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前言:

上文我們說到,在一戰後出現了兩種普世主義的政治觀念,即威爾遜主義和列寧主義,但是在這兩者之外,還出現了一種超越民族主義的經濟方案,也就是我們即將要說到“凱恩斯的方案”。在他的這套方案中,不僅指出了一戰後的凡爾賽和約中的諸多問題,同時還給出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他所提出的這一整套解決方案,直接構成了二十世紀中期一直到現在的全球治理機制的底層方案。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凱恩斯的這套方案。

「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

凱恩斯的方案

首先來說,凱恩斯的這套方案先解釋了為什麼法國、意大利等國一定要想方設法地榨取德國,除了政治家們要受到本國民族主義激情的綁架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些國家為了能在戰爭中“堅守”下去,都向別的國家借了大量的外債。一場戰爭打下來,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以他們就只能拼命地去壓榨德國,試圖通過這一方法來填補自己所欠的戰爭債務。

那這些戰爭債務都是向誰借的呢?主要就是英國和美國。所以,如果想讓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放棄對德國的鉅額賠款要求,那麼英國和美國也必須放棄讓法國和意大利償還戰爭債務的要求,否則這一問題在經濟上基本上就是無解的。

但我們也知道,欠債還錢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為何這裡偏要搞這麼一通“歪理”呢?對此,凱恩斯說了,這對於商業貸款來說確實如此,但是戰爭貸款不一樣,它屬於政治貸款

,這兩種貸款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償還的形式上就有很大區別。

首先來說,商業貸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資本增值,而政治貸款的目的則是為了實現特定的政治目標。如果一定要求還債的話,那很可能就會導致最初所要追求的政治目標全部落空甚至是進行反向發展。所以,在這個時候,就不能著急要求還債,如此才是更為公道的。

當然了,這也僅僅只是第一步而已,凱恩斯接著又提出一套方案。他提議要在國際聯盟的框架下成立起一系列超國家的體系。什麼意思呢?

「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形勢

首先,要成立一個自由貿易聯盟,這個聯盟內的國家不能對其他聯盟成員的產品徵收保護性的關稅,聯盟下面還應該成立起一個協調歐洲內部的煤炭和鋼鐵生產的委員會。此外,還應該成立起一個提供國家貸款的機制,歐洲的所有交戰國,無論是否曾經敵對,都應同樣有機會從這裡獲得貸款,以便幫助殘破的各國重建經濟。

此外,還要成立一個國際保證基金,以此來幫助各國進行整頓貨幣,進而穩定匯率,避免經濟危機的出現。為此,凱恩斯還建議英美兩國放棄追償戰爭貸款,他希望因此能夠換得英國在這些國際組織中的主導地位,從而仍然確保英國對於國際規則的主導權。

凱恩斯建議英美兩國放棄追償戰爭貸款,實際上這跟二戰後推動歐洲復興的馬歇爾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凱恩斯所提出的這些方案,都是要用一種普世主義的經濟方案,來克服掉民族主義政治的深遠危險。但我們也知道,在大革命時代,民族主義的經濟理論基本上是不會帶來任何嚴重的影響的,但是在一戰之後就完全行不通了。這又是為何呢?這其實就跟當時技術的演化有很大關係了。

「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美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五星上將

技術演化和經濟單位規模的關係

在大革命時代,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所提出的一套國民經濟學理論,其實就是一套典型的民族主義的經濟學理論。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和美國當時的經濟崛起都跟他的理論有很大的關係。但我們也說了,這樣的經濟理論在大革命時期確實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到了一戰之後,隨著技術的不斷演化變遷,這種民族主義的經濟理論也就行不通了。

人類的技術在歷史上一直以來都是向前緩慢地演化,但是到進入到了近代以後,技術演化的速度就大大地加快了。不同的技術,所應用起來最合適的經濟單位是大不一樣的,越是後來出現的技術,所需要的經濟單位的規模也就越大。

「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舉個例子,水力磨坊和手工磨坊這種技術,最適合的經濟單位就是中世紀的封建莊園或者是貿易城邦;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和紡織機這種技術,最適合的經濟單位則是近代的民族國家,比如英國法國這樣大規模的國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所誕生的內燃機和重化工這種先進的技術,最適合的經濟單位則是已經發展成跨國家的大洲這種規模。所以凱恩斯會注意到在一戰前的各國經濟實際上已經產生了高度的依賴性,根本無法再以單個國家為單位來運轉。

所以,這也就帶來了這個時代的經濟狀況與政治觀念之間的巨大矛盾。德國正是因為民族主義的政治和經濟觀念,才推動它迅速崛起成為歐洲的強國,並率先發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然而,也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要求一種超越民族主義的觀念,以便能打造出一種全新的秩序體系。但是德國既有的觀念系統存在著巨大的慣性,還裹挾著這個國家在民族主義的路上一路狂奔,這樣一來,技術的演化遠遠超過了既有的觀念與制度的容納能力,當落差大到一定的程度,戰爭的到來也就是必然的了!

「大國博弈」淺談“凱恩斯的方案”對歐洲的影響

德國工業革命(畫)

當然了,這些其實也都只是以現在的思維邏輯做出的分析,說白了就是一種事後諸葛亮。如果還原到一戰前的現實歷史處境中的話,很少有人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這一切。不過到了一戰之後,就已經有人開始看明白這些問題了,凱恩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不過很遺憾的是,凱恩斯雖然更進一步的給出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案,但是那些高傲的政治家們卻對此選擇無視,其結果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過嚴格來說的話,在這裡面其實還存在著很多極為複雜的邏輯,篇幅有限,我們下文再說;

參考文獻:

1. 施展-《國際政治學》

2. 施展-《樞紐》第七章“中國經濟的崛起與世界秩序的失衡”第二節“世界秩序的變遷與失衡”

3. Keynes,John Maynar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

4. 凱恩斯-《和約的經濟後果》

5. 《凱恩斯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