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辦ETC”凶猛,好政策何以被扭曲

“代辦ETC”兇猛,好政策何以被扭曲

據中國之聲報道,當下,為了完成ETC推廣任務,不少銀行基層員工“壓力山大”,朋友圈推廣、客戶推薦甚至站在高速口挨個問。而一種有償代辦的推廣專員,也應運而生。他們通過非法倒賣車主信息,趁機牟利,一單結算多在200元左右,“生意”很是興隆。

正如已有律師指出來的,網上代辦ETC,非法獲取、轉讓、使用他人信息,買賣雙方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似濫用他人信息的情形,此前在其他領域也曾出現過,不難辨別,這中間也不存在什麼灰色地帶。不僅承攬交易業務的平臺應該認真排查,依法管理,監管部門也應及時介入,核實查證,拿出切實的問責處理辦法。

依法保護個人信息不被侵犯,是一個社會的基礎與共識,在這個問題上,不管是“衝業務量”,還是“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等等,都不是充分的理由,更不應該成為集團性、規模化盜用他人個人信息的藉口。

除此之外,值得深思的還在於,為什麼一項好端端的政策,竟然在下行的過程中“淮橘成枳”,演變為一場肆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鬧劇?“拐點”何以發生?促使政策“變味兒”的究竟是什麼原因?

推廣ETC的好處顯而易見,快捷通行、減少擁堵、節約運營成本等等。也因此,今年5月下旬,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到2019年底,各省(區、市)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由此,各銀行和支付巨頭開啟了一場激烈的ETC客戶爭奪戰。

與以往各項工作的落實一樣,文件中設定的兩個目標,“80%”“90%”,迅速被各級、各單位分解,乃至直接轉化為層層下發、層層加壓的壓力機制。各項推廣指標不僅下達到具體的單位,更直接與每一個員工掛鉤。而如果考慮到商業機構搶佔資源的因素,可以相信,這些目標在分解的過程中應該是大大擴展了。

壓力驅使之下,很多基層單位、基層員工手段層出不窮。從身邊人員入手的“拉人頭”已經不新鮮,從網上找代辦也就一點也不稀罕了。更有甚者,據澎湃新聞報道,河北邯鄲市車主在辦理ETC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信息早就被當地工商銀行代為註冊了,現在想辦得先解綁,而銀行則早已把數據作為業績報了上去。

從中不難看出,推廣ETC被扭曲,是行政命令與市場訴求綜合作用的結果。在上邊只管下指標、收任務,並不關心下邊如何完成任務,只要結果,不管過程,更不考慮、不測評數據指標是否科學合理;在下邊,也就百無禁忌,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則不必考慮手段和方式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只見被動的服從,以及持續向下傳導的壓力,鮮有真實的信息反饋,於是,所有的壓力到最後,只能由基層員工照單全收。這樣的操作,不出問題是僥倖,出問題則十分正常。即便很多人都明白這其中的荒誕,但也只能保持原狀。

這樣機械、盲目、強硬的推廣,折射出一些單位和部門治理能力的缺失,是一種看似認真、努力,實則不負責任的亂作為,由此造成的後果,也必然會在搞得民眾怨聲載道的同時,對政策善意產生反噬,並不可取,亟待調整和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