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專屬記憶。走遍山東,落腳威海,有時候我腦間猛一下閃過的念頭,竟然是無花果。

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無花果,一個形如卵形、綠油油的果子。掰開綠色的皮,裡面是紅色的花蕊狀。咬一口,甜而不膩,無其他特殊味道。這樣奇怪的果子,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我是五年前的夏天第一次來到威海。隨著汽車緩緩停在威海汽車站,一股濃郁的海洋味道撲面而來。海鮮,是威海的特產。威海是全國重要的海鮮產地。海鮮是威海的一張名片。

當時我是坐著12路公交車去往高新區。安頓好後,才是中午,便尋思著出去轉轉,常常海鮮,順便置辦點生活用品。

我首先來到的是神道口——一個原先的村莊,現已成為城中。在路邊,圍著圍巾的大姨排排坐,面前都擺著一筐綠色的小果子,看上去果子已經爛了。大姨們則把爛了的擺一筐,尚且完整的擺一筐。我從一筐筐綠果子前走過,“青年,要無花果啊”,熱情的大姨不斷地招呼我。

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無花果?這是我第一次見無花果,心裡還有一些喜悅,原來無花果長這樣啊。我瞟了一下,用眼神回覆大姨們的叫賣。“來,嘗一個,很甜”說著話,大姨從一個滿是爛果子的筐裡拿出一個往我手裡塞。我只看那果子,已經發黑,果皮已經脫落,還流著汁,很是倒胃口。

我一揮手拒絕,蹲在了一筐看上去賣相還不錯的筐前,“怎麼賣的啊”,“8塊一斤,15二斤,要點吧,很甜”。

雖然聽上去有點貴,但是畢竟是第一次見到無花果,就打算買點。我自己往兜裡選著,大姨則一把一把地往我兜裡放那些壞的,“小夥子,這樣的甜,好吃”。我心想,騙誰呢,少把爛果子給我。於是我在每個筐裡挨個捏,像選蘋果一樣,專門撿著硬果子、青果子選,買了十來塊錢的。然後又買了些別的生活品,最後返回住處。

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回到住處後,我迫不及待地品嚐起無花果。青青的果子,用水洗後更顯翠綠,一口咬下去,“媽呀,這是啥呀玩意”,真不好吃,甚至說很難吃,沒啥味道就算了,還全是乳白色的汁,黏黏的,沾嘴唇。心想這麼貴的果子,不吃多浪費,硬著頭皮吃了幾個之後就吃不下去了,放在了一邊。過了沒多久,整個嘴唇難受起來,麻麻的、黏黏的,趕緊用水洗了又洗,但無濟於事。最後,帶著一股怨氣,將剩下的全部丟掉。

無花果是啥?為啥這麼難吃還這麼貴。我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無花果還是威海的特產,威海還有無花果酒、無花果乾。真是要了命了,這麼難吃的特產,有啥可炫耀的。

事後,結識了幾個威海的同事,一次聊天中,我把無花果的經歷講給同事聽,他們聽後捧腹大笑,告訴我,“那種爛了的最好吃”,說完還然我嘗一嘗那種爛的:皮雖然爛了,但肉很新鮮,裡面汁液飽滿,放到嘴裡很甜,吃了好幾個,也沒覺得嘴唇難受。我才猛地想起來,賣無花果的大姨早就說了“爛了的甜”。

原來,無花果不熟的情況下,有點發澀,乳白色的汁液稍有腐蝕性。也正是因為此,無花果不生蟲子,不用打藥,無需管理,真正的無汙染食品。果農摘無花果時,都是凌晨四五點去樹上摘,專門摘七八成熟的。一早摘下來,等賣到傍晚的時候,果子就全熟透了。

所以,逢到七八月份,威海大街小巷處處是無花果攤子。賣果子的百姓也會根據時間給果子定價,一般早上起來的時候最貴,等傍晚就便宜很多,因為當天賣不出去,第二天就會爛掉。

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威海對待無花果果農也是極大支持。因為工作原因,我曾到過威海最大的無花果產區——經區泊於鎮海西頭村。這裡是無花果的大產區,離著市區有幾十公里遠,曾經,果農賣果子很費勁。從2014年開始,威海公交集團專門開通公交車,方便當地果農進城賣果子。

因為這樣,我對無花果留下深刻印象。無花果成為我心目中威海的名片。

穿行於威海小區中間,幾乎每個小區都或多或少地栽種著一些無花果樹。無花果已經成為威海的著名特產。威海人對無花果也有與生俱來的印象。在威海的幾年中,我慢慢地喜歡上無花果。逢到無花果成熟的時候,無論春果還是秋果,我都要買一些。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也要給他們帶回去一箱。

不是每一個沿海城市都有的果子,很奇特,有腐蝕性,你吃過嗎

威海的無花果,要往外地帶,需要早上現摘六七成熟的,裝在保鮮箱內,蓋上無花果樹的葉子,密封好,可以保鮮兩三天,無論高鐵、汽車,帶回家後打開,還是新鮮如初,不過等幾個時辰後,再品嚐會更好……

一次自以為是的經歷,讓我重新認識了無花果這個奇特的果子。無花果也成為我對威海最深刻的印象。時下,正值無花果成熟之際,來威海體驗無花果的甜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