡單直接,雖說沒有給出穩定房價或是降低房價的措施,但是告訴了年輕人能買得起房子的答案。

5億農民“進城救市”是紙上談兵,官方正面回應,樓市方向明確

竟然年輕人都要這樣拼命的買房,那也少不了另外一個龐大的人群,他們就是“5億農民”。中國城鎮化專家李鐵在一次重要的論壇上表示,我國這幾十年城鎮化在高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未來由於城鎮化進一步地向前推進,還會有很多農村人口要進城,進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買房消費,這個紅利期至少可以釋放15-20年。這段話的含義和用意想必無需在進一步解釋了吧。

當然,有為樓市加油打氣的一方,還有為樓市澆水降溫的一方,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潘石屹就是一位和樓市高溫對立的人。他表示,中國是地產大國,樓市狀態已經結束剛需時代,取而代之的是住房過剩,市場中的空置房就已高達數億套。轉化為需求估算,即使農村全部進城都完全滿足居住,但實際情況是農村不可能消失,總有一部分農民會堅守在農村,所以不要再以人口紅利作為“唱漲”樓市的藉口。

財經作家莫開偉的認為,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只是為了短期經濟利益著想,對樓市長期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並沒有益處。現狀有三:1.農民群體是很龐大,但他們卻是我國消費力比較薄弱的人群。2.農民進城買房是第一步,後面有關的福利、資源是否能夠跟上,比如相應的醫療政策、教育資源、養老等問題該如何完善解決!3.農民進城以後該如何就業,如何完全湧入城市生活節奏?

縱使專家們說得天花亂墜,5億農民“進城救市”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2019年國家官方早已表明表示“未來不走老路”。社科院同時指出,我國房價收入比已經擴大到9.3,都已超過了臨界點。這也說明房地產對經濟不再是起到正面作用,而是轉為負面影響。如果這個時候讓消費力薄弱的農民來接盤,那將只會是“火上澆油”適得其反。

任何國家任何時候城市和市民,農村和農民都是要協調發展,城市需要人口發展產業、創造GDP,農村也需要農民發展農業,兩方面齊頭並進,這才是一個國家崛起的綜合實力,而不是眼看著高樓滿目,老百姓卻購買不起,或者因為淪為了“房奴”甚至吃頓豬肉還需要精打細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