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生活,對於17世紀的荷蘭來說,財富、幸福和家庭就是生活的真諦。在大航海時代剛剛拉開序幕的迷茫年代,荷蘭人領先一步跨入了市民社會,他們既是虔誠的信徒,又是貪婪的生意人;他們的的生活既奢靡又樸素;他們的社會充滿了鬱金香的芬芳,又散發著金錢的銅臭。17世紀的荷蘭,充滿了矛盾和驚喜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17世紀的荷蘭

貪婪和善行

17世紀荷蘭人擁有一種舉世罕見的價值觀,他們認為賺錢與信仰不衝突,並且“虔誠地賺著錢”。在以加爾文派新教徒為主的荷蘭社會,虔誠且嚴謹的新教倫理與世俗的商業行為之間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正是從荷蘭人的生活入手,探討信仰和商業二者的緊密關係時,馬克斯·韋伯總結出資本主義精神的來源,著成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馬克斯·韋伯

韋伯認為,加爾文教義中的“預定論”(predestination)和其勤勞工作的倫理,構成了近代資本主義的精神。他在描述新教信仰的荷蘭時說,人們努力工作並不為錢,而是為了信仰。因此在17世紀,荷蘭市民賺了錢之後,首先會扶危濟困。受此影響,很多無家可歸的歐洲遊民開始聚集到荷蘭,讓這個低地之國成了當時慈善水平最高的國家。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文原版

事實上,當時荷蘭人確實崇尚扶危濟困、施捨窮人等善行。富裕的物質生活讓荷蘭新教徒很“尷尬”,雖然新教倫理提倡人們勤勞工作,但獲得的金錢太多,讓他們從潛意識中感覺到跟虔誠信徒的身份有衝突,於是為了化解人性的物慾貪婪,降低自己的罪惡感,荷蘭人將慈善捐款當成了“救贖”。

1606年,北荷蘭哈倫市準備籌建一座贍養孤寡老人的養老院,公開募集資金,沒想到此舉造成了一股捐款熱潮。不論是商人、藝術家、手工匠人,還是收入不太豐厚的農夫,全都慷慨解囊,想為慈善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然而,荷蘭人熱衷於慈善的現象,卻被牧師們批評地體無完膚。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17世紀荷蘭的水道

當時一位牧師西蒙德(J. Simendes)就曾批評荷蘭人“兩面三刀”的行為,他認為,人們只有在教堂的大門內,才保有一些對信仰的虔敬之心,只要一出教堂門口,就將誓言忘得一乾二淨。平常也不祈禱,而是把時間拿來計算金錢和利息,他們寧願思考自己的錢財多寡,也不願反省自己的罪惡。一些人文主義者,也寫了大量詩文諷刺荷蘭人已改信“金錢教”。雖然荷蘭人普遍認為以正當手段得來的財富是理所當然。不過,他們熱衷慈善事業到底是出於善良的本意,還是“花錢買安心”,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管是出於新教倫理,還是逐利的本性,總之,荷蘭人對於積累財富很有一套,這集中反映在股票交易所和“鬱金香熱”上。

鬱金香和金錢

1608年,在阿姆斯特丹,歐洲第一家室內股票交易所正式誕生,從此之後,商人們不用在露天市場摩拳擦掌了,他們可以在富麗堂皇的交易所內高談闊論。當然,商人們為了賺錢,不僅僅投資股票,還在尋找新的發財手段。對於財富的渴望,催生了荷蘭的鬱金香狂潮。鬱金香原產於中亞,約在1570年時傳到荷蘭。因為它耐寒、易活,且花色鮮豔,隨著花匠的改良,使其顏色越發豐富,很快就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花,不少貴族以擁有珍貴的鬱金香品種為傲。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鬱金香

花商們為了在花季獲得足夠的貨源,就得在花還沒有開之前,提前向花農預定。從下訂單開始一直到取貨,這期間的等待充滿風險,因為沒有人能夠明確知道花的盛開量,以及開花之後的色彩和形狀。在此情況下,距離開花時間越遠,鬱金香價格越便宜,距離開花日期近,花價則水漲船高。因此,隨著採收期的接近,從鬱金香訂單中獲利的機會就越大,往往不等花開,只要訂單一轉手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廣場

鬱金香交易蘊含的“暴富”屬性,使得許多荷蘭人把資金押在鬱金香尚未開花的球莖上,熱烈期待著手上的球莖能開出不尋常的花色,想象著未來會有大把金錢落入自己口袋。事實上,很多人根本沒看到花開的樣子,就將其轉手以賺取暴利了,這就是期貨貿易的雛形。荷蘭加爾文派信徒既欣賞鬱金香的美麗,又渴望投機帶來的利潤,這兩種力量相互影響,讓當時的荷蘭在花香與銅臭之間搖擺不定。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荷蘭人對於鬱金香的痴迷令人瞠目結舌,英國學者麥克·達什(Mike Dash)所著的《鬱金香熱》一書中寫到:1636年,一朵價值三千荷蘭盾的鬱金香,可以交換到一艘船,以及一整船的食物。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在1632年創作的名作《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荷蘭語:De anatomische les van Dr. Nicolaes Tulp)背後,也有一段關於鬱金香的往事。畫中的主人公本名叫做查理・彼得茲(C. Pietersz),這位醫生由於對鬱金香的狂熱,在1621年改名換姓為尼古拉斯・杜爾(N. Tulp)。Tulp就是鬱金香的荷蘭語寫法,因此,如果直譯這幅畫的畫名,應該是“鬱金香醫生的解剖課”。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愚夫的花車”(Floraes Mallewage)

在鬱金香熱潮的影響下,當時很多人沉醉於發財夢中無法自拔,但也有不少清醒的人,他們笑看投機客的醜態百出。1637年,荷蘭報紙爭相刊載諷刺畫,調侃泥足深陷的投機者,其中最有名的是“愚夫的花車”(Floraes Mallewage)。其實荷蘭人自己也愛看這類諷刺畫,畢竟畫的內容是真實存在的,調侃一下無傷大雅。然而看完之後,大多數人還是一笑了之,繼續玩他們的投機遊戲,直到最終危機的到來。

荷蘭人喜歡財富,也愛自己的家庭,因為信仰的原因,他們對於家庭看得格外重要。

愛、住宅和家庭

17世紀荷蘭人在城市裡的住宅,外表看來平平無奇,但是屋內的裝飾擺設卻極盡奢華。以阿姆斯特丹城內的巴爾託洛蒂豪宅(Bartolotti)為例,這位商人的房子是典型的的17世紀荷蘭豪宅,一進門就能看到寬敞的客廳,當中懸掛著一幅東印度群島地圖,在會客室和其他房間也掛滿了各式畫作,連傭人房內都佈置了一些畫,以顯示主人的藝術素養。在家庭演奏廳中擺著各式樂器、鏡子和高級胡桃木製成的傢俱,非常氣派。

除了商人的豪宅,普通百姓的房屋也不差,當時即便一個服裝裁縫,也能買得起中等規模的住宅,而且普通人的生活也充滿了藝術氣息,到處都會掛滿油畫,不僅彰顯了屋主的品味,也顯示了生活的情調。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巴爾託洛蒂豪宅

從住宅的佈置就可以看出,雖然17世紀的荷蘭人忙於賺錢,但他們對於家庭的重視,卻毫不含糊。曾有歷史學家形容荷蘭共和國的“根”就是家庭。當時,荷蘭家庭就已經發展成了現代模式的核心家庭,僅由父母和孩子組成。教會認為,人格培養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家庭,信仰的美德也在家庭中得到發展。男人除了養家餬口之外,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女人不僅要處理家務,還要兼顧養育孩子。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巴爾託洛蒂豪宅

在荷蘭家庭中,女孩從小被教育成端莊、隨和、耐心、愛家庭、講衛生的好妻子,男孩則被灌輸“男子漢”思想,被教導成不僅要扛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職責,還要做個忠實的好丈夫。兒童在家中備受寵愛,在社會上也被百般呵護,任何傷害兒童的行為,都會被判重刑或死刑。從很多荷蘭畫作中,都可以看出孩子在家庭中所佔的地位,以及存在於家庭中的那種和諧的天倫之樂。有歷史學家認為,荷蘭人的文化中雖然缺少對英雄的崇拜,但他們卻不缺乏勇氣,尤其是在維護家庭時,他們能展現出無所畏懼的精神。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巴爾託洛蒂豪宅

正是由於荷蘭人對於家庭的愛護,造就了近代市民社會的雛形。隨著經濟的發展,歐洲逐漸擺脫了農業社會的桎梏,開始了風起雲湧的城市化進程,荷蘭作為傳統的航海大國,本就受農業影響較淺,自然容易開展城市化。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原本農村的“熟人社會”被摧毀,取而代之的是互相併不熟悉的市民,城市秩序如何組織市民就成了一個難題。荷蘭人重視家庭的傳統,正好給城市化提供了出路,每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社交單元,所有家庭合起來就成了市民社會。對整個社會來說,每個家庭既是生產細胞,也是消費細胞,無數個家庭造就了荷蘭的市民社會。

17世紀的荷蘭市民社會:貪婪、虔誠、鬱金香與家庭

近代歷史的開端

信仰與財富、投機與善行、愛與家庭,17世紀的荷蘭是個有趣的歷史樣本,折射出中世紀的漫長黑夜結束之後,蟄伏的歐洲人重新站立起來的精神狀態。對於財富的追求,對於信仰的敬畏,讓荷蘭人帶劍出航,創造了大航海時代的奇蹟;對於家庭和親人的重視,讓荷蘭早早邁入了市民社會,為即將出現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勞動力和市場基礎。17世紀的荷蘭,雖然紙醉金迷、鶯歌燕舞,卻也生機勃發、蠢蠢欲動,近代歷史由這裡啟航,也是歷史的必然。

《歐洲史》約翰·史蒂文森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

《16-17世紀宗教改革與荷蘭風俗畫的產生》張康

《海洋帝國:荷蘭-海上馬車伕的海權興亡(1568-1814)》宋毅

《歐洲視野中的荷蘭文化:1650~2000年》格里曾豪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